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麗芳
貴州省畢節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廣和普及,教育部對傳統課程教學標準進行改革,要求各學校將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放在首要位置,全面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幼兒教育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需要主動承擔起幼兒素質教育職責,音樂是藝術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學前幼兒教育中融入音樂課程教學,能夠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審美藝術,為培養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良好的教學途徑,如何在幼兒課堂教學中設置合理的音樂課程教學體系,需要結合素質教育理念的核心內容,對幼兒音樂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改革。
學前幼兒期是人生開始的階段,也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孩子天生活潑、好動、不專一的特性使得學習知識相對困難。音樂需要情感豐富,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孩子的思想并不完善,可能都不理解自己在做什么,這是學前幼兒音樂教育的難點之一。一部分家長覺得孩子太小,什么也不懂,教育的意義不大,可能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一部分家長覺得孩子是塊寶,聽之任之,隨著孩子的心意發展,不去做更多的引導教育,孩子如果太任性的話也會對學前幼兒教育的實施造成影響。再者教師教育方式呆板、單純的講解書本知識,缺乏和孩子互動交流,不能激發孩子對音樂學習的趣味性,也會造成教學效率的降低。
幼兒尚未接觸系統的教學形式,因此其個性充滿好奇心,在課堂上活潑好動,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因此教師想要發揮幼兒音樂教學的作用和價值,就必須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開展幼兒喜歡的音樂教學活動,以此激發和培養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如何提高幼兒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教學形式:游戲音樂教學法,幼兒音樂教材具有豐富的主題和形式,開展游戲音樂教學法,能夠讓每一位幼兒都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如在進行幼兒音樂《拍拍踏踏》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圍成一個圈,方便各種動作的施展,通過播放音樂讓幼兒進行手和腳節奏互動,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音樂的節奏感;合理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設施,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為幼兒播放生動的音樂動畫視頻,如《小金魚》、《春天到》,將音樂內容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幼兒面前,加強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此外還需要采用肯定式教學評價,鼓勵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活動,加強幼兒音樂學習自信心。
幼兒能否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主要取決于其對這堂課是否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幼兒音樂教育中之所以進行教學改革,要采用最新的音樂游戲交互的教學形式,主要目的也是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孩子們能夠快速融入課堂之中。音樂教學本身是一個較為枯燥的過程,不停地向孩子們介紹音樂,或者讓孩子們不斷重復學習某一首歌,這樣的教學方式都很難真正實現音樂教學的目的,但如果將音樂教學與游戲有機結合起來,就會碰撞出完全不一樣的火花。比如,在音樂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先用歡快的音樂做游戲背景,開展一個小游戲,瞬間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在課堂中孩子們興趣濃烈時,教師就以音樂為主、游戲為輔開展教學,如果孩子們注意力逐漸分散,教師就立即轉變策略,采用游戲為主、音樂為輔的教學手段,將孩子們的注意力喚回。相對于傳統的音樂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完善了課堂教學的局限性,還能引導孩子們以輕松自在的方式,主動集中注意力,不再像以前那樣,為了不被教師批評努力集中注意力,導致大腦疲勞加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應用音樂游戲交互這一教學形式時,教師首先要設計好音樂課堂教學的任務、內容以及環節,讓音樂和游戲達到完美融合的境界;其次要把握孩子們的情緒變化規律,基于孩子們心理、生理的特點,觀察孩子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的階段性變化;最后根據課堂呈現出來的整體效果適當調整教學內容,調整游戲項目等等。只要合理地應用這一教學模式,其作用就會十分明顯,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也會更加濃烈。
打擊樂是中國傳統音樂的元素之一,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打擊樂融入幼兒音樂教學中。中國傳統音樂的節奏類型樣式繁多,并且節奏鮮明。其中打擊樂可以充分表達音樂自身情感,也可以通過形象生動的聲音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因此,教師應將打擊樂融入幼兒音樂教學中。具體操作如下: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引導幼兒做一些拍腿、原地跳等基本動作,通過活動使幼兒對節奏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等幼兒熟練掌握這些節奏的要領后,教師再將打擊樂器引入活動中,同時給幼兒普及不同的打擊樂器的知識。例如:要想區分三角鐵和木魚,就要找出它們音色上的不同點。最后,教師還應當擴大練習范圍,給幼兒創造感受不同風格音樂的機會,以此深化幼兒對節奏類型的了解。例如:在練習了《春天在哪里》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練習《小星星》這首曲目。
1.游戲教學法
玩是學生的天性,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交流方式。我們不妨把音樂知識編成游戲的方式,和學生在玩中完成教學任務。如:欣賞樂曲《動物狂歡節》,可用設疑的方法導入,先由學生猜出哪種樂器表現的是哪種動物,推動學生去探索那段樂曲所描繪的情景和表達的情感;在學習音樂節奏知識時,可以采取小組接力模仿節奏的游戲推出新知,由小組的第一個學生模仿老師的節奏后,在傳遞給后面的學生,一直向下傳,直到小組的最后一名學生把這個節奏寫到黑板上,由第一個同學評價,教師再給出答案。這個游戲很有趣,調動了每個學生都在注意那個對的節奏,強化了學生對正確知識的注意,學生在玩中學會了要學的知識。在訓練節奏時,可以訓練學生嘴念節奏、手打節拍、腳打強拍或手打弱拍等“玩”法;還可以把節奏編成總譜式的合作游戲,學生分成小組,有打節拍的、有打節奏的、有唱譜的、有加打擊樂的等,一起合作;也可繼續發展為加入打擊樂、鋼琴等樂器來“玩”。這種利用猜謎、游戲、打擊樂、鋼琴伴奏等手段以“玩”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通過手、眼、腦并用,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樂感與審美,發展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2.興趣教學法
興趣教學法就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情趣的教學方法。遵循了學生好動、好奇、持久性差的年齡特點,盡量使課堂教學形象化、生動化、趣味化,讓學生樂在其中。利用學生的興趣,明確目的,導入新課。以興趣為動力,繼續引導學生用發聲方法演唱自己喜歡的歌。很多教學內容都可先從學生的興趣開始,以玩的心態去教學,教學一定是有趣的、成功的。
3.角色互換教學法
角色互換教學法是指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角色互換,即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學生。這種互換關系在教學中是臨時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為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給學生3 ~5 分鐘的時間閱讀理解一個小的知識點,鼓勵學生到講臺上根據自己的理解講出來,師生一起評價,最后教師總結。教師還要當好導演,引領學生一起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
有效的開展音樂教學活動,能夠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幼兒的心靈愉悅,感到和諧快樂,從而獲得較為美好的情感體驗,在幼兒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探索各種有效的教育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活動,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促進其健康成長。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師生共同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所采取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創新音樂課堂教學的空間是無限的,只要教師積極探討有效的教學途徑,就會不斷地創造出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在玩中學、學中玩,快樂地教和快樂地學,順利地實現具有全面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