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倩
天津天視翔融傳媒有限公司
電視公益節目,主要是指通過電視社會傳播效應,把社會公共利益作為節目的出發點,在對電視結構事業屬性進行滿足的同時,對社會責任進行承擔的電視節目形態。但是,現階段,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電視公益節目出現了過度商業化、娛樂化、表現形式單一化、公益視角受限等情況,嚴重影響到了中國電視公益節目的發展。基于此,在實際工作中,電視臺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深入分析當下電視公益節目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發展策略,通過專業化、真情化、多元化、力量化的途徑,強化電視公益節目的引領公共輿論、傳播公益理念、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等功能,促進中國電視工藝節目更好的發展。
近幾年,我國電視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電視節目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在該時代背景下,電視公益節目專業化發展顯得非常重要。專業化的電視公益節目,需要具備公益品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注重節目的專業化和公益的專業化這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節目的專業化。在21 世紀背景下,電視技術得到迅猛發展,電視節目也百花齊放,公益節目想要占據有利位置,需要對自身的節目定位進行明確。例如,《等著我》該檔節目屬于常規性公益電視節目,由中俄尋親公益晚會發展而來的,該檔節目的主旨是為緣尋找和為愛堅守,幫助尋找親人和尋回真情。在對節目定位進行明確的基礎上,對電視節目元素進行充分利用,保證各個元素和公益元素之間的科學合理性。目前,公益電視節目具有和電視節目元素相融的趨勢,其中綜藝、新聞、訪談、競技等元素較為突出,怎樣對公益元素和其他節目元素的關系進行有效處理,成為了公益節目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1]。例如,《勇往直前》第二季,其中對公益元素進行了增加,節目模式是綜藝、娛樂、工藝,但是其中存在一個問題,主次不夠明確,沒有對節目各個元素之間的關系進行處理好,導致節目丟失了原有的收視群體、固定觀眾。與此同時,需要始終把公益作為主題。身為電視公益節目,需要且必須以公益放在首位,簡單來講就是堅持公益主題為基礎,對提升節目收視率進行追求,電視媒體在對受眾觀看需求進行滿足的基礎上,對受眾的精神需求進行滿足,進而有效提升受眾的責任意識和公益意識。此外,電視公益節目屬于電視產品,需要對節目質量進行嚴格把控,不管是前期拍攝,還是后期制作,又或者是節目宣傳,都需要精益求精,避免粗制濫造,進而有效保證節目專業化[2]。
第二,公益的專業化。實際上,想要保證節目的專業化,是離不開公益的專業化的。公益的專業化,主要是指把公益主題作為指導,對和相關公益組織、專業結構尋求合作,這也是未來中國電視公益節目發展趨勢。例如,《天聲一隊》該檔節目,和芒果V 基金聯合啟動全新公益項目芒果愛心小車,利用芒果V 基金的形式實施社會捐款。并且,為了保證校車可以真正的服務于學生,贊助單位除了提供維護保修校車一年,還利用智慧運營系統,把校車使用情況進行公開。通過和專業團隊合作,可以有效貫徹落實公益,提升公益專業化水平,還可以提供給節目工藝品牌塑造可靠的力量支撐[3]。
現如今,中國電視公益節目的主要賣點就是明星效應,這容易導致公益節目向著娛樂化方向發展。從中可以看出,把娛樂明星作為公益節目的主要噱頭,實際上是娛樂性質的節目,這會使節目公益性質被淡化,還會對公益理念的傳播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對明星效應進行淡化,保證電視公益節目真情化發展。真情化,是電視公益節目的核心內容,但是真情并不是指濫情,也并不是指悲情,真情主要是指柔軟的感情[4]。目前,很多公益節目呈現的都是扭曲的真情,是人為制作營造的以弱者角度為基礎的感動。實際上,公益節目呈現出來的真情是值得尊敬的,宣揚的是正能量中的公益內涵,而不是煽動的感動。總而言之,在實際工作中,公益節目發展需要對明星效應進行淡化,形成節目品牌效益,避免人為化、煽情化的感動,保證節目情感致敬。
一個節目,想要獲得多元化發展,是離不開節目的創新的。首先,需要對節目的內容進行拓展。目前,電視公益節目大多是有關圓夢、助學、貧困等內容,這會給節目表現內容帶來較大的束縛,表現領域較窄。最近幾年,公益訴訟等詞語慢慢地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中,這給節目內容拓展提供了明顯的方向,簡單來講就是把基礎教育、法律援助、傳統文化傳承等引入到節目變現范圍,提升節目活力,促進節目內容多元化。
其次,需要對節目表現形式進行深入探尋。節目的表現形式,是節目給觀眾帶來最為直接的感官體驗,因此電視人需要對電視語言進行充分利用的同時,還需要對節目表現形式多樣化進行探尋,例如可以在節目中引入辯論等形式,進而發展不同的公益節目模式[5]。在該過程中需要注意一點,需要考慮到節目本土化特點,對節目的突破點進行尋找。例如,《夢想合唱團》該檔節目,結合了我國地域特點,挑選的城市隊伍具有較強代表性,從南到北,從西到東。此外,還需要把媒體傳播優勢和新媒介技術高效傳播優勢進行結合,促使公益互動實現熒幕內外結合。
最后,需要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對節目制作理念進行更新。節目制作理念,是觀眾對節目接受的重要衡量指標,是觀眾對節目創作意圖進行理解的理論指導。近幾年,人們認知程度不斷提升,電視節目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目前,中國公益電視節目存在過度娛樂化、大量復制的情況,節目公益內涵難以突出,因此對節目觀念進行更新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是對節目創作進行優化,對節目多元化發展進行追求的必要途徑。在該過程中,創新節目理念,需要結合大眾的興趣點,把其和公益進行融合,對公益的內涵進行挖掘,促使受眾廣泛參與其中,進而促使全民公益。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注重電視公益節目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不僅關系著公益理念的傳播,還關系著公共輿論的引領與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然而,目前由于受到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影響,中國電視公益節目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想要有效改善這一現狀,在實際工作中,電視臺相關部門需要意識到電視公益節目的重要性,并結合實際情況,找出影響公益節目發展的因素,以此為基礎,不斷優化和創新電視公益節目發展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從根本上促進中國電視公益節目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