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韶輝
云南省紅河州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云南建水 654300
在外科手術治療的過程當中, 飲酒患者變得越來越多,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們國家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習慣的不斷改變,飲酒患者的數量正在逐年上升[1-3]。 長期飲酒將會對患者的消化系統帶來嚴重的負面印象, 在長期的飲酒過程中,酒精會消化系統帶來極大的負擔,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胃出血、胃炎等胃腸道性疾病。 除此之外,患者在長期飲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飲酒中毒等情況,這些情況將會對患者的肝臟帶來負面影響, 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肝火的情況。 而肝火發生就會讓情緒不能夠穩定,容易在發生一點事就失去情緒, 甚至有一些人需要長期靠酒精來麻痹自己的頭, 在沒有喝酒的情況下反而自己的神經出現問題,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幻覺。 患者在長期飲酒的過程中,患者的咽喉、食道、肝臟、口腔等部位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總而言之,長期飲酒將會對患者的身體以及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該文研究對象是2017年7 月—2019 年7 月該院接收的100 例長期飲酒患者,探討了長期飲酒患的血液白細胞數目變化以及戒酒前后患者的血液白細胞數目變化,該文進行了實驗研究,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接收的100 例長期飲酒患者, 飲酒組患者的年齡分布在30~54 周歲之間, 飲酒組患者的男女性別比例為75∶25,平均年齡為(47.33±2.24)周歲,飲酒時間分布在5~12 年之間,平均為(6.24±0.28)年,平均飲酒量為(258±2.54)mL/d。 對照組正常人群的男女性別比例為35:15,年齡分布在30~55 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34±2.88)周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相關資料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了該次實驗研究的全部內容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②該次實驗研究經過了該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認可。
排除標準:①兩組患者當中的一般資料不全者;②兩組患者之間的病情極為嚴重者; ③拒絕加入該次實驗研究者;④飲酒組患者當中具有血液系統疾病,有酒精性、病毒性肝炎以及免疫性肝硬化、貧血等患者。
1.2.1 飲酒組治療方法 對飲酒組患者進行強制的戒酒,每次戒酒3 個月, 在確保患者停止飲酒之后給予患者地西泮 (國藥準字:HJ14021559)、 勞拉西泮 (國藥準字:H20031065)進行戒酒治療,在戒酒前以及戒酒后1 個月,3 個月進行空腹血檢查血細胞分析。
1.2.2 血常規檢查方法 對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檢查項目包括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數、單核細胞數、血紅蛋白、血小板,血常規分析儀為mindray BC-5600 型號分析儀。
將兩組患者的白細胞數(white blood cell count)變化、中性粒細胞數 (neutrophil count)、 單核細胞數(moncyte count)、血紅蛋白數(hemoglobin count)等進行比較。
該研究將所有患者的相關數據錄入SPSS 22.0 統計學軟件之中,計量資料實施以(±s)表示,通過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通過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的白細胞數、中性粒細胞數、單核細胞數均高于飲酒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飲酒組患者的血紅蛋白數均低于對照組, 兩組之間的血小板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之間的血紅蛋白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飲酒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血細胞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cells between patients in the drinking group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s)

表1 飲酒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的血細胞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cells between patients in the drinking group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s)
