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黎
(延安市第四人民醫院,陜西延安,716000)
保證產婦們的分娩安全,降低新生兒窒息率,妥善解決臨床護理工作的相關問題至關重要,是護理人員們必須完成的艱巨任務。實踐過程中,不斷減輕產婦分娩時的疼痛程度,提升她們的分娩安全性,通過完善護理干預,體現出護理工作實際的存在價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導樂陪伴與自由體位分娩的臨床應用效果,并且總結了一系列的護理體會,希望能為其他護理人員更好地制定產婦分娩護理方案,有序推進護理工作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100 例產婦,為其提供分娩護理服務。提前與產婦及家屬說明研究目的和實驗意義,按照隨機分組原則,進行對照組和實驗組成員的劃分。其中:對照組產婦年齡在22-35歲之間,平均年齡(27.30±1.55)歲;實驗組產婦年齡在25-40歲之間,平均年齡(29.76±1.71)歲。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以常規護理指導為主,實驗組使用導樂陪伴及自由體位分娩相結合的護理方式;當規律宮縮進入產程以后,開始進行導樂待產室待產,其中至少需要有一名有臨床經驗以及分娩經歷的助產護士在旁邊陪護,對生產的情況進行實時觀察[1]。
1.2.1 在待產的過程中,導樂助產護士需要給予產婦精神、心理以及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并將在生產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情況要對產婦說明,告知其經陰分娩的優點,這樣就能有效的幫助產婦戰勝恐懼,從而更好的進行后期的分娩。
1.2.2 在第一產程中,產婦可以使用自由體位,具體的情況需要根據產婦本身的舒適程度確定,可以選擇在待產室走動、使用蹲、跪等姿勢,或者借助分娩車以及分娩球[2]。第二產程,可以采取蹲位,坐位,側臥位,半臥位分娩,根據產婦意愿選擇自由體位分娩,待宮口全開,進行產婦可以選擇宮口全開,指導產正確用力,到分娩結束以前。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產婦的分娩情況,進行分娩護理效果、護理服務滿意度、新生兒窒息率的統計分析。在此基礎上,選擇應用SPSS 22.0 軟件處理各項數據,計量資料實施卡方檢驗,p<0.05 表示組間結果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分析兩組產婦分娩護理的效果,見表1:
表1 :產婦分娩護理效果的比較

表1 :產婦分娩護理效果的比較
組別 顯著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對照組 22(43.89%) 13(26.11%) 15(30.00%) 35(70.00%)實驗組 35(69.85%) 12(24.15%) 3(6.00%) 47(94.00%)χ2 8.331 6.901 8.110 7.329 p <0.05 <0.05 <0.05 <0.05
2.2 調查統計兩組產婦分娩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見表2:

表2 :產婦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2.3 關于兩組新生兒窒息率的統計分析,見表3:

表3 :新生兒窒息率的統計
產婦心理、產力因素、產婦精神等是影響產婦分娩安全的主要因素,分娩過程中產道條件無法改變,難以實現母嬰結局的有效控制,通過加強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進一步降低產婦的分娩風險,降低新生兒窒息率顯得至關重要。導樂生產是由國外傳播進來的一種具有奉獻精神的引導方式,可以利用這種方式,促使產婦盡可能的自然分娩。傳統的待產方式,通常時間會比較長,是由于產婦長時間仰臥造成的。自由體位是指當產婦進入產程之后,經過檢查沒有問題情況下,產婦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及舒適度選擇趴、蹲、臥、走、跪等姿勢,而并非靜臥在床,這種體位能夠有效的促進胎先露下降以及胎頭入盆,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難產,緩解產婦的緊張情緒和產痛程度[3]。另外,導樂人員還要將自由體位的科學性給產婦進行普及,選擇自由體位,能夠使產婦更好的向下用力,這樣就能夠有效的促進胎兒的產出,同時也能夠降低剖腹產的概率,這種分娩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的緩解產婦的心理壓力。
綜上所述,實驗組產婦分娩護理的效果顯著,產婦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利用導樂式陪伴結合自由體位實施分娩護理,能夠更好地保證產婦安全分娩,降低新生兒的窒息死亡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