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戰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步入21 世紀之后,互聯網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其為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大助力,也為教育事業的信息化建設、專業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互聯網教育模式也順利孕育而生。獨立本科院校的傳統美術教學存在過于強調繪畫技巧、素描上色等美術知識的教學,教學場所多局限于教室之內,使用的教材內容更新較慢等問題,這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應用能力的培養,也讓教學變得缺乏趣味性、人文性和變通性,同樣導致了學生創作靈感的枯竭,讓學生的美術作品缺乏個性。在美術教學中,應用互聯網教育模式則能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促進學生各種綜合能力的健康發展。因此,探究互聯網背景下美術教學的創新路徑是很有必要且意義重大的。
獨立本科院校的傳統美術教學難以有效刺激學生的靈感,學生在創作美術作品時經常面臨缺少靈感很創意,沒有方向,不知道怎樣去表達的問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因此,只有對生活觀察細致,靈感才會源源不斷,靈感才會跳出腦海,躍然紙上。觀察應該有規劃、有目的、有順序地進行,觀察是美術創作的基礎,只有具備出色的觀察能力,才能全面、透徹地了解事物的外表和內在,了解事物潛在的規律,然后將事物的特征在腦海內進行排列組合,優化加工,形成屬于自己的東西,然后表達出來。互聯網+背景下,涌現了很多美術繪畫軟件,其為學生美術作品的設計、修改,美術模板的挑選、修剪,美術素材的縮放、組合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互聯網平臺下的靜態圖片、動態視頻都為學生欣賞、觀察美術素材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學生既可以對素材細節進行放大、再創作、模擬和對比,又可以圍繞這些美術素材來進行交流、評論、征求他人意見。如此,學生就能夠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地觀察美術作品,大范圍地收到來自他人的反饋,站在他人的立場角度,采納他人的方法和建議來觀察美術作品,久而久之,高校學生的觀察能力必然會大有長進,其思維、視野都會變得更開闊,在美術創作方面也必然會更有靈感和心得。
想象力是世界進步的原動力,想象力是生產知識的源泉。因此,在高校美術教學內,老師應該扮演好導游的角色,引領學生進入美妙的想象世界,引導他們去應用自己的思維,發散自己的思維去欣賞美、體驗美、分析美、最后創造美。互聯網平臺包羅萬象,集合了各種各樣的美,如油畫、沙畫、水墨畫等等,每一種類型的作品都有各自的魅力。互聯網內龐大的素材資源將美術的美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風土人情、自然景觀。特色建筑、奇妙動物……都可以在網絡平臺找到對應的美術素材。因此教師就可以圍繞這些美術素材,借由多媒體設備來創造出集聲、光、色為一體的教學情境,來精創造出藝術氣息濃厚,生動有趣、魅力無窮的美術情景,還可以通過互聯網VR技術來讓學生沉入逼真的美術場景中,讓學生去真實體驗、觀察、補充完善美術大師的一些作品,再現藝術的創作過程,進而高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只有了解到美術作品的魅力和特色,才會產生追求美、創作美的沖動,才會去嘗試研究美的結構、要素、內涵,從而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努力提升自我。互聯網是一個開放、多元的平臺,其內部包含了很多藝術大師的作品,這些美術作品是藝術工作者心血跟智慧的結晶,其風格鮮明、特色十足,內涵豐富。借由多媒體,老師可以放大這些藝術作品的細節、也可以暫停作品的播放,一幀一幀地向學生剖析細節,還可以將作品跟作者的創作背景跟生平經歷聯系起來,讓藝術更具人文性跟情感溫度,從而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了解到藝術的創作過程,從而對作品有更深刻的認知與感悟,這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也能夠大大節省美術教師尋找素材、整理素材的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獨立本科院校應當在了解自身的發展實際、經費狀況、辦學條件的基礎上,適度抽調一些經費、人力和物力來加大美術教學設備、教學技術的建設力度,搭建出成熟完善的美術網絡教學平臺。教學平臺應該包括課程資源學習模塊、在線答疑模塊、在線考試測評模塊、在線仿真實訓模塊等,將基礎知識點、重難知識點、進階實操技能一網打盡。教師要定期在教學平臺的在線答疑板塊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針對性的指導,點評學生的美術作品,解決學生的疑難困惑,同時通過學生的反饋來對自身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來進行調整。美術教學網絡平臺中的課程資源、教材配套輔助資源(微課、圖片、案例視頻)等要定期更新,跟現實社會中前沿的美術理論、美術技術、美術工具有效對接起來,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學平臺快速地檢索到自己需求的課程資源、美術素材,同時確保這些資源的實用性、時效性。搭建完善的美術教學網絡平臺可以讓學生高效地利用自身的碎片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可以豐富學生與教師溝通的途徑,提高師生互動的效率;還可以豐富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模擬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傳統美術教學存在課堂氛圍不夠活躍,教學缺乏人文性和趣味性的缺陷。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能夠以微課為基礎來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提前通過觀看微課資源梳理出美術創作中的難題、問題,然后在課堂中對其集中進行討論,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探究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來形象地解釋、細致的剖析美術重難知識點,讓學生能夠多角度、多方面地深入了解、掌握這些美術內容,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也可以使用分組合作、項目式教學等教學模式來為學生提供實踐實操的機會,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總之,教師應充分認識到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持續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豐富知識的呈現形式,為學生提高實踐探究的機會,進而幫助學生構建出完善的美術知識體系。
獨立本科院校要加強自身跟企業的合作,雙方共同構建出雙師型隊伍,深入美術行業、企業進行調研,了解行業企業各美術崗位的特征,對崗位人才的能力結構要求,了解行業美術理論、美術工具、美術理念等知識內容的變化,共同編寫出實用的、前沿的美術課程教材與課程資源,且將這些資源上傳至美術教學網絡平臺。此外,雙方要搭建出戶外美術教學實訓基地,且借由網絡平臺或者當面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互聯網教育模式是指以微課、慕課、教學平臺等方式來開展教育活動的一種教學形式,其既能夠及時快速地更新、擴充教學資源,讓師生之間的溝通更具實效性,還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創造了便利條件。為了提高獨立本科學院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院校要從搭建完善的美術教學網絡平臺、創新美術課堂教學模式、構建戶外實踐教學基地等方面切入,進而提高院校美術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