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亮 方涓涓 劉芳 郝迎春 馬欣欣 趙瑨嫻 高虎 張楠
摘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歷時三年,經過普查員實地入戶調查,順義區全面摸清了各類污染源的“家底”。三年的普查工作接近尾聲,這一過程中我們收獲了大量的基礎數據,形成重要的普查成果。有效地運用好普查成果是普查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依托大量的普查數據,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等現狀進行深入剖析、精準施策,可以大大提高環境治理效果。通過對順義區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一方面總結了普查數據最終所展現的各項普查成果,另一方面探討在環境管理工作中如何將成果開發并應用,充分發揮其作用。普查成果應用研究旨在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對改善本地區和其他區域環境質量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污染源普查;成果應用;信息化管理;順義區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20)12-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12.115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ata of the second national pollution source survey in Shunyi district
Lu Guangliang1,Fang Juanjian2,Liu Fang2,Hao Yingchun2,Ma Xinxin2,Zhao Juxian2,Gao Hu3,Zhang nan1
(1.Research Center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2.Shunyi Distri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eau,Beijing 101300,China;3.Beijing Yanjing Beer Co.,Ltd.,Beijing 101300,China)
Abstract:The second national survey of pollution sources have lasted for three years. After field-visit by investigators,the situation of all kinds of pollution sources in Shunyi District was investigated comprehensively.The three-year census work is coming to an end. In this process, a large number of basic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and survey results have been preliminarily formed.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survey resul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objectives of this work. At present,China is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its governance system and capacity. Relying on a large number of survey data, using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means,we can carry on thorough analysis and accurate policy-implementation regard to the status quo of key regions,key fields,key basins and key industries, further, grea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Through deep analysis of the second national survey data of pollution sources in Shunyi District, this article, on the one hand, summarized the various achievements presented finally by survey data. On the other hand, it discussed how to develop and apply the results in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ork to give full play of its role. The research of survey results application aims to provide some new ideas for winning the battle against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hich has a very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local district and other regions.
Key words:Pollution source survey;Results application;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Shunyi district
污染源普查工作經歷了前期準備、清查建庫和入戶調查三個階段后,已經進入總結收官階段。三年來大家不僅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同樣也收獲了豐碩的果實。普查成果的應用是普查工作的重要延伸,我們應當把普查成果應用到實際的環境管理中去,切實解決當前存在的環境問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做好最后沖刺。筆者親身參與了順義區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分析工作,這一過程中,深刻地認識到了普查成果反映出的環境問題。十年一次的普查工作雖然即將告一段落,但如何將普查成果進一步開發應用具有一定的探索意義。
1 普查主要成果
經過三年的努力,順義區共獲取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等普查數據40余萬個,全面掌握了各類污染源的基本信息、原輔料使用情況、工藝及能源消耗情況、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污染物產排情況等。大量的普查數據經過一系列多角度、多層次的全方位審核,完全滿足了國家、市、區三級的質量管理要求,取得普查工作的重要成果。
