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燦
(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人民醫院兒科 原陽453500)
咳嗽為兒童常見呼吸系統疾病,持續時間超過4 周則為慢性咳嗽,嚴重影響患兒身心健康[1]。 慢性咳嗽病因復雜, 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 MP)感染是其中主要因素。 近年來,MP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患病年齡呈下降趨勢,嬰幼兒、學齡前兒童為多發群體[2]。 既往MP 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兒臨床治療多采用大環內酯類藥物,如阿奇霉素,但該藥單獨使用部分患兒療效欠佳。 孟魯斯特鈉屬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改善氣道炎癥,臨床應用廣泛。 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MP 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兒92 例為研究對象,探討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MP 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兒的療效。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MP 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兒92 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各46 例。參照組男25 例,女21 例;年齡3~11 歲,平均(7.12±1.63)歲;病程1~7 個月,平均(3.89±1.31)個月。 研究組男27 例,女19 例;年齡3~11 歲,平均(6.94±1.79)歲;病程2~7 個月,平均(4.28±1.12)個月。 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患兒家屬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2012 年《兒童慢性咳嗽診斷與治療指南(試行)》[3]中MP 感染所致慢性咳嗽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既往有哮喘病史;其他因素引發的慢性咳嗽;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成分過敏;合并肝腎功能異常。
1.3 治療方法 參照組口服阿奇霉素(國藥準字H20103524)治療,10 mg/kg,1 次/d,每周前3 d 服用,后4 d 停用,下周繼續服用。 研究組采用孟魯斯特鈉(批準文號J20130053)聯合阿奇霉素治療,阿奇霉素用法、用量同參照組。孟魯斯特鈉口服,4 mg/次,1 次/d。若患兒咀嚼困難,搗碎后兌水服用。兩組均持續治療4 周。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癥狀改善情況(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呼氣流量(PEF)。采用購于四川思科達科技有限公司的S-980AⅢ型肺功能檢測儀,嚴格按照《兒童肺功能檢測及評估專家共識》[4]中相關要求操作。(3)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炎癥介質水平,包括血清降鈣素原(PCT)、C 反應蛋白(CRP)。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抽取患兒5 ml 肘靜脈血,離心取上層血清,以免疫熒光法測定血清PCT,以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血清CRP。(4)隨訪3 個月,比較兩組復發率。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與參照組比較,研究組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均較短(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s)

表1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d,±s)
組別 n 咳嗽消失時間 退熱時間 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研究組參照組46 46 3.13±0.414.28±1.15 5.84±1.566.85±1.72 tP 11.3958.425<0.001 2.01±0.52 3.96±1.04 11.374<0.001<0.001
2.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與參照組比較,治療后研究組FVC、FEV1、PEF 水平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PEF(L/s)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參照組組別 n FVC(L)治療前 治療后FEV1(L)治療前 治療后46 46 tP 1.52±0.32 1.41±0.30 1.701 0.092 2.15±0.28 1.87±0.21 5.426 0.001 1.38±0.27 1.35±0.26 0.543 0.589 1.85±0.22 1.62±0.23 4.901<0.001 2.86±0.45 2.82±0.48 0.412 0.681 4.08±0.53 3.72±0.45 3.512 0.001
2.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與參照組比較,治療后研究組血清PCT、CRP 水平較低(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血清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參照組組別 n 血清PCT(μg/L)治療前 治療后46 46 5.13±1.74 9.62±2.15 tP 0.21±0.07 0.19±0.08 1.276 0.205 0.06±0.03 0.13±0.04 9.495<0.001 17.59±3.68 16.87±3.45 0.968 0.336 11.010<0.001
2.4 兩組復發率比較 隨訪3 個月,兩組均無脫落病例。研究組復發3 例,參照組復發10 例。研究組復發率為6.52%(3/46), 低于參照組的21.74%(10/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MP 是一種常見呼吸道病原體, 近年來,MP 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發病率逐年上升。 MP 感染所致慢性咳嗽臨床主要表現為持續性干咳,嚴重者可誘發哮喘,對患兒日常生活與睡眠造成極大影響。 因此,應采取及時有效治療方案,以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
大環內酯類藥物為臨床治療MP 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首選藥物。 阿奇霉素是一種半合成型大環內酯類抗菌素,可與敏感細菌的50S 核糖體亞單位結合,有效抑制蛋白合成,發揮抗菌作用,且該藥物不良反應少、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口服后于48 h 內能發揮最佳效果。 白三烯是一種炎性細胞合成并釋放的介質,于氣道炎性病變中發揮重要作用,提高氣道內黏液分泌量,導致上皮細胞受損,使得平滑肌水腫、收縮、增生。 孟魯斯特鈉屬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既能降低白三烯受體活性,抑制其生物學特性發揮,又能有效控制嗜酸細胞數量,減弱氣道炎癥浸潤,抑制多種炎癥介質產生、釋放,且還能阻止氣道平滑肌細胞增生、纖維化,阻礙氣道重塑,同時可增強氣道
順應性,消除氣管痙攣,改善肺功能,緩解咳嗽癥狀,口服給藥,2 h 后即可發揮舒張支氣管效應[5]。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較參照組短, 治療后研究組FVC、FEV1、PEF 水平較參照組高, 隨訪3 個月研究組復發率較參照組低(P<0.05),提示采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MP 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兒可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患兒肺功能,降低復發率。
MP 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兒機體免疫應答異常,釋放炎癥介質,引發呼吸道炎癥。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抗炎具有重要意義。血清PCT 是反映全身炎癥反應活躍程度的重要指標,在機體感染嚴重寄生蟲、細菌、真菌時,血清PCT 水平上升,可作為診斷、監測細菌炎癥性疾病感染的一個參數[6]。 血清CRP 可反映機體炎癥程度,炎癥出現后其水平會逐漸上升,為細菌感染指標之一[7]。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血清PCT、CRP 水平較參照組低(P<0.05),提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MP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兒,可減輕患兒體內炎癥反應。綜上所述, 采用孟魯司特鈉聯合阿奇霉素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慢性咳嗽患兒可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減輕體內炎癥反應,降低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