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可盈
摘要: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記賬計算機技術,可以幫助人們更加安全、公開透明的儲存和查詢交易數據。然而從提出區塊鏈的概念到實質性的研究,各個國家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現在仍然無法解決普及區塊鏈應用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區塊鏈的優勢、發展現狀、應用落地存在的障礙以及推動區塊鏈發展的對策幾方面來進行分析。
關鍵詞:區塊鏈應用 障礙 對策
2008年末,中本聰在發布的比特幣白皮書中首次提出區塊鏈概念。此后,區塊鏈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大熱點話題。 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目前區塊鏈越來越受到理論界和行業的關注。
一、區塊鏈的優勢分析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存儲數據、通過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來保障數據傳輸和大眾訪問的安全程度、實行由計算機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新型分布式架構。相對于傳統技術,區塊鏈具有以下優勢:
(一)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指在一個擁有多個節點的結構中,任何節點都可以成為中心,但不是強制性的,節點之間可以自由的相互連接,且無非線性因果關系,所以區塊鏈的容錯能力非常強。除此之外,去中心化的節點們意味著鏈上的人在為其他的人提供信用擔保,所以去中心化也表明以后將減少對作為信用中介的金融行業的需求。
(二)信息是不可篡改的
區塊鏈的每個節點都獨立運行,互相不造成影響。一旦信息通過驗證并成功增添到區塊鏈中,數據就會儲存下來且不能篡改,除非可以同時修改區塊鏈結構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對單個節點上的數據進行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三)系統信息的公開透明性
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保密交易者的私有信息外,區塊鏈內的其余數據均公開給大眾,保持數據透明,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渠道進行數據查找和追溯以及開發相關應用。
二、當前區塊鏈應用的現狀與障礙
(一)當前區塊鏈在我國應用的現狀
1.中國區塊鏈專利占比全球第一。在“2019可信區塊鏈峰會”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2019)》顯示,截至2019年9月,中國的區塊鏈專利在全球占比達到53%,超過專利總數的一半,居于第二位的美國占比為17%。
2.政府出臺政策支持區塊鏈的發展。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浙江、江蘇等地區發布相關政策加以扶持區塊鏈發展。其中北上廣深浙的政策注重金融領域應用,比如北京在下發的《北京市促進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中明確要求支持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監管與風控、普惠金融、流程溯源等領域的應用。而江蘇等地更注重于實體經濟的應用,比如南京頒布了“互聯網+政務服務+普惠金融便民服務應用協同區塊鏈支撐平臺項目方案”,打通了政府部門的政務系統和銀行業務系統的屏障。
3.應用模式推動區塊鏈發展。新產品、新平臺的出現逐漸形成了以合作共建、平臺先行的新型應用模式,推動了區塊鏈創新發展。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研究出151個區塊鏈應用案例,涉及28個應用領域及場景,其中以金融、電子政務、醫療、知識產權保護、溯源及公益慈善居多。
(二)當前區塊鏈應用存在的障礙
1.目前的技術不足以支持區塊鏈應用的大范圍落地。區塊鏈的應用主要靠同步式的分布式記賬,在一個龐大的區塊鏈體系中,同步驗證及儲存大量的信息,這對算法有著極高的要求,目前的情況是,通過區塊鏈進行的資金清算,比中心化的清算機構要緩慢好幾倍,而人們現在對區塊鏈所投入的精力和金錢,主要是為了搶占區塊鏈未來發展空間。
2.無法保證數據的真偽。區塊鏈可以保證輸入的數據的準確性,還可以保證由于難度極大以及成本極高,通過共識驗證的數據將不會被篡改,但卻無法辨別數據是否在計入區塊鏈之前即為正確的,區塊鏈無法完全避免造假,但是會讓造假的成本不斷提升。
3.區塊鏈仍未找到最佳性能組合。區塊鏈很難做到在“去中心化”的同時,保證安全性和高速交易處理數據。比如作為目前為止安全性最好的比特幣,它的工作量證明(POW)的TPS上限僅為每秒7筆,不足以支持日常的小額轉讓。再比如EOS,它的交易處理數據的速度極高,TPS有3000-4000,但僅有21個節點,去中心化特點不顯著,并且安全性不高。所以尋找最優的區塊鏈性能組合仍是我們需要解決的難題。
4.跨鏈系統之間難以互聯。跨鏈系統的目的是將獨立存在的區塊鏈在不同場景間互聯,來擴展區塊鏈的規模和范圍,但這就要求節點擁有獲取外部信息的能力。曾有人提議可以引入公證人機制,保證來自不同區塊鏈的節點可以相互信任,但這就會違背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初衷。還有人提議哈希鎖定模式來提升鏈外的交易處理能力,但這種方法僅限于數字資產場景,無法滿足正在逐步擴展規模的區塊鏈需求。
三、推動區塊鏈發展的對策
(一)攻破技術難題
區塊鏈行業發展的速度在短期內取決于核心技術的研究成果,我國目前的區塊鏈專利雖然在全球占比大,但對智能合約等核心技術的創新研發能力依舊較弱,大部分企業仍在沿用國外的成熟的底層架構來做進一步研究,區塊鏈的安全方面仍存在難題;區塊鏈存在的不可能三角難題,現仍未得到良好的解決。若想要搶占區塊鏈未來市場,就需要在培養本國區塊鏈復合型人才的同時,積極引進國外具有區塊鏈前沿技術的開發人才,增強國內外優秀人才的交流,找到處理不可能三角的最佳方式和攻克技術難題。
(二)積極參與國際區塊鏈制度標準的制定
目前為止全球國家對于區塊鏈應用都處于試水階段,尚未分出階層。我國要在積極研發區塊鏈應用的同時,參與到國際區塊鏈制度標準制定的行列中,以免日后沒有話語權,被迫成為其他國家的服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