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新娜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二中醫院 駐馬店463003)
圍絕經期功血主要與卵巢功能衰退、內分泌失調有關,可導致子宮內膜增厚、月經異常,而嚴重出血或長時間出血會使患者出現貧血、休克[1]。 臨床治療圍絕經期功血常采用診斷性刮宮術,雖可迅速止血,但不良反應較多,且易復發。 米非司酮為常用抗孕激素,可拮抗孕激素受體,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但單獨使用對部分患者效果欠佳。 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為含有孕激素的宮內節育器,作用時間久,安全性較高。 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圍絕經期功血患者92 例進行了分組研究,從止血總有效率、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宮內膜厚度等方面分析了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聯合米非司酮對圍絕經期功血的治療價值。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3 月我院收治的92 例圍絕經期功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46 例。試驗組年齡41~56 歲,平均年齡(46.13±2.05)歲;病程2~7 個月,平均病程(5.39±0.74)個月;體質量指數17~24 kg/m2, 平均體質量指數(22.13±0.92)kg/m2。 參照組年齡42~55 歲, 平均年齡(46.89±2.41)歲;病程2~8 個月,平均病程(5.72±0.97)個月; 體質量指數17~25 kg/m2, 平均體質量指數(22.51±1.03)kg/m2。 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體質量指數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選取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2]中圍絕經期功血診斷標準;經B 超、宮腔鏡檢查及臨床檢查確診為圍絕經期功血;近3 個月內未使用過激素類藥物;子宮內膜厚度≥5 mm;無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宮內放置禁忌證; 既往無節育器宮內脫落史;患者知曉本研究,并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醫源性或子宮器質性疾病所致功血;合并嚴重婦科炎癥;合并惡性腫瘤;濫用抗生素所致異常出血;臨床資料不完整;既往有米非司酮藥物過敏史;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依從性差無法遵醫用藥;伴有嚴重意識障礙無法配合本研究。
1.3 治療方法
1.3.1 參照組 行診斷性刮宮術后, 予以米非司酮片(國藥準字H20000648),診斷性刮宮術5 d 后開始口服,10 mg/次,1 次/d,用藥3 個月。
1.3.2 試驗組 在參照組的基礎上使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國藥準字J20140088)。 診斷性刮宮術5 d 后,將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置入宮腔內,置入前檢查宮腔情況,確保無肌瘤和宮腔粘連,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操作,B 超檢查保證位置放置準確。
1.4 觀察指標 (1)止血總有效率。 判定標準:5 d以內止血為顯效;7 d 以內止血為有效;7 d 以上未止血為無效。顯效、有效計入止血總有效。(2)兩組治療前及治療3 個月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水平。 取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4 ml,離心,取血清,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血清FSH、LH水平,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3)兩組治療前、治療3 個月后月經量和子宮內膜厚度。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止血效果比較 試驗組止血總有效率(91.30%)較參照組(73.91%)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止血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FSH、LH 水平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3 個月后,兩組血清FSH、LH 水平均較同組治療前降低,且試驗組血清FSH、LH 水平較參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U/L,±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U/L,±s)
組別 n試驗組參照組FSH治療前 治療3 個月后 t P LH治療前 治療3 個月后 t P 46 46 35.197 14.458<0.001<0.001 22.332 10.874<0.001<0.001 tP 12.29±1.03 12.51±1.09 0.995 0.322 5.49±0.81 9.34±1.01 20.169<0.001 9.06±1.04 9.41±1.06 1.599 0.113 5.09±0.61 7.30±0.78 15.137<0.001
2.3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量和子宮內膜厚度比較治療前,兩組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3 個月后,試驗組月經量較參照組少,子宮內膜厚度較參照組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量和子宮內膜厚度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月經量和子宮內膜厚度比較(±s)
子宮內膜厚度(mm)治療前 治療3 個月后試驗組參照組組別 n 月經量(ml)治療前 治療3 個月后46 46 4.12±0.74 5.36±0.91 tP 162.13±21.04 157.26±20.58 1.122 0.265 57.39±9.87 94.35±16.84 12.842<0.001 11.34±1.45 10.96±1.19 1.374 0.173 7.170<0.001
圍絕經期功血病因復雜,臨床治療難度大,據相關數據統計,因圍絕經期功血導致的子宮切除患者在全部子宮切除患者中占比為20%~30%[3]。 診斷性刮宮術可刮除子宮內膜退行性病變組織,迅速產生止血作用,但若刮宮不徹底,則無法達到預期止血效果。 米非司酮可抑制孕激素受體活性,穩定患者體內性激素水平,抑制腺體增生和子宮內膜增厚,并能降低子宮內膜血供, 增加血管基質, 改善出血情況[4~5]。 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為宮內給藥系統,每天緩慢釋放藥物,藥效可維持5 年,且日劑量低,副作用小[6]。 同時,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置入宮腔后能在子宮內膜處形成藥物聚集,產生局部孕激素作用,可減少宮腔內雌激素受體合成,抑制子宮內膜血管生成,促使腺體萎縮,使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減小子宮內膜厚度,改善子宮出血;并能降低子宮內膜對雌二醇的敏感性,影響微血管發育,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抑制排卵,減少月經量[7]。 本研究對圍絕經期功血患者予以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聯合米非司酮治療, 結果顯示, 試驗組止血總有效率(91.30%)較參照組(73.91%)高(P>0.05),可見二者聯合能提高止血總有效率。治療3 個月后,試驗組血清FSH、LH 水平較參照組低,試驗組月經量較參照組少,子宮內膜厚度較參照組薄(P<0.05),表明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聯合米非司酮可降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子宮內膜厚度,減少月經量。 分析其原因, 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可降低雌激素受體合成量, 米非司酮可作用于丘腦-垂體-卵巢系統,二者聯合可發揮協同作用,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