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
母語遷移現象是指語言學習者在學習其他語言時利用已積累的母語知識理解、掌握目標語言的現象。相關研究顯示,當母語的語法規則與目標語言的語法規則相同或相近時,母語遷移現象會促進學習者對目標語言的學習,即產生母語正遷移現象;當母語的語法規則與目標語言的語法規則差別明顯時,母語遷移現象會阻礙學習者對目標語言的學習,即產生母語負遷移現象。在高中階段,學生已掌握了相當數量的漢語知識,但對英語知識的掌握還十分有限,因此他們在學習英語知識時極易受到已掌握的母語知識的影響,進而產生母語負遷移現象。因為涉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語言的書面輸出,所以母語負遷移現象在英語寫作方面表現得更突出。鑒于此,有必要選取代表性的高中生進行調查,分析其在英語寫作方面存在的母語負遷移現象,并研究相應的解決措施。
通過采取特定方式對所選取的研究對象展開調查,目的在于統計和分析高中生在英語寫作方面存在的母語負遷移現象,并據此研究改進策略。
本次調查在X市某高中二年級普通班、重點班中分別選取A班、B班的全體學生共計105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A班52人,B班53人。兩個班級學生的男女比例大致相當,學習成績分別為普通班、重點班的中等水平,在整個年級中具有代表性。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和樣本分析法。調查問卷共設計了14道選擇題,從思維、詞匯、句法、語篇四個方面向學生進行提問,以全面了解母語負遷移現象在其英語寫作方面的表現。其中思維、詞匯及句法方面均涉及4道選擇題,語篇方面涉及2道選擇題。每道題設計3個選項,分別為“經常發生”“有時發生”及“基本不發生”。調查問卷發放了105份,收回105份,有效問卷105份。除問卷調查外,還收集了兩個班級學生在期中考試試卷中的全部英語作文,并對英語作文中出現的錯誤進行了分類統計,以獲得母語負遷移現象在學生英語寫作方面具體表現的相關數據。收集105份試卷,其中一份未寫英語作文,三份英語作文字數過少,不構成完整作文,實際有效英語作文篇數為101。期中考試英語作文類型為學生向國外筆友介紹目前學習、生活狀況的一封回信。
1.思維方面(見下頁表1)

表1:英語寫作思維方面問卷調查統計表
由表1數據可知,學生的英語寫作思維意識薄弱,對母語的依賴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均利用漢語思維處理英語寫作問題,完成英語寫作任務。具體體現為:利用漢語構思英語寫作的人數比例為84.76%,利用漢語檢查英語寫作表達的完整性的人數比例為85.71%,利用漢語思考英語寫作問題的人數比例為81.90%,不考慮寫作是否符合英語國家的習慣的人數比例為82.86%。英語與漢語無論在思維方式方面還是在語言規則方面,均有顯著差異。學生將漢語思維應用于英語寫作,顯然不利于其英語寫作技能的提高,必然會導致母語負遷移現象的產生。
2.詞匯方面(見表2)

表2:英語寫作詞匯方面問卷調查統計表
由表2數據可知,學生在英語寫作詞匯方面的母語負遷移現象比較突出,超過74.00%的學生對調查問卷中的四個詞匯問題作出了“經常發生”或“有時發生”的選擇。具體體現為:不考慮單詞詞性的人數比例為78.10%,忽略單詞的單復數形式的人數比例為74.29%,套用中文詞匯搭配的人數比例為84.76%,代詞使用不當的人數比例為83.81%。英語詞匯與漢語詞匯差異明顯,從詞義方面來看,英語詞匯存在一詞多義或者一義多詞現象,與漢語詞匯并不存在嚴格的一一對應關系;從用法方面來看,英語詞匯較漢語詞匯更復雜,還需區分單復數、時態等變化。因此,學生直接將漢語詞匯應用于英語寫作,必然會導致錯誤發生。
3.句法方面(見表3)

