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軍 馮彩文 依日娜



摘要:本文通過某輸變電工程同塔四回線路混壓并行架設形式為實例,采用類比其他同類項目的監測數據和模式理論計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電磁環境影響的預測,并提出合理可行的電磁環境保護措施。
關鍵詞: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影響預測;環境保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X8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12-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2.006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bout ?four-circuit transmission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of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Du Jun,Feng Caiwen,Yi Rina
(Lianhe Taiz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Tianjin 30004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mixed-voltage parallel erection form of about four-circuit lines on the same tower of a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and uses the analogy of the monitoring data of other similar projec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odel theory calculation to predict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impact, and proposes a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safeguard.
Key words: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Prediction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al impa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電力的需要在不斷增加,主變容量已經不滿足負荷增長的需求[1]。為優化高壓配電網絡結構、提高地區供電可靠性、滿足新增用電負荷,輸變電項目已逐漸普及[2]。輸變電工程建設的同時,隨之而來產生的電磁環境影響也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因此,對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影響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3-5]。本文結合某輸變電工程同塔四回線路混壓并行架設形式為實例,采用類比其他同類項目的監測數據和模式理論計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電磁環境影響的預測,并提出合理可行的電磁環境保護措施,為同類工程電磁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提供參考。
1 工程方案
為解決某地區用電問題,提高該地區供電可靠性,滿足新增負荷需求,自某變電站新設220kV/110kV同塔四回線路(塔基上層雙回路為220kV線路,塔基下層雙回路為110kV線路)混壓并行約11.2km,新設220kV線路導線采用2×JL/GIA-630/45型鋼芯鋁絞線,新設110kV線路導線采用JL/GIA-400/35型鋼芯鋁絞線,此外地線采用1根48芯OPGW光纜,1根72芯OPGW光纜。
2 電磁環境影響類比分析
該工程輸電線路為同塔四回線路混壓并行架設,選用220kV/220kV縱躍甲乙線,該線路架設方式與該工程相同,220kV/110kV四回架空線路理論上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與220kV縱躍甲乙線相比影響較小。因此,選取220kV縱躍甲乙線線作為同塔四回類比線路是可行的。該工程與類比線路輸電線參數見表1。
已運行的220kV縱躍甲乙線線周圍工頻電場強度最大值為759.30V/m,為標準限值4 000V/m的18.9%;線路周圍工頻磁感應強度最大值為1.215μT,僅為準限值的0.1215%。220kV縱躍甲乙線線周圍各測點處的工頻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均能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應限值要求(頻率50Hz,電場強度4 000V/m,磁感應強度100μT)。參照類比監測數據,可知該工程架空線路工頻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均可達到《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表1公眾曝露控制限值相應限值要求(頻率50Hz,電場強度4 000V/m,磁感應強度100μT)。
3 電磁環境影響理論計算
根據該工程輸電線路的電壓等級、架設模式和高度等參數產生的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的環境影響進行理論計算,計算220kV架空線路下方不同凈空高度處,垂直線路方向0~50m的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220kV架空線路導線與建筑物之間的最小垂直距離不得小于6m,因此,預測高度從6m開始計算,具體計算參數見表2。
當220kV線路位于非居民區,按照設計規范中的非居民區導線最小對地高度6.5m架設時,線路下方的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均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控制限值要求。當220kV線路經過居民區時,按照設計規范中的居民區導線最小對地高度7.5m架設時,線路下方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并不能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公眾曝露限值要求,只有導線最小對地高度為11m架設時,線路下方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才能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公眾曝露限值要求。本工程鐵塔呼高均大于11m,可確保滿足《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頻電場4kV/m、工頻磁場100μT的限值要求。
4 電磁環境保護措施
輸電線路因地制宜選擇線路形式,提高導線對地高度,合理選擇桿塔塔形、優化導線相間距離以及導線相序布置等,減少電磁環境對周圍的影響。當220kV線路經過非居民區時,導線對地距離應不小于6.5m;220kV線路經過居民區時,導線對地距離應不小于11m。線路經過敏感目標應采取避讓或增加導線對地高度等措施,必須跨越環境敏感目標時,應保證6m的凈空高度,確保環境敏感目標工頻電磁場均滿足相應限值要求。
5 結語
本文結合某輸變電工程同塔四回線路混壓并行架設形式為實例,采用類比其他同類項目的監測數據和模式理論計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電磁環境影響的預測,在滿足一定架線高度的前提下,該工程符合電磁環境保護要求。此外,提出提高導線高度、合理選擇桿塔塔形等電磁環境保護措施,為同類工程電磁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唐杜桂.某地區110kV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實例分析[J].工程建設標準化,2018(10):88-90.
[2]劉茵,曾慶龍.110kV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影響預測及分析評價[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8(08):62-64.
[3]李靜靜,徐向紅,唐旻.220kV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J].環境與發展,2018(02):12-13.
[4]段金虎.高壓輸變電建設項目電磁輻射環境影響及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10):29-31.
[5]周麗娜.110kV輸變電工程電磁輻射法人環境影響預測及保護措施[J].污染防治技術,2016,29(2):35-38.
收稿日期:2020-10-23
作者簡介:杜軍(1985-),男,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影響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