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夢昆
兒童青少年,甚至許多成人,不能掌握最基本預防方法,如不會正確戴口罩,不會規范地洗手,咳嗽、打噴嚏時不知道正確防護等現象,令人擔憂。
傳染病的個體防護方法,是一些簡單的技能,通常叫作健康技能。在正常情況下,受過一定健康教育的人完全可以正確掌握。之所以會出現健康,問題出在健康教育。新冠肺炎疫情是暫時的,但是,維護中小學生的健康是教育永恒的目標。所以,有必要站在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高度,結合本次傳染病疫情的防控,認真梳理健康教育問題,為今后健康教育的改革提出重要的路徑指引。
一、健康教育總體存在的問題
1.健康教育的定位模糊
在我國的課程體系中,沒有獨立的健康教育課程。健康教育被設置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為推進中小學健康教育的開展,教育部于2008年12月1日印發《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除了學術研究成果的健康教育課程標準外,到目前為止,國家沒有正式頒布“健康教育課程標準”。健康教育沒有獨立的學科。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從內容設置角度看,相對“體育”部分,健康教育的內容體系,一是缺乏系統性,不完整;二是內容缺乏重點,應用性不強;三是缺乏相應的評價標準。作為與體育相結合的融合性質課程,與體育部分課程相比,健康教育課程部分處于次要的、從屬的地位。
2.健康教育的時間得不到保證
健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得不到保證。最重要的因素是時間得不到保證。《課標》對于健康教育的規定不是硬性規定。“學校要通過學科教學和班會等多種宣傳教育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學科教學每學期應安排6~7課時”,“健康教育教學課時安排可有一定靈活性,如遇在下雨等不適宜戶外體育教學的天氣時可安排健康教育課”[1]。這樣的規定,難以保證健康教育正常開展。
3.健康教育的師資缺失嚴重
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要有師資保證。實際上,在中小學校,缺少專職、專業的健康教育師資。目前,承擔健康教育的師資,一部分來自校醫或保健教師,一部分來自體育教師或由其他學科教師。但是,總體上,大部分都是兼職的。
校醫和保健教師的配備情況。《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中小學衛生室,按學生人數600∶1的比例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校醫[2][3]。然而實際的配備情況卻令人擔憂,校醫不足成為學校衛生事業發展的瓶頸。調查顯示,北京等8省(市)7530所中小學僅有727所學校配備專職校醫,配備率為9.65%,專職校醫配備合格率為1.95%,專職校醫配備比例平均值為1407∶1[4]。蘭州市九年一貫制學校、完全中學、高中、初中、小學的學生人數與學校專職衛生技術人員人數之比分別為:2596∶1、1958∶1、2054∶1、6038∶1、51556∶1[5]。由于不能保證專職校醫的配備,中小學大量配備保健教師,且擔任保健教師的50%以上還是兼職的。調查顯示,浙江省75.6%的中小學配備衛生人員,保健教師占比63%。浙江省學校衛生人員的配備比例為1063∶1,仍然達不到規定,達到標準比例的學校僅為25.31%[6]。
體育教師的配備情況。據中國教科院相關課題的測算,截至2018年底,全國中小學校體育教師共缺乏約16萬人[7]。從這個角度講,由體育教師擔任健康教育師資是不現實的。更重要的是,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知識儲備也難以保證這個群體勝任健康教育的教師職責。體育教師可以把握的知識是“體育活動者應遵循的衛生要求。包括體育運動生理衛生、體育運動心理衛生、運動場地衛生、運動器械衛生,以及運動服裝、飲食衛生等”,這是“體育衛生”[8],非健康教育的核心教學內容。
4.健康教育的重點偏離實際
經歷本次疫情發現,防控疫情能夠取得成效,“早隔離”是最重要的手段。作為“隔離”的重要方法,戴口罩、勤洗手等是被認為有效的方法。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最基本的健康技能,真正做起來并不容易。本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這種健康技能的缺失,暴露了我國健康教育薄弱環節與明顯的短板所在。
總體上,當下的中小學健康教育處于“可有可無”“似有似無”的境地。現行的健康教育,不但整體上未得到真正的重視,即便偶有關注,其教育目標和教育重點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一個完整的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理念和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健康技能的學習與應用以及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但實際上,在有限的時間內,現在的健康教育往往只關注健康理念和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健康技能的培養,不利于健康行為的養成。這種存在偏差的健康教育,使得我們的青少年一代從小未能接受嚴格、良好的訓練,無法掌握必要的健康技能。
二、新時代健康教育面臨嚴峻挑戰
1.傳染病防控迫在眉睫
近幾年來,國內中小學校每年都遭受傳染病威脅,如流行性腮腺炎、流感、手足口病、肺結核等。據調查,近年來,一些地區報告法定管理傳染病中,學校傳染病報告的位次靠前。學校傳染病防控始終是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關鍵部位。[9]傳染病疫情成為學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相對突出的安全危機。事實上,從20世紀末開始,全世界已進入受到新、老傳染病共同威脅的危險時代。早在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年度報告中指出:“人類目前正處于一場世界性傳染病危機的邊緣,任何國家都不能幸免。”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們,今后很長的一個歷史階段,全球仍將面臨持續的傳染病威脅。
2.學校食品安全問題突出
