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玉 吳立素 楊善云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4)
近年來,隨著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不斷提高,城市園林建設也在不斷推進。居住區綠地不僅是居民休憩鍛煉、娛樂交流、修身養性的場所,也是城市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景觀是居住區綠地最具有生命氣息、最貼近自然的重要景觀[1-2]。自然環境各要素間相互作用及人為經營的結果稱為居住區植物景觀的形成,要衡量此結果就涉及到景觀質量評價問題[3]。美景度評判法(SBE 法)被公認為是評價景觀質量最嚴格、最可靠、最實用的一種方法[4]。以柳州市居住區為研究對象,采用SBE 法對6 個居住區中的54個典型植物景觀群落樣本進行評價,旨在為園林植物景觀營造及居住區環境優化建設與管理提供參考和借鑒。
柳州市位于廣西中部偏東北,地理坐標北緯23°54′~26°03′,東經108°32′~110°28′。屬我國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帶,夏長炎熱,冬短不寒,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植物種類豐富[5]。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大的生態工業城市,有著山清水秀地干凈的美譽。在城市園林建設方面,柳州市近幾年來已取得一些顯著成績,如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現正努力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通過對柳州市居住區綠地進行實地調研,選取6 個居住區綠地如文源華都、清華坊等小區中的樣地面積約100m2的54個典型植物景觀群落作為樣方進行美學評價。樣地調查內容主要為樹種組成、植物形態、植物配置等。
植物可以通過它的色彩、線條、比例、質感等感性形象直接喚起人們的美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根據前人研究的成果,通過分析園林植物群落結構和植物景觀美學特征,選取植物組成、植物配置、季相變化、意境美、健康狀況、協調與對比等10個植物景觀美景度的評價要素,即評判者對照3 個等級(5分、10分、15分)的評分要求對每張照片10個要素進行評分,然后取每個要素的均值作為各要素量值。
采用SBE 法進行植物景觀美學評價,分別對6個居住區宅旁綠地(Z)、道路綠地(D)、公共活動空間綠地(G)共3 組進行現場拍攝,拍攝設備為尼康D7000相機,拍攝高度保持在1.6m左右,拍攝時間選擇在2012 年8~9 月。共拍攝照片824 張,每小區每組精選3 張,6 個居住區共精選54 張植物景觀群落樣本照片。鑒于前人的研究,公眾和學生的景觀評價不存在明顯的差異[6-7]。研究主要選擇風景園林、旅游管理等專業的大學生共50 人進行評判。采用-3~3 的7 分制作為美景度衡量標準,按綠地類型分成3 組,每組18 張,分別對精選的54 張幻燈片進行室內評判。每張幻燈片正式播放的時間為30s,讓評判者現場打分以確定美景度量值(SBE)[8-9]。
使用Excel2013 對現場調研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計算,對評判值進行標準化,標準化公式[10-11]為:

其中,Zij為第j 評判者對第i 個景觀的標準化得分值,Rij為第j個觀察者對第i個景觀的打分值,為第j個觀察者對所有景觀的打分值的平均值,Sj為第j個觀察者對所有景觀的打分值的標準差,μ為所有景觀打分值的平均值,Ni為第i個景觀的有效評判者數量,Zi為第i個景觀的標準化得分值。
運用Excel2013將50名評價者的評分值按照標準化公式計算,得出各樣本的SBE值,見表1。計算18 張照片的各景觀要素得分值及其平均值見表2。其中清華坊宅旁綠地編號為QZi,文源華都宅旁綠地編號為WZi,國信鳳起新都宅旁綠地編號為GZi,爾海南山御景宅旁綠地編號為EZi,金綠洲宅旁綠地編號為JZi,東城華府宅旁綠地編號為DZi,(i=1,2,3)。
從表1、表2 可看出,樣本照片WZ1 的美景度值最高,SBE為1.1131。結合現場調研得知,樣本WZ1植物配置模式為紅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Dunn)+美麗異木棉(Chorisia speciosa)+黃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 雞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紅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吊蘭(Chlorophytum comosum(Thunb.)Baker.)。該群落植物種類多樣,植物層次豐富,常綠樹與落葉樹搭配適宜。在植物景觀評價因子中,得分值最高的因子為季相與色彩,為13.879。照片樣本JZ2 的美景度值1.089 排名第二,植物配置模式為藍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 D. Don)+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inn.)+垂柳(Salix babylonica)+碧桃(Prunus persi?ca)+云南黃素馨(Jasminum mesnyi Hance)+紅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鳶尾(Iris tec?torum Maxim.),季相與色彩、意境美、協調與對比是影響該樣本植物景觀的主要因子[12]。

