曾桃華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技術對各個行業與領域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教育行業亦是如此。財務管理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內容,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高校財務管理中,可顯著提升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本文就此探討了大數據時代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高校財務管理? 提升? 策略
大數據即為巨量資料,與傳統數據庫相比,其管理、分析、存儲能力更強,并且具有信息龐大、數據來源真實、類型繁多、數據價值高等特點。在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各行、各業、各領域都產生了極大的變化,教育行業更是如此。財務管理作為高校重要工作內容之一,若能將信息技術有機的結合高校財務管理中,便能顯著提高其財務管理的水平。高校的規模仍會不斷擴大,其各項經費也會不斷增加,這使得高校財務管理的工作變得更復雜、廣泛,且對財務管理水平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財務信息數據的分析壓力變更大。所以,利用大數據來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是其自身發展趨勢,高校財務管理者需要不斷突破、尋找與大數據時代相符的對策,使高校財務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學化,來進一步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的水平。
一、利用大數據時代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的意義
(一)提高財務信息數據的利用率
既往,高校多利用人工采集來整合財務信息,其流程繁瑣、信息滯后,導致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增大、效率低;而且,由于數據標準不具備統一性,各部門之間難以進行數據共享,從而導致財務信息數據利用率較低。通過大數據技術能有效統一核算標準,將管理擴展至各個部門,并將數據收集、交換、利用,避免數據出現重復,提高了其完整性。數據共享不但拓寬了信息數據的來源渠道,還提高了信息數據采集、利用效率,保證了實效性。
(二)增強預算的全程管理
在高校資源的分配中,預算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加強預算管理,是加強高校財務控制的重要辦法。高校能利用大數據建立預算管理制度體系平臺,進行數據深挖,完善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監督、評價,從而有效改善傳統預算“重編制、輕管理”的一大弊端,并及時獲取所有的財務信息數據,提高預算的全程控制及執行管理,有效配置高校的資源,最終提升資產、資金的利用率。
(三)提高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由于高校內外部的環境較為復雜,加上其規模不斷的擴張,導致高校財務風險不斷提升。利用大數據監管財務,高校能更準確、全面的展示其日常開支、教學科研中的財務預算等,并能利用財務信息系統及時發現安全風險,從而根據風險開展應對工作,將財務風險較好的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同時,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風險把控,能有效實現“事前預警—事中控制—事后評估”,將財務管理中的漏洞及時糾正,并加強內控,從而規避一定的財務風險。
(四)提高高校決策及競爭力
傳統財務管理模式會導致高校的財務信息來源渠道單一、信息滯后等,無法在高校做決策時提供全面的、有力的財務信息,從而影響了高校的決策效果。通過大數據技術,能保證高校的財務信息數據來源渠道多樣化、信息結構完整化,且不斷覆蓋教學、管理、后勤乃至學生的各方面財務、非財務信息,良好的彌補了財務數據不全、單一的不足。同時,經過大數據技術對所有數據的深挖,可不斷完善用于決策的數據,從而增強高校決策的執行力及科學性,提升高校的核心競爭力。
二、針對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采取的對策
(一)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信息共享
目前,許多高校仍未建立或完善其財務管理系統,而且每個部門的工作系統處于相對獨立或封閉的狀態,加之每個部門的系統平臺設計時考慮不夠全面,使系統在之后的擴展中不能及時更新、交換,從而耽誤了財務管理的工作進度。因此,加強信息化建設則是高校提升財務管理的首要任務。高校可根據自身實際的業務需求及條件,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完善相關軟件服務和功能,并建立信息共享平臺。這不但能讓財務管理者及學校高層隨時隨地了解、掌握學習的財務基本信息,還能對學校財務未來的發展做出科學、合理的預測,并分析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時作出判斷、決策,使財務管理得到不斷提升;同時,還能有效打破財務管理及其它部門工作系統孤軍奮戰的局面,并將財務管理與其他工作系統有效、密切連接在一起,直接獲取更多的數據信息,再將這些數據深入挖掘、整合、分析、加工等,從而實現系統大數據集成化,達到資源、信息共享的目的。
(二)重視人才培養,加強綜合素質
