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紹田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投資理財的觀念也不斷發生改變,證券市場的蓬勃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到證券市場的投資活動中。前赴后繼的新投資者們滿懷信心,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足夠多的證券投資理論,足以應對證券市場的風云變幻。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這些投資者本身多抱有不良的投機心理,缺乏對理論知識的靈活應用,認為“實踐出真知”,不能客觀辯證的看待證券投資理論與我國實踐之間存在的差異,最終用金錢為自己的魯莽買單。我國證券投資市場最常見的現象之一,即投資者不能將理論與市場實踐作有效結合,導致理論應用脫離實踐基礎,出現“水土不服”的局面。本文主要分析我國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的差異化,通過系統的分析與研究,簡要提出幾點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證券市場? 證券投資? ?理論與實踐? ?差異性分析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大,證券市場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巨大的利潤和財富誘惑吸引了大批的投資者參與到證券市場的投資活動中。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認為已經對我國的證券市場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只要稍加實踐就可以掌握其中的規律;他們中不乏對投資充滿了熱情的人,帶著自己全部的金錢匆忙投入且躍躍欲試,當然也不缺少“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失意客,更有因為不顧風險傾盡家財最后落得傾家蕩產的人存在。究其原因,這些人忽視了證券市場投資理論與實踐的差異性,做不到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市場實踐相結合,也不能用客觀、全面的眼光看待證券市場的發展,只能在“掙錢——賠錢——再掙錢——再賠錢”的惡性循環中掙扎反復。除此外,最令人無奈的是那些將投資與投機混淆,企圖用“賭徒心理”在證券市場翻身獲得財富的人,拋棄了證券投資理論知識,也無視證券市場的客觀規律,最終導致投資失敗。所以,每一個進入到證券市場的投資者,都應注重證券投資理論知識與實踐的差異化,學會對二者之間的差異進行分析與研究,找到扎根我國證券市場的正確的投資理念。
一、我國證券投資理論框架概述
我國證券投資理論框架主要包括兩個模塊:基本面與技術面。在分析我國證券投資理論框架時,主要從這兩方面著手展開。
(一)基本面
基本面是指“對宏觀經濟、行業和公司基本情況的分析,包括公司經營理念策略、公司報表等的分析。它包括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上市公司基本情況。”基本面的形成包括如下兩部分:
1.設定條件。從基本面著手分析證券的理論知識,需要先設立條件再對股票的發展趨勢作深入分析,了解股票經濟甚至是國民經濟的變化,進而形成一定的經濟數據和數據支撐為學者們研究股票行情與走勢提供一定的依據。
2.信息結構化。信息結構化是指通過對股票所屬行業或產業進行分析,將獲得的信息綜合整理推斷出一段時間內該股票和所屬行業或產業的發展前景與市場價值,對股票建立一種價值預判的過程。信息來源不同,由此產生的預判也不同。個人投資者不具有深入企業內部深入調研分析的優勢,只能通過對網絡中五花八門真真假假的信息進行提煉,依據以往的經驗或直覺形成自己的小規模應用的知識理論體系。
(二)技術面
技術面,也可以理解為“技術派”。這一群體不同于基礎面,他們通常是指IT領域的精英人士或者是那些對股市投資與發展有著獨特視角和嗅覺,具有獨到見解的投資者。技術面的顯著特點即為技術分析十分深刻,股票操作能力突出,對證券投資具有十分獨到和精準的眼光。技術分析理論主要包括K線分析與均線分析兩種方式,具體如下:
1.K線分析。K線分析的依據主要來源于通過書籍或網絡信息收集整合出來的股票短期的運行趨勢,這種分析方法容易使投資者形成片面的投資理念,誘導投資者做出錯誤抉擇。
2.均線分析。均線分析是進行周期性分析,即取股票價格的平均值作為投資者判斷預測與投資的參考依據,這種分析方法的好處在于不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二、我國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的差異化分析
按照前文所述,我國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的差異化分析可以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兩方面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一)基本面