表1 宅旁綠地各樣本的美景度(SBE值)

表2 宅旁綠地18張照片不同景觀要素評價結果
采用上述方法和公式計算得出道路綠地各樣本的SBE值(見表3)和18張照片中每張照片各個景觀要素的平均值(見表4)。其中清華坊道路綠地編號為QDi,文源華都道路綠地編號為WDi,國信鳳起新都道路綠地編號為GDi,爾海南山御景道路綠地編號為EDi, 金綠洲道路綠地編號為JDi, 東城華府道路綠地編號為DDi,(i=1,2,3)。

表3 道路綠地各樣本的美景度(SBE值)

表4 道路綠地18張照片不同景觀要素評價結果
表3、表4結果表明,照片樣本WD3的美景度值(SBE=1.1092)最高,其次為照片樣本QD2 的美景度值(SBE=1.0975)排名第二,這兩樣本均為復層混交植物景觀,WD3 配置模式為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小葉欖仁(Terminalia neotaliala Capuron)+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灰莉(Fagraea ceil?anica)+紅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沿階草(Ophiopogon bodinieri),QD2植物配置模式為洋紫荊(Bauhinia blakeana)+杜鵑(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紅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var.rubrum)+馬尼拉草(Zoysia matrella)。植物配置疏密有致、高矮對比鮮明、色彩組合和諧,就能營造出良好的植物空間層次感。
同樣是采用上述方法和公式計算得出公共活動空間綠地各樣本的SBE值(見表5)和18張照片中每張照片的各景觀要素的平均值(見表6)。其中清華坊公共活動空間綠地編號為QGi,文源華都公共活動空間綠地編號為WGi,國信鳳起新都公共活動空間綠地編號為GGi,爾海南山御景公共活動空間綠地編號為EGi,金綠洲公共活動空間綠地編號為JGi,東城華府公共活動空間綠地編號為DGi,(i=1,2,3)。

表5 公共活動空間綠地各樣本的美景度(SBE值)

表6 公共活動空間綠地18張照片不同景觀要素評價結果
表5、表6結果表明,照片樣本WG3的美景度值(SBE=1.308)最高,其次為照片樣本QG1 的美景度值(SBE=1.1543)排名第二,公共活動空間綠地除要求植物種類豐富,空間層次感、圍合性、觀賞性強外,還需強調整體景觀意境的創造。
根據評判結果,總結柳州市居住區植物景觀具有以下幾點:
3.1 總體來說,6 個居住區植物景觀效果由高到低排列順序為文源華都>清華坊>金綠洲>國信鳳起新都>爾海南山御景>東城華府。分析主要原因,文源華都、清華坊這2個居住區多選用充滿熱帶風情并給人帶來視覺享受的熱帶植物如棕櫚、假檳榔、海棗等;居住區入口處整形修剪及造型植物的大量運用,使整體景觀效果顯得生機盎然;良好的生長態勢、枝葉茂盛、樹形飽滿,是植物形體美效果的重要體現。其他小區也稀疏地配置了部分熱帶植物,但因植物生長狀態不佳、景觀層次性不強、缺少關聯性而導致景觀整體效果不明顯。
3.2 居住區不同的三種綠地景觀效果由低到高排列順序為道路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活動空間綠地。主要原因是宅旁綠地設計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住宅采光和宅旁綠地面積大小等,因此,不宜配置高大樹木、喜光植物、彩葉樹種等植物;而公共活動空間綠地除要求植物種類豐富,空間層次感、圍合性、觀賞性強外,還需強調整體景觀意境的創造;道路綠地設計,使用功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在不影響車行視線的基礎上,選擇比較高大且遮陰性較好的喬木是良好的植物配置模式。
3.3 在居住區植物景觀調查研究中發現,高檔昂貴植物的引入加大了環境景觀建設成本,且整體景觀效果并未與建設成本成正比。不尊重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盲目的追求“新、奇、特、高檔”[13]的景觀效果,忽視鄉土植物的使用或用量相對減少等做法,是不科學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