組別白細胞數(×109/L)中性粒細胞數(×109/L)單核細胞百分比(×109/L)血紅蛋白數(g/L) 血小板(×109/L)飲酒組(n=100)對照組(n=50)t 值P 值3.51±1.18 8.54±1.42 22.966 0.000 2.54±1.04 5.82±1.18 17.400 0.000 0.16±0.38 0.45±0.28 4.783 0.000 101.44±8.72 123.24±7.92 14.871 0.000 121.24±8.96 125.44±11.24 0.481 0.104
表2 長期飲酒患者戒酒前后的血細胞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cells before and after quitting in patients with long-term drinking (±s)

表2 長期飲酒患者戒酒前后的血細胞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cells before and after quitting in patients with long-term drinking (±s)
時間白細胞數(×109/L)中性粒細胞數(×109/L)單核細胞百分比(×109/L)血紅蛋白數(g/L) 血小板(×109/L)戒酒前(n=100)戒酒后3 個月(n=100)t 值P 值3.51±1.18 8.01±1.31 21.216 0.000 2.54±1.04 6.02±1.24 18.097 0.000 0.16±0.38 0.48±0.85 3.188 0.002 101.44±8.72 125.24±10.92 14.457 0.000 121.24±10.96 124.24±11.68 1.546 0.124
飲酒組患者戒酒之后白細胞數、 中性粒細胞數、單核細胞百分比以及血紅蛋白數有所上升,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血小板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2。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之下, 酗酒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重要的社會問題以及公共衛生問題, 酗酒者以及長期飲酒人數在我們國家的數量正在逐年增加, 患者在長期的飲酒過程中將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和威脅。 導致患者出現酒精慢性中毒的情況,更有甚者將會嚴重的導致患者的心肌變形,長期飲酒將會導致患者出現酒精中毒的情況, 更有甚者將會嚴重的導致患者心肌變形,降低患者的呼吸道防御功能,進而破壞患者的肝細胞正常結構,從而引起多種的神經炎、胃潰瘍、腸胃炎、食道炎等肝硬化疾病。 除此之外,過量飲酒也將會導致患者的人體營養缺乏, 容易造成患者出現葉酸缺乏的現象,而患者一旦出現葉酸缺乏,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貧血以及相關的細胞減少等臨床癥狀。 除此之外,過了研究也將會導致患者的白細胞減少, 經過該文的實驗研究, 發現飲酒者與正常患者之間的白細胞水平紅細胞水平均有較大的差異。 最為重要的是酒精還能干擾患者的骨髓,肝脾等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從而導致患者出現血干細胞的DNA 損壞現象,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嚴重的負面威脅[4-10]。
經過該次實驗研究可以明確的得出結論①對照組的白細胞數、中性粒細胞數單核細胞數(8.54±1.42)×109/L、(5.82±1.18)×109/L、(0.45±0.28)×109/L 均 高 于 飲 酒 組(3.51±1.18)×109/L、(2.54±1.04)×109/L、(0.16±0.38)×109/L(P<0.05),飲酒組患者的血紅蛋白數(101.44±8.72)g/L 均低于對照組 (123.24±7.92)g/L, 飲酒組患者的血小板數(121.24±8.96)×109/L 和對照組(125.44±11.24)×109/L 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飲酒組患者血紅蛋白數和對照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飲酒組患者戒酒之后白細胞數、中性粒細胞數、單核細胞百分比以及血紅蛋白數 (8.01±1.31)×109/L、(6.02±1.24)×109/L、(0.48±0.85)×109/L、(125.24±10.92)g/L 和戒酒之前 (3.51±1.18)×109/L、(2.54±1.04)×109/L、(0.16±0.38)×109、(101.44±8.72)g/L 比較有所上升, 飲酒組患者戒酒之后血小板數 (124.24±11.68)×109/L 和戒酒之前 (121.24±10.96)×109/L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金鳳等人[11]有關研究表明,長期過量飲酒者白細胞數、中性粒細胞數、單核細胞數(3.5±1.18)×109/L、(2.5±1.04)×109/L、(0.16±1.31)×109/L 均低于非飲酒者(8.5±1.42)×109/L、(5.8±1.18)×109/L、(0.45±1.4)×109/L,戒酒1 個月時即有白細胞數(4.5±1.26)×109/L 上升,觀察組紅細胞數、血紅蛋白數(3.7±1.45)×109/L、(101±8.7)g/L 均低于對照組(4.94±1.42)×109/L、(123±7.9)g/L。 和該文結果具有相似性,代表該文結果有效性,證明長期飲酒患者的白細胞數、血紅蛋白數均會有明顯的變化,這些數值會遠低于正常人群。 在戒酒之后,長期飲酒患者的白細胞數、中性粒細胞數、單核細胞百分比、血紅蛋白數會有所改善。
綜上所述,長期飲酒患者對血液白細胞數危害較大,進而給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患者及時戒酒,有利于身體健康,改善身體亞健康的情況,減少胃出血、胃炎等胃腸道性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