基本面的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的差異化主要體現為預期與個股之間的差異,主要從設定條件與信息結構化兩部分對基本面作深入分析,但實際情況是證券市場現實情況與理論情況相反,個股在中短期走勢并無較明顯的規律可循。同時在實際投資活動中,大多數投資者并不具備證券投資的大局觀,和歸納證券市場走勢規律的能力,只能從基礎的知識層面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嘗試中進行股票操作。
(二)技術面
技術面的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的差異化分析是從不同時期進行分析的。在分析個股中短期走勢時主要使用K線分析方法,可以借助與投資相關的理論知識書籍或互聯網信息收集信息資源,利用這些詳細完整的知識得出對預判未來中短期內走勢有用的信息;而在分析長期股票市場的走勢時主要使用均線分析方法,通過對股票市場的周期性進行分析,預判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證券市場的發展態勢。
三、差異化形成的原因
我國證券市場中存在的投資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情況,主要是由三個原因導致的。
(一)我國政策環境的改變
政策環境的改變主要受國民經濟發展情況的影響。從現階段發展來看,我國的政策環境與實踐操作的結果大相徑庭。例如,由于鋼鐵行業在股市中始終占據主要的穩定位置,即便基本面的分析與預判結果和前期分析結果不太滿足投資者的期待值,但受國家“供給側結構”模式的影響,沾“國企混改”政策的光,使得一些上市公司的股票能夠被兌現。
(二)我國證券市場散戶占比重較大
我國的證券市場與西方不同,主要以個體投資的“散戶”為主,這一類投資者普遍缺乏高等的證券投資教育,投資理念局限且隨波逐流,受證券市場的影響較大,對證券市場產生的影響也大。正由于這個原因,散戶會產生典型的“羊群效應”——即經濟中個體容易產生的跟風心理和從眾效應,散戶隨著證券市場傳出的利好消息而大量涌入,又或者是受其他投資者買入或拋售的影響而做出與大部分人一致的選擇,這種投資環境極易影響投資者做出不理智和不專業的操作,而這種不理智和不專業的操作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證券市場的秩序。
(三)滬港通的開通
滬港通的開通最顯著的一點影響就是拓寬了投資者收集投資信息的渠道,對投資信心進行分析時要更加的專業、理性而全面。同時,滬港通的開通也為國外投資者向我國證券市場投入資金打通了渠道,一些投機主義者和不良的投資行為潛行入市,使得我國的證券市場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
四、針對性策略的探析
想要更好的適應我國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的差異化,獲取穩定的投資回報和利潤,需要投資者看清理論與實踐的差異化以及產生差異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做出回應,大體需要從以下三方面來做出策略調整。
(一)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迅速,但真正具備專業的投資理念的人卻不多,大部分人都是盲目跟風,跟著股票投資的潮流進入股市投資,再跟著大環境買入賣出。所以,投資者在決定入市的時候應時刻提醒自己投資具有風險性,反思自己是否具備了相應的能力,是否能夠一直保持理性謹慎的思維。
(二)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的差異
對于在校大學生或初入股市的投資者而言,即便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始終缺乏最重要的實踐經驗。因此,在進行投資時,投資者應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的差異,不可孤注一擲,最科學的方法是先審視自己的資金能力和應對風險的能力,再決定如何投資如何獲益。
(三)關注國家宏觀政治方向
我國與西方國家不同,對國家經濟的調控除了市場本身,還有一只“看的見的手”,即政府調控。證券市場也是一樣的,對于一些國家政策偏向明顯的股票,雖然收益緩慢,但投資者在投資時往往更加穩妥。因此,一個成熟的投資者,最應該關注的除了證券市場的大環境和大趨勢,還應該尤為關注我國的時事政治。
五、結語
我國的證券投資理論與實踐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化的,這些差異化產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國政策環境的改變、證券市場散戶占比重較大以及滬港通的開通等因素。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應充分考慮到理論與實際之間差異化的存在,做到理性投資看清風險謹慎入市,時刻關注國家宏觀政治的方向,靈活運用證券投資理論知識,科學合理的挖掘證券市場的發展規律,結合實踐經驗理性投資,同時秉持價值投資理念,清醒的關注市場行情。
參考文獻:
[1]張磊.中國股市交易者行為研究——基于股票交易者異質性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8(7):87-90.
[2]龍雄偉.證券投資基金持股對股價同步性的影響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7(11):122-125.
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