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亞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鄭州450006)
瘢痕子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剖宮產,且在傳統觀念中,瘢痕子宮產婦再妊娠分娩方式大都仍采用剖宮產術。但隨護理意識的提升和產科水平的發展,經陰道分娩瘢痕子宮再妊娠產婦不斷上升,打破了原有傳統觀念,但再妊娠產婦經陰道分娩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故須制定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護理方式,確保嬰兒及產婦安全[1~4]。 全程護理干預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強調以人為本、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的護理方式[5]。 本研究選取我院瘢痕子宮再妊娠產婦86 例,旨在探討全程護理干預對經陰道分娩總產程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 年5 月~2019 年5月收治的瘢痕子宮再妊娠產婦86 例,按照建檔時間分為常規組和全程組,各43 例。 常規組年齡26~40歲,平均年齡(32.95±3.47)歲;孕周36~42 周,平均(39.03±1.48)周;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長2~6 年,平均(3.96±0.97)年。 全程組年齡27~41 歲,平均年齡(33.98±3.48)歲;孕周36~41 周,平均(38.52±1.23)周;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長2~7 年,平均(4.40±1.19)年。 兩組一般資料(孕周、年齡、間隔時長)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核查同意。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經B 超確診為瘢痕子宮再妊娠產婦;均為單胎產婦;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合并高血壓者;合并糖尿病者;嚴重精神障礙者;無法正確表達主訴者。
1.3 護理方法 兩組產婦經陰道分娩。
1.3.1 常規組 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給予健康教育,講解注意事項,心理疏導;記錄產婦情況;檢查產婦各項指標情況,發現異常情況上報醫生。
1.3.2 全程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全程護理干預。(1)健康指導。配助產士,通過與產婦進行一對一溝通,由助產士帶領產婦熟悉醫院環境,耐心回復產婦疑問, 系統性講解瘢痕子宮再妊娠經陰道分娩情況。(2)產程護理。第一產程:監測產程詳細情況,準確對胎心狀況進行記錄, 及時了解產婦宮縮程度及持續時間,時時留意宮口擴張具體狀況,并聆聽產婦主訴, 并協助進行適當運動及深呼吸指導。 第二產程:對產婦呼吸進行指導,并依據產婦實際情況適當進行體位調整,仔細記錄出血情況,并配合著進行子宮按摩。 第三產程:分娩后2 h 留在觀察室,仔細檢查胎膜和胎盤的完整度, 盡早安排新生兒與產婦進行接觸和哺乳方式指導;若有血尿或陰道出血情況,立即上報醫生。
1.4 觀察指標 (1)兩組分娩情況比較,即產時出血量、住院時間及產程時間。(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運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S)評定,共19 項,每項計為1~5 分,分別為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3)對比兩組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宮縮乏力、產后出血、尿潴留、瘢痕破裂、新生兒窒息。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產程時間、住院時間、產時出血量)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護理滿意度、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以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 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分娩情況比較 全程組產程時間、住院時間較常規組短,產時出血量較常規組少(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分娩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分娩情況比較(±s)
組別 n 產程時間(h) 產時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全程組常規組43 43 6.53±0.62 8.02±1.03 t P 11.32±2.23 16.49±2.85 9.368<0.001 140.21±30.11 165.70±33.68 3.700<0.001 8.127<0.00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全程組護理滿意度為93.02%,顯著高于常規組的69.77%(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2.3 兩組新生兒及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全程組新生兒及產婦并發癥發生率為11.63%,低于常規組的30.23%(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新生兒及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剖宮產技術的發展,在保護新生兒及產婦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易產生并發癥如瘢痕子宮,極易提高再次妊娠產婦前置胎盤和分娩時子宮破裂的風險,且瘢痕子宮再妊娠產婦擔心經陰道分娩風險較大、疼痛劇烈等因素傾向于再次剖宮產,而二次剖宮產更易誘發胎兒及產婦并發癥, 嚴重影響母嬰身心健康[6~8]。 有研究證實,瘢痕子宮再妊娠產婦經陰道分娩成功率和初產產婦分娩成功率無顯著差異[9]。
全程護理干預是一種堅持以人為本、患者滿意、效益和效率結合原則的護理理念,可提高護理人員護理質量,改善預后效果[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全程組護理滿意度(93.02%)顯著高于常規組(69.77%),P<0.05,可知全程護理干預可提高護理滿意度。 產程前進行一對一健康教育,利于產婦更加全面、詳細了解分娩過程中應注意事項,同時根據與產婦積極溝通、交流,能及時安撫產婦負性情緒,且利于友好護患關系建立從而達到提高產程過程中產婦配合度的目的。 此外本研究還發現,全程組產程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常規組,產時出血量少于常規組,新生兒及產婦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 可知全程護理干預能縮短產程時間及住院時間, 且可減少生產時出血量,降低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由于全程護理干預采用一對一護理, 護理人員更加了解產婦情況, 能根據產婦情況在不同產程時期調整合適護理方式, 為下一產程做準備, 提高每一產程效率,進而改善產程整體情況,從而降低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 分娩結束后盡早安排產婦與新生兒接觸,能降低產后抑郁癥發生率,改善預后效果,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 經陰道分娩瘢痕子宮再妊娠產婦在總產程中給予全程護理干預,能改善產程效果,縮短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 全程護理干預運用時應注意:(1)護理人員需有豐富臨床經驗;(2)能及時調整護理方案,滿足患者實際需求;(3)熟練運用全程護理干預理念、原則,能與實際情況契合,不可盲目實施護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