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武
摘要:工程質量是建筑行業得以健康發展的基礎。一直以來,我國政府均十分重視對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管。在國家推行放管服改革的新形勢下,政府又該如何完善、優化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管是必須討論與解決的問題。本文聯系實際,對放管服要求下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展開探析,希望能為相關工作的開展帶來些許幫助。
Abstract: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l along,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upervision of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s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release management services, how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and optimize the supervis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is a problem that must be discussed and resolved. This article, in contact with reality,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government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nd hopes to bring some help to related work.
關鍵詞:放管服;政府工程;質量監管;問題;對策
Key words: release management services;government engineering;quality supervis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D630?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21-0020-02
0? 引言
政府的放管服改革,具體是指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中央政府通過下放行政權,減少沒有法律依據和法律授權的行政權,創新與加強市場監管職能,利用新技術與新體制加強監管體制創新,轉變政府職能,適當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來降低市場主體的市場運作行政成本,促進市場主體的活力與創新能力[1]。放管服是新時期背景下一項重要之舉、創新之舉。放管服的提出與實施,讓政府的管理模式、服務模式更適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也有效減輕了建筑企業發展壓力,更有利于建設工程質量提高。下面聯系實際,首先就放管服要求下政府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現狀做簡要分析。
1? 放管服要求下政府工程質量監管現狀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這些都在客觀層面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外部良好的環境條件讓我國建筑行業市場繁榮穩定,建筑建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建筑物功能也更加完善。但在建筑物功能不斷豐富、建筑結構更加復雜的情況下,建設工程質量也更難控制。由于建筑工程質量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連,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因而一直以來國家與政府均十分重視對工程質量的監督與管理,始終將工程質量管理放在建設工程管理的核心位置,并結合實際,從立法、制度、技術等方面不斷完善與調整,旨在全面提高建設工程質量。如我國現行的《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均對如何控制與保證建筑工程質量提出了要求,作出了規定。除此之外,政府也從實踐層面著手建設了建筑質量監管體系。在法律與制度的引導與保障下,各級政府均規范、有序地開展建筑監管工作,有效保證了政府監管功效,保障了建筑工程建設質量[2]。但放管服的提出與實施,讓政府工程質量監管有了些許變化,并且傳統監管模式下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具體問題詳細分析如下。
1.1 工程質量監管工作滯后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城市化進程也日益加快,許多地區都在不斷擴大城市規模。在此情況下,傳統的政府監管模式已稍顯滯后,無法很好地適應當前監管要求。尤其是隨著建筑市場的發展,設計與施工一體化運作模式開始出現并得到運用。這些變化都給政府工程質量帶來了困難與挑戰,使得相應監管內容、監管方式、監管模式以及監管人員無法發揮自身作用,導致建設工程質量得不到有效監管[3]。
1.2 工程監管體系不健全
為保證工程項目質量,我國建立了工程質量政府監管機構,這一機構雖然在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建筑市場一些根本性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如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與監管過程中,存在行政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監管責任不明確、監管機構責任重疊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造成能源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政府監管機構在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監管時,缺乏統一的運作機制,質檢標準不統一,質檢方法不規范,最終造成建筑工程質量良莠不齊。由此可見,在放管服要求下,要想有序推進政府工程質量監管工作有序、規范開展,就必須對監管機制進行改革完善[4]。
1.3 政府監管力量相對萎縮
提出放管服政策后,政府在各行業、各領域都相應縮小了監管范圍與力度,旨在真正實現簡政放權,依靠市場自身力量盤活市場經濟。但對于建筑項目而言,很多企業與單位都缺乏相應能力自主管理好整個施工過程,也做不到完全保障工程質量。因而政府在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方面減弱力量,將可能造成建筑市場擾動,建筑質量降低。
1.4 建筑企業誠信機制滯后
在當前社會,信用已經成為國家、企業以及個人的重要標簽。且一個國家的信用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經濟發展情況。若一個國家的經濟日常發達,那么該國家的信用體系也會十分完善。但在我國,信用體系的完善程度還不夠高。這是因為各地經濟發展差異性明顯,矛盾也較為突出。在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致、不協調的情況下,相關的信用機制也很難推行下去。在建筑項目中,信用體系的實施者也往往只是施工企業,而其他的建設主體并不能很少地遵守與實行信用制度。
2? 放管服要求下政府質量監督管理對策分析