曾有報道表明,目前許多高校的財務管理系統仍然存在基礎薄弱、發展滯后的現象,這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低下有著直接聯系。主要原因為薪資與職業發展無法滿足復合型人才的心里標準,以及信息化建設的程度與高校發展的水平無法一致,從而導致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工作能力及工作態度仍有待提高。在大數據時代下,高校若想提升其財務管理水平,就必須引進或培養一批具有專業財務管理能力及大數據專業知識、高素質的人才。這批人才能夠通過大數據思維精確、快速、科學地搜集資料,并進行有效整合、價值提煉、科學分析所搜集的資料,巧妙運用,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高校可以多舉辦相關的知識培訓,例如財務管理知識、計算機技術等,并進行相關考核,要求全部管理人員必須合格,以此增加財務管理人員的知識儲備量,鞏固其學習成果。高校還可以邀請財務管理專家開展講座,分享、傳授經驗,安排管理人員與其進行交流,解決日常出現的問題及疑惑。高校還要督促管理人員自行學習,查找資料,完善自身專業知識,提高管理能力。高校也必須加強各部門的聯系,建立監督、評價體系,幫助財務管理人員優化工作內容,同時還能避免其徇私舞弊的行為,減少高校不必要的資金流失。必要時可引進一些復合人才,帶動財務管理人員,將整個財務管理團隊的綜合素質提升上來。
(三)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提高數據利用
高校每天都會有大量的財務數據與業務產生,主要有教學支出、基建支出、科研支出、財政撥款等,最后這些數據都會體現在財務上。但許多高校并未意識到大數據時代潛在的利用價值,對財務的信息利用率較低,所以,只有通過大數據來挖掘有效技術,對數據信息合理利用,才能更好地推動高校財務管理的發展。提升高校財務管理,離不開制度的支持,并且還要結合大數據時代,制定更適合的財務管理制度。首先,高校需要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可以先建立預算管理制度體系平臺,來提高預算編制的有效性及科學性,并強化預算的運行、執行力,通過預算的編制、監督、執行、評價等不斷完善預算管理水平,從而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然后,高校需要完善高校的成本、收入核算制度,必須真實、全面、準確的反映其科研、教學、后勤及行政等各部門的支出及收入,并為財務管理提供直觀有效、可比的財務數據。最后,高校需要完善風險預警機制,必須加強各部門內部及財務的監督,降低財務風險,保證資金安全以及資產的完整性。這樣,通過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才能規范各部門間的財務行為,并將財務數據有效整合、利用,從而完善、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
(四)完善網絡安全,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在大數據時代下,高校的財務信息、數據運行均是通過互聯網來傳遞、運輸的,許多高校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加密技術及系統穩定性仍然較低,加上多數財務管理人員對系統安全的認識不夠全面,便容易遭受黑客截獲信息、攻擊系統,從而導致財務信息容易被泄漏、篡改,并不安全。同時,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多為人工操作,除了財務管理人員外,其他部門也能查閱、錄入、更改資料,更難以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因此,高校可以從技術、人員兩方面進行著手、管控。首先,在財務信息系統內設置好身份驗證、數據加密、訪問授權、訪問審計、傳輸驗證等,防止他人隨意更改、查看、傳送信息等。然后,提高能管理人員的網絡安全意識,要著重進行安全培訓,要求每位管理人員都能實際掌握,并糾正其不良習慣,使其時刻保持安全意識;最后,設立信息安全崗位,定時進行病毒掃描、漏洞補休、補丁安裝等,提防黑客入侵,并進行數據備份、系統升級;要不斷完善信息安全員的計算機技術,及時清除網絡安全隱患。高校還要叮囑管理人員不能隨意登錄風險網站,降低病毒入侵的幾率,從而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
大數據不斷影響著我國以及全世界的經濟,且不可估量,一直都受各行各業的青睞,但對于高校財務管理而言,其應用還不夠廣泛。高校財務管理若要不斷提升及突破,就必須抓穩大數據,從加強信息化建設、培養復合型人才、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完善管理制度、加強網絡安全意識等方面著手,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的工作內容。同時,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應用,能更好的配置資源,從而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使其更好的為高校教育發展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論大數據對高校管理會計的影響[J].張宇鵬.經濟師.2018(07).
[2]淺析大數據時代下的高校財務管理[J].王晶巖.北方經貿.2018(04).
[3]大數據時代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的研究[J].陳良.經濟師.2018(04).
作者單位:東南大學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