表3:英語寫作句法方面問卷調查統計表
在英語寫作句法方面,調查問卷中的相關四個問題就利用漢語知識和習慣進行英語寫作的具體表現向學生進行提問。由表3數據可知,學生在英語寫作句法方面的母語負遷移現象同樣比較突出,超過73.00%的學生存在應用漢語知識或習慣進行英語寫作的情況,具體體現為:將修飾詞放在中心詞前邊的人數比例為79.05%,較少使用或者不使用被動句式的人數比例為73.33%,寫句子時先寫從句、后寫主句的人數比例為76.19%,利用漢語句式結構進行英語寫作的人數比例為74.29%。學生應用漢語知識和習慣進行英語寫作,是典型的母語遷移現象。學生書面輸出的句子是“中式英語”,與英語國家的語言表述習慣不符,這不僅影響書面溝通,長此以往,還會對英語口頭交流產生不利影響。
4.語篇方面(見表4)

表4:英語寫作語篇方面問卷調查統計表
由表4數據可知,學生在英語寫作語篇方面的母語負遷移現象也同樣存在。一方面,不關注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銜接的人數比例為81.90%,說明大多數學生對此問題關注不足、不予重視,在英語作文中直接表現為句子之間銜接不緊密、段落之間過渡不自然,作文整體缺乏緊湊性。另一方面,用中文行文方式進行英語寫作的人數比例為79.05%,說明大多數學生具有運用中文行文方式寫作英語作文的習慣,在英語作文中的典型表現為流水句現象。
經過對回收試卷中的有效作文樣本進行統計分析,扣除其他類型差錯,屬于因母語負遷移現象導致的差錯共計316個,其中詞匯方面的差錯112個,句法方面的差錯165個,語篇方面的差錯39個。
1.詞匯方面(見表5)

表5:英語寫作詞匯方面樣本調查統計表
由表5數據可知,因母語負遷移現象導致的英語寫作詞匯方面的一級差錯中詞義差錯有49個,占比為43.75%;詞性差錯有37個,占比為33.04%;詞匯錯配有26個,占比為23.21%。詞義差錯共包括詞匯混用、名詞錯誤、介詞錯誤、詞義重復、隨意造詞五種二級類型差錯。學生英語作文中的部分實例如下:“Recently,a new milk station has been set up near my home.There are many cattle in the station.”兩句中,cattle與cow都有“牛”的意思,但學生對其未作區分,屬于二級差錯中的名詞錯誤;“Although foreign persons don’t eat duck blood,it’s very popular in China.And I like it very much.”兩句中,foreign persons是按照漢語意思直接翻譯和組合的詞匯,正確的英語表述應為foreigners,屬于二級差錯中的隨意造詞。詞性差錯共包括名詞誤用、形容詞誤用、動詞誤用三種二級類型差錯,在英語作文中的部分實例如下:“In this semester,my study level has quick improved.”一句中,quick 按照中文直接翻譯,不符合英語規則,正確用法應為quickly,屬于二級差錯中的形容詞誤用;“In the letter,you told me that you won the speech contest.I’m happy for your succeed.”兩句中,succeed 屬于動詞,學生按照漢語意思直接翻譯,未考慮詞性,屬于二級差錯中的動詞誤用。詞匯錯配在學生的英語作文中也存在,例如,“In order to lose weight,I don’t eat dinner recently.”一句中,eat dinner在句中不符合英語習慣,屬于學生的直接翻譯,恰當的用法應為have dinner。
2.句法方面(見表6)