針對政府工程質量監管中存在的以上問題,相關部門該如何按照放管服要求來完善監管工程,提高監管水平呢?相關解決措施具體分析如下:
2.1 完善工程質量監管體系
在放管服要求下,政府需要對工程質量監管體系進行改革,建設起完善的監管體系,讓各項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也讓工程質量得到有效監管。各地政府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結合工程質量監管中的現存問題,從宏觀、微觀等層面推進監管部門建設、促進監管制度與標準完善、推動監管模式與技術創新,進而提升政府監管效能。具體如,從宏觀層面,監管部門需要建立合同監管制度、設計審查監管制度以及招投標監管制度。嚴格按照法律要求,結合工程概況從工程設計、招投標、施工等各環節加強監管,從而實現投入的有效性與產出的高水平化。在微觀層面,應對工程質量監管原則、監管標準進行規范與統一,為各項監管工作提供具體的指導與參考,讓各部門、各項監管工作都能規范、有效開展。如在對建筑工程項目實施監管時,監管機構需嚴格遵循委巧執法原則,要在得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指令后,再依法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管。
除此之外,在放管服要求下,政府要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調動建筑企業參與監管與質控的積極性,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如在工程項目施工建設以及政府實施監管期間,可按照企業化標準開展工作,并適當擴大監管范圍,給予建筑企業一定的權利讓,讓建筑企業在內部建立起一套質量控制體系,對施工過程中各項情況進行有效監管。或者是推動建筑企業與社會相關機構展開合作,由社會上的專業機構審查圖紙,從而降低圖紙出錯的幾率,嚴格把控工程質量[5]。
2.2 建設工程建立保險制度
放管服的具體內容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因此在放管服要求下,政府部門不能單方面嚴防死守工程質量,還需充分調動社會力量,運用社會中相關機制制度來對建筑工程質量進行監管,最大程度降低工程質量風險,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水平。如政府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起工程保險制度,利用該制度來達到優化利益分配以及降低質量風險的目的。有相關研究表明,建筑工程項目中的保險制度能讓建筑企業以及用戶的利益得到有效保護,也有利于督促相關責任主體嚴格按照合同施工建設,讓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除建立起工程保險制度外,政府監管部門也可充分發揮工程擔保制的功能作用來降低工程存在質量問題的幾率。具體如,在進行工程項目施工建設時,各方以工程合同為基礎,選擇合同雙方中資質較高的一方為全權擔保人。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全權擔保人有責任有義務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檢測與控制。如果全權擔保人未嚴格按照合同要求認真履行自身義務,并導致工程項目出現質量問題,那么全權擔保人就應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與財產損失。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該項監管制度的優點在于:由于工程質量直接關系到全權擔保人的實際利益,因此其會更加重視施工質量,在監管與審查過程中會更為嚴格,整體的監管效果也會更為理想[6]。并且這樣的監管模式與制度也有效符合了政府放管服的要求,可以說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2.3 應用科學先進的質量監督管理技術
建筑工程施工時間長、涉及范圍廣、施工難度大,且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可控因素,容易導致工程出現安全問題、質量問題。為此,在現代化背景下,政府工程質量監管工作需基于信息技術來開展。如將BIM技術等現代化科技應用到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中,以此提升質量管理的靈活性,提升工程的監督效率。另外,為更好地達到放管服要求,提高工程質量監管水平與效率,相關部門需利用現代化技術建立起適用于工程項目的監管系統,利用這一系統對各工程要素進行監督與管理,以此保證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有效性。
2.4 加強工程質量監管隊伍建設
只有具備較高專業技術的人才才能做工程的施工質量監管工作,因此在推進工程質量監管工作開展過程中,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相關部門需建立起科學長效的人員培養機制,采用多種培訓教育形式對工作人員展開教育,以此提升工作人員能力素質,保證質量監管工作效率。具體如,政府部門可定期組織監管人員參加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培訓活動、參加專家講座活動,有效豐富工作人員知識儲備,提升其工作能力,保證工作人員能嚴格按照要求完成工程監管任務。如加強培訓外,還需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參加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考核,通過考核掌握工作人員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對教育培訓方案作出調整。另外,部門也需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通過相應的激勵獎勵措施來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增強工作人員成就感與歸屬感,從而為工程監管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工程質量是重中之重。在新時期背景下,相關部門應能按照放管服相關要求,根據工程項目具體情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完善政府工程質量監管體系、革新質量監管模式、創新質量監管方法,全面提升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曼玲,易海文,張偉.政府對工程質量監管體制實踐比較與建議[J].工程質量,2019,37(07):11-16,23.
[2]汝中華.“放管服”背景下水利工程招標代理選擇模式實踐與探索[J].中國水利,2019(12):23-25.
[3]烏云.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鄂托克前旗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發展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9.
[4]趙明思.政府對工程質量監管的模式框架和實施現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
[5]任玉剛.淺議政府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現狀和發展趨勢[J].工程質量,2019,37(04):33-36.
[6]推進“放管服”改革 加強工程造價監管——全國工程造價管理機構負責人座談會側記[J].工程造價管理,2017(0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