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健 劉湘侖
摘要:本文根據純梁特低滲透薄互層油藏的性質,分析了大規模壓裂技術的發展現狀和開發區塊的難點,結合區塊的實際情況,優化施工參數,工藝技術配套、斜井壓裂及壓后撈砂技術。在新地區的生產和開發以及低滲透性和稀薄油藏的有效開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關鍵詞:低滲透;薄互層;大規模壓裂;
分類號:TE357
引言
位于東營凹陷的邊緣的純梁油田地,主要生產層為沙河街組第三,四段,具有油藏類型多、巖性復雜,儲層物性差的特點。近年來,采油廠勘探的石油地質儲量中,有很多區塊是低滲透儲層。盡快使用未利用的儲量低滲透油田的儲量被有效地投資于開發,這對每年原油設施的生產和穩定性至關重要。
1地質的概況
大多數采油廠的低滲透油藏分布在高89塊,樊144塊,梁8塊,梁4塊和純4-5組,占總儲量的58.4%。該廠低滲透儲層具有儲層物性差、滲透率低、平均分布0.15×103μm2、孔隙度低、平均分布815。純4-5組,泥質含量高最高達到50%以上,頁巖體積最大,儲集層厚度薄,平均單層厚度為1.2m,具有多個儲集層,少數層可以達到15層以上。在泥巖中,儲集層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滲透率差異很大,差異大于10,局部大于50,由于儲集層地層能量低滲透率大多數區塊在開發10到20年后就可以靈活開發,地層壓力大大降低。由于儲層物性差,地層壓力低,自然采油基本缺乏的油田的性質越來越明顯。要提高油田的生產率,裂化是一項技術措施。
2壓裂工藝優化超大規模
2.1壓裂的難點
在低收入油田中產生新裂縫有四個問題:首先,很難增加裂縫框架的尺寸。低滲透,低孔隙度,低滲透和強烈破碎的油田,需要長時間休息才能提高產量。但是,由于大壩的密閉性,難以在裂縫結構中產生裂縫,而在凹坑附近的區域中容易產生小裂縫,但是難以達到水垢的目的。裂縫會產生縱向裂縫,因此,很難制作大的多線裂縫。
2.2區塊開發的難點
2.2.1難以提高壓裂施工規模
油層被深埋,不易滲透,孔隙率低,結構壓力高。它是常溫,高壓,低孔隙度和非常堅固的滲透壩。由于這些倉庫的初始生產量較低,且接入點較低,而且有些倉庫沒有天然產品,因此如果不開裂就不能成功地制造它們。低滲透率的油田具有低孔隙度,低滲透能力和很強的非均質性,必須將長段破碎來提高生產率。但是,老油田有很大的注水潛力,上下游湖泊分布復雜。新油田已經開裂,很容易形成許多小裂縫,很難達到建立長裂縫的目標。
2.2.2裂縫垂向延伸很嚴重
裂紋的垂直延伸非常關鍵,高度很難控制。破碎層的物理性質差,勢壘小,層間非均質性高,難以有效控制裂縫高度。結構敏感性強,石油重建與石油建筑保護之間的沖突顯而易見。由于孔喉小,它對由黏土的堆積,土壤反應和殘留的機械流體引起的損壞更敏感。改造油層時,保護油層以減少二次損害的工作效果降到最低限度非常重要。
3整體壓裂配套工藝的優化及效果
針對低孔隙度湖泊和超低滲透性薄層夾層油藏的特征,裂紋修復的一般設計理念是以更大程度地改變裂紋作為一個領先的過程,它著重介紹了兩種減少漏液量和降低接縫控制高度的技術。調整和升級塊特征以創建低孔隙率和低可用性互層油藏系列技術近些年來,由于已開發油藏物理性質的惡化,常規的大規模壓裂措施不足以補充石油,無法進行高效的經濟評估,國際油價的影響較小裂縫少,導致長期低滲透油藏處于低產狀態但是,隨著新的大規模壓裂技術的發展,有效開發了許多區塊和單井,進行了17次大規模壓裂過程,施工成功率為100%,加油效率為94.1%。用于在多個塊中部署新孔。
3.1壓裂材料的選擇
使用改性胍膠壓裂液體系作為主要攜砂液。進入地層后的壓裂液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抗剪切性,滿足高溫下的攜砂要求,極大程度地減少了支撐劑的沉降,并具有快速破膠的性能,以實現快速返排,使用KCl作為粘土穩定劑可以極大地降低壓裂液對地層的傷害。保護了敏感儲層,提高了壓裂施工效果。
3.2壓后無污染撈砂技術
對于井深大于2800m的深井,開裂后油層將被埋在沙子中,并且將不用水或對水敏感的油層清洗沙子,并且泄漏嚴重的油層可能會被污染。采用機械式砂泵清洗油層,成功制砂,使用12口井,達到11次,成功率達到75%,成功探索了解決含沙油層問題并減少油層的有效途徑。深層裂縫后洗砂水對地層的損害。
3.3斜井的壓裂技術
針對傾斜井大裂縫易填砂的問題,采用低排量措施可最大程度地減少過度裂縫的產生,減少裂縫處的流體損失,并在膨脹過程中增加低砂率以保持巖心。使主裂縫可以更好地擴大,成功率從50%增加到82%。
4建議
地層污染中的流體裂縫是影響研究生產率的高度影響因素,應促進其應用。應改進清潔裂縫流體的使用,使裂縫處的流體配方更好。采油廠的低滲透油藏是獨特的,主要出現在多層和薄層中,大多數油藏是干層。在適合當前發展需要的大型壓裂井穩定生產期間,原低產油田可再次保持高產,帶動成像發展,部分區塊的井眼格局破裂。軟件仿真,半裂縫長度為180-200m,每米增加一米,砂強度為7-8m3/m,裂縫的長度和寬度表明,一般滿足儲層加砂的最大要求。由于稀薄儲層的高泥漿含量和低滲透率使得難以控制大型壓裂技術所需的壓裂高度,這帶來了很大的問題。為了確保施工成功率,由于物理性質的不同,最重要的是優化結構參數如位移和砂比,裂縫材料的優化以及添加工藝的增強。
結論
大型壓裂技術可以根據不同儲層的特征有效地改善薄滲透油藏的壓裂效果,利用該技術優化支持并增加匹配量,降低等級的多層和多層匹配性能。兩者之間的滲透率儲層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可以通過添加砂子以確保每次裂縫的效果并替換裂縫來逐步進行兩次裂化,以有效地生產油田并長期保持穩定的生產壓力。
參考文獻:
[1]王俊.大規模壓裂技術在低滲透薄互層油田開發中的應用[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8:343-344
[2]于法珍.大規模壓裂技術在低滲透薄互層油田開發中的應用[J].中國化工貿易,201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