在對普查數據深入挖掘、分析的基礎上,順義區進一步收獲了多項普查成果,主要包括:污染源普查數據分析報告;污染源普查技術報告;污染源普查成果集;重點產排污工業企業名單;污染源普查專題圖集;污染源普查質量評估報告;污染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統等。
2 普查成果在環境管理中的開發應用
2.1 分析普查數據,明確環境治理重點
想要對環境進行精準治理,就必須要明確本行政區內哪些區域、哪些領域是需要治理的重點。經過對普查數據進行匯總分析,順義區掌握了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流域、重點企業等普查數據信息,為下一步制定環境治理措施提供指導作用。一是從產業結構來看,順義區農業面源、生活面源污染物排放相對較大。農業面源治理方面,順義區應建立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生態旅游一體化的生態產業模式,資源化利用畜禽糞便、農產品加工廢棄物及高濃度廢水,生產生物有機肥,替代或減施農用化學品,生產綠色食品;生活面源方面,針對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排放問題,順義區應當提高農村污水治理設施的覆蓋率和利用率。二是從產業布局來看,順義區呈現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體占比較高的特點,需要加強對重點行業的整治力度以及對重點企業的跟蹤管理。
2.2 全面摸清家底,補齊生態環境短板
技術報告的編制是對整個普查工作的全面性分析總結,以及對普查工作的過程研究。同時對普查數據重要指標進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匯總、比對研究分析,我們確定了普查數據的規律性、合理性、差異性;對相隔十年的兩次污染源普查數據進行比對分析,研究順義區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之間的關系,據此我們總結出順義區實際存在的環境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
2.3 展示普查成果,增強公眾參與度
自污染源普查工作開展以來,順義區分階段進行了多次宣傳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得普查深入人心。同時,順義區將三年來收獲的普查成果整理匯編成集,開展覆蓋全地區的成果展示工作,一方面,向全區人民展示順義區的環境狀況;另一方面,希望通過普查成果的展示,引起普通百姓對環境治理的關注,增加公眾參與環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打造人人為環境出份力、建設美麗家園的環保理念。
2.4 建立重點企業清單,深化污染物減排
明確重點產排污企業,加強對重點企業跟蹤管理,有助于環境統計、排污許可證核發等污染物減排工作順利開展。一是按照北京市環境統計范圍,以重點企業清單為基礎,順義區進一步篩選并完善環境統計企業范圍,確保環統數據更加有效地反應順義區的環境質量狀況,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決策支撐。二是當前正處于排污許可證核發的關鍵密集期,按照國家和市級部署需按行業進行核發。2017年順義區只有三家企業核發了排污許可證,而2019年全年共核發了汽車制造等11個行業461家企業,其中重點管理企業92家,全部按證排污。
2.5 制作專題圖集,繪成污染源“一張圖”
此次污染源普查員在入戶填報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同時拍攝普查對象的現場情況,比如:廠區布局、生產工藝、污水治理設施、鍋爐銘牌等;另一方面,需要手持移動終端對企業位置、污染治理設施點位、廠區邊界等采集地理坐標。順義區通過利用GIS、空間數據信息等信息化手段,整合采集到的信息繪制成污染源專題圖集,直觀地將企業的基本情況、地理位置、活動水平、污染物產排量等展現在一張圖上,顯現了污染源在該區域的環境影響程度。
2.6 開展質量評估,提升環境管理水平
對普查全過程進行的質量評估,既包括評估普查管理過程是否受控,又包括評估普查數據質量是否符合標準,最終編制形成報告。質量評估實際上就是對整個普查工作的一次全面體檢。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查找普查過程管理中的不足、尋找普查工作中的亮點,最終形成一套可借鑒的管理經驗,進一步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服務于環境監測和環境監察。
2.7 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助力科學治污
順義區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自主研發了一套污染源普查業務系統,全面助力順義區污染源普查數據的收集和管理,今后將致力于深度開發對接“智慧環保”平臺,增強數據分析研判和服務管理的能力,打造科技治理體系。
通過信息化平臺,我們可以對本地區各類污染源的基本信息、數量、結構和分布情況進行快速查詢、分析,實現集中優化管理。在此基礎上,順義區建立了污染物排放分析模型,分析各區域、領域、流域等污染物產排特征、結構、治理效果等,為精準施策提供有力支撐。
3 結語
在順義區組建的專業性強的普查員隊伍和高水平的技術審核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經過污染源普查,順義區全面、系統、準確地掌握了各類污染源的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掌握區域、領域、流域等污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建立健全重點污染源檔案、污染源信息數據庫,普查成果真實可靠。進一步開發應用普查成果為改善順義區環境質量、防控環境風險、服務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及全力建設港城融合的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創新引領的區域經濟提升先行區、城鄉協調的首都和諧宜居示范區提供依據和支撐。
參考文獻
[1]顏海波,于萍.污染源普查數據在基層環境管理中的應用與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9(8):227-228.
[2]賴冠文,顧立忠,劉畫眉,等.對廣東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數據開發應用的思考[J].廣東水利水電,2014(12):6-8.
[3]于順娣,苗萬強.淺談污染源普查成果如何在環境監察中應用[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9(1)55-56.
[4]陳振飛,盧桂軍.污染源普查成果在環境管理中的應用[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0(4):44-45.
收稿日期:2020-10-12
作者簡介:盧廣亮(1981-),男,漢族,研究方向為生物技術應用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