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昝慶
甘肅省武威市人民醫(yī)院,甘肅武威 733000
宮頸機能不全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為重復性早產(chǎn)和中晚期流產(chǎn),相關研究顯示,宮頸機能不全孕婦早產(chǎn)的發(fā)生率高出非宮頸機能不全孕婦大約3 倍左右, 在孕婦早產(chǎn)總比例中占到了8%~9%[1]。當前臨床針對宮頸機能不全孕婦主要以宮頸環(huán)扎手術治療為主, 通過手術將孕婦的宮頸內口形態(tài)和功能恢復正常,增強其宮頸管張力,防止子宮下段因為重力出現(xiàn)延伸與宮頸擴張, 減輕孕婦子宮下段負荷,使孕周得以延長,提高孕婦的足月生產(chǎn)率[2-3]。 基于此,該文選取了2017 年5 月—2019 年10 月期間,該院接收的宮頸機能不全孕婦165 例, 研究了不同孕期與治療時機行宮頸環(huán)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對孕婦妊娠結局與新生兒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接收的宮頸機能不全孕婦165 例, 將孕中期行宮頸環(huán)扎術開82 例設為A 組;將孕早期開展手術的83 例設為B 組;將開展緊急手術的91 例設為C 組,將擇期開展手術的74 例設為D 組;165 例孕婦年齡介于20~39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39±5.01)歲,孕周介于14~16 周之間,平均孕周(15.01±0.25)周;對比孕婦的臨床資料發(fā)現(xiàn)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該次研究已經(jīng)取得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所有孕婦及家屬均已簽字認可。
所有入選孕婦均采用宮頸環(huán)扎術開展治療, 手術操作方法如下:①術前準備。 手術前,取鹽酸利托君注射液(國藥準字為H20067444,規(guī)格:5 mL∶50 mg)靜脈注射,100 mg/次,2 次/d;讓取地屈孕酮片(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30110;規(guī)格:10 mg/片)口服,20 mg/次,2 次/d,如果手術前已經(jīng)發(fā)生宮頸擴張,須絕對臥床休息,將適當抬高床尾。 ②手術操作。 對孕婦實施蛛網(wǎng)膜下腔麻醉,取膀胱截石體位,將會陰充分暴露的出來,先對其外陰與陰道實施常規(guī)消毒,再運用宮頸鉗將陰道穹窿與宮頸充分暴露出來, 注意操作時動作一定要輕柔,以免傷到胎膜;采用Mersilene 宮頸環(huán)扎帶實施環(huán)扎,環(huán)扎后,進行“U”字縫合,如果孕婦羊膜囊已膨至宮頸管內,需以臀高頭低體位開展手術, 且術前先提前將膨出羊膜囊收回。③術后操作。術后讓孕婦絕對的臥床休息,維持外陰清潔,并取鹽酸利托君注射液靜滴
1 周,100 mg/次,2 次/d; 同時取苯巴比妥片口服,30 mg/次,3 次/d。
術后,比較4 組的妊娠結局,包括足月生產(chǎn)率、早產(chǎn)率、晚期流產(chǎn)率以及宮內感染發(fā)生率等指標;比較四組孕婦的住院時間、孕周延長時間以及新生兒Apgar 評分。
將此研究的所有數(shù)據(jù)與信息均納入至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中,計量資料現(xiàn)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s)代表,以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兩組早產(chǎn)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B組孕婦的足月生產(chǎn)、 晚期流產(chǎn)以及宮內感染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A 組(P<0.05)。 見表1。

表1 A、B 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pregnancy outcomes of pregnant women in groups A and B[n(%)]
術后,兩組早產(chǎn)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D組孕婦的足月生產(chǎn)、 晚期流產(chǎn)以及宮內感染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C 組(P<0.05)。 見表2。

表2 C、D 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pregnancy outcomes between C and D pregnant women[n(%)]
研究結果顯示,B 組孕婦的住院時間明顯低于A 組(P<0.05); 其他兩項指標則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見表3。
表3 A、B 兩組的孕婦與新生兒情況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A and B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s)

表3 A、B 兩組的孕婦與新生兒情況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A and B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s)
組別 住院時間(d)孕周延長時間(d)新生兒Apgar 評分(分)A 組(n=82)B 組(n=83)t 值P 值12.12±3.45 7.15±1.39 9.448 0.000 6.78±2.68 6.22±2.43 1.094 0.276 7.04±1.01 7.35±1.12 1.453 0.149
研究結果顯示,C、D 兩組孕婦與新生兒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C、D 兩組的孕婦與新生兒情況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 in the C and D groups (±s)

表4 C、D 兩組的孕婦與新生兒情況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pregnant women and newborns in the C and D groups (±s)
組別 住院時間(d)孕周延長時間(d)新生兒Apgar 評分(分)C 組(n=91)D 組(n=74)t 值P 值8.82±2.41 3.24±3.47 9.339 0.000 6.39±1.72 6.46±1.89 0.194 0.847 7.02±1.47 7.15±1.32 0.465 0.643
宮頸機能不全的孕婦宮頸因為纖維發(fā)生斷裂, 宮頸峽部的括約肌變得松弛, 所以子宮峽部會在的妊娠中期出現(xiàn)伸長擴張的情況, 羊膜囊與胎兒會受到重力作用對宮頸造成壓迫,使得宮頸縮短,引發(fā)無疼痛的宮頸開大,增加