“食品安全無小事”。社會發展導致在校用餐人數不斷增長,學校食品衛生管理越來越難。學校食品衛生涉及食品質量、生產經營、從業人員、衛生監督等多頭、復雜環節。近幾年,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事件頻發[10],成為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熱點。盡管國家出臺各種政策規定加強學校食品衛生管理,但是,據預測,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未來一個時期,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將維持在一定的頻次和水平。由于兒童青少年群體的特殊性,學校食品衛生問題將始終困擾學校管理。
3.校園傷害事件頻發
近年來,校園傷害事件呈現事件頻發、種類多元、誘因復雜、方式多變的特征[11]。校園環境事故、運動傷害、學生沖突、師生沖突等原因導致的傷害時有發生。事件所引發的后果,一方面是給學生本人及其家庭帶來不幸,另一方面是給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教師在教學管理上帶來困擾和困難。由于“校鬧”事件的頻頻發生,學校管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據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與全球兒童安全組織2017年12月聯合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顯示,兒童青少年第一死亡原因是傷害,我國每年有超過5萬名兒童青少年因遭受傷害而死亡。校園傷害事件第一時間得不到合理處置,將嚴重危害兒童青少年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
三、新時代健康教育的重點和改革策略
1.關口前移,構建實施健康教育的環境體系
從世界傳染病發生的趨勢看,傳染病防控是個急迫且持久的重要課題。要適應時代需要,利用本次疫情防控的契機,建立以傳染病防控、食品安全監控、校園傷害預防等為重點的國家學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和體系。該體系由教育部門負責行政管理,衛生健康、應急管理部門負責監督指導,各級學校衛生保健所為專業基干組織,各級疾控部門為技術指導單位,中小學校衛生室為基礎專業單位。防控體系的構建,為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
2.適應時代需要,構建獨立、完整的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從中小學校健康教育時間等現有條件的實際出發,以問題為導向,構建以健康知識傳授、健康技能培養、健康行為養成為主體的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依據不同年齡兒童青少年身心特點,制訂適合不同學段學生需要的傳染病、食品安全、校園傷害防控以及學生體質健康突出問題精準干預為重要內容的“學校健康教育課程標準”。出臺覆蓋12年基礎教育階段的健康教育課程計劃,出臺硬性規定,增加“體育與健康教育”課時,統一規定小學每周1節健康教育課,初中、高中每2周1節健康教育課。
3.充實專業技術人員,強化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衛生和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專業、專職人員。教育部門、衛生部門要建立起培養學校衛生和健康教育合格任職人員的有效機制。根據學生衛生和健康教育的實際需要,要從“十四五”規劃開始,擴大醫學高等學校、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衛生人員的培養計劃,有計劃分批次培養、培訓校醫和健康教育教師。穩定校醫、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創新校醫職稱系列,保持與教師平等的職稱評定、職業發展機會,為學生衛生和健康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轉換健康教育思路
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綜合教學效果。健康教育知識的傳授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督促學生學習獲取。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尤其是小學、初中階段的健康教育,要以傳授、教會學生掌握必要的健康技能為主。健康知識、健康技能是兒童青少年形成健康行為的前提條件。健康技能是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之間的中介,掌握健康技能至關重要。
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校要重點指導學生掌握的健康技能主要是個體防護技能。一是,學會正確戴口罩;二是,學會正確洗手;三是,學會咳嗽、打噴嚏時的防護;四是,學會測量體溫;五是,學會測量脈搏;六是,學會緩解不良情緒;七是,學會尋求醫療幫助;八是,學會科學飲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S].2011.
[2]國家教育委員會.學校衛生工作條例[S].1990.
[3]仇元營,余小鳴,張芯,等.我國中小學校專職校醫配備現狀[J].中國學校衛生,2014(11):152-154.
[4]李娜,陳衛平,顧昉,等.浙江省中小學校校醫與保健教師配置現狀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2(9):102-104,108.
[5]郭珂,劉瑋,王燕,等.蘭州市2015年中小學校衛生人員隊伍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16(11):1747-1748.
[6]史慧靜,譚暉,李廣,等.上海市中小學校衛生保健人員隊伍現狀和專業培養需求[J].中國學校衛生,2015(12):17-20.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5.
[8]學校體育大辭典編委會.學校體育大辭典[M].武漢: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11.
[9]于秀平,王學海,樊立坤.關于加強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的實踐體會[J].吉林醫學,2019,40(5):1151,1161.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6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S].2016.
[11]方芳.依法治教視域下中小學校園安全風險防控機制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9(7):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