表6:英語寫作句法方面樣本調查統計表
由表6數據可知,在英語寫作句法方面,因母語負遷移現象導致的一級差錯包括主謂差錯、語態差錯、時態差錯、語序差錯、成分差錯五種類型,實際數量和占比分別為:主謂差錯40個,占比為24.24%;語態差錯36個,占比為21.82%;時態差錯32個,占比為19.39%;語序差錯31個,占比為18.79%;成分差錯26個,占比為15.76%。學生英語作文中的部分實例如下:“Mobile payment have become the students’main way of payment.”一句中,學生只考慮漢語意思,未考慮英語規則,謂語have沒有使用單數形式,屬于主謂差錯;“Up to now,I haven’t criticized by my head teacher.”一句中,學生沒有考慮英語中的被動形式,屬于語態差錯;“When I write to you last term,my weight is only 51 kg.”一句中,學生受漢語影響,沒有在英語寫作中對時態作明確的區分,屬于時態差錯;“I never have made such a serious mistake in the exam before.”一句中,漢語對副詞的位置沒有規定,但英語存在與副詞位置相關的使用規則,即系動詞應置于頻率副詞之前,因此,句中的never have應糾正為have never,屬于二級差錯中的副詞位置差錯;“It good for English learning.”一句中,學生受漢語表達習慣的影響,在英語寫作中忽略了系動詞,屬于二級差錯中的謂語缺失;“All teachers in my school are very kind.”一句中,在英語中,當復數名詞表示整個群體時,需要在名詞前邊加定冠詞the,但漢語中沒有類似規定,所以句中的teachers應改為the teachers,屬于二級差錯中的冠詞缺失。
3.語篇方面(見表7)

表7:英語寫作語篇方面樣本調查統計表
在英語語篇方面,因母語負遷移現象導致的差錯共計39個,包括連詞使用不當和流水句兩種類型,其中連詞使用不當24個,占比為61.54%;流水句15個,占比為38.46%。學生英語作文中的部分實 例 如 下 :“I like to be quiet,so I usually stay at home on weekends.I like to stay with my parents.”兩句之所以讀起來不連貫,是因為句子之間缺少連接詞 what’s more;“I can read books with my classmates,I can do experiments with my classmates,I also can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classmates.”一句,從句型上看,學生明顯是將漢語排比的行文方式應用于英語寫作,但在英語寫作中并不能用此種方式表達。
通過前述問卷調查和作文樣本統計分析結果可知,母語負遷移現象在高中生英語寫作中普遍存在,并在思維、詞匯等不同方面對他們的英語寫作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教師應重視此種情況,積極采取措施予以應對。第一,重視寫作,加強指導力度。教師應認識到英語寫作對學生英語學習的作用,改變以往的教學課時分布,逐步增加英語寫作課時安排,確保寫作教學課時能夠滿足學生學習英語寫作的需要。不僅如此,教師還應加強指導力度,深入分析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出現的因母語負遷移現象所導致的各種錯誤,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必要時,應對寫作基礎薄弱、母語負遷移情況嚴重的學生進行專題指導。第二,漢英并重,實施雙語教學(隋昕 2019)。教師在應用漢語教學的同時,也應積極采用英語施教,實施雙語教學。對于超出學生已有英語知識范圍的內容,應采用漢語教學,以使他們更好地理解知識;對于未超出學生已有英語知識范圍的內容,應采用英語教學,以使他們能夠復習和鞏固原有知識。通過在課堂中讓學生多聽、多說英語的方式培養他們的英語思維和英語語感。第三,增加積累,補充閱讀資料(韓陽 2018)。英語寫作是英語知識積累的集中體現。除課堂學習外,閱讀是學生英語知識積累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應積極引導、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不斷使其積累利于英語寫作的基礎知識。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結合教學進度,適時地為學生補充英語報紙、書籍文摘等與其英語能力相當的閱讀資料,以為其開展英語閱讀提供資源支持。
綜上所述,母語負遷移現象是高中生英語寫作中不容忽視的問題。通過本次問卷調查和作文樣本統計分析,可以看出母語負遷移現象在高中生英語寫作中普遍存在,對其英語寫作的思維、詞匯、句法等方面均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教師應關注學生英語寫作中存在的母語遷移現象,尤其是母語負遷移現象,重視其產生的實際影響,分析其在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具體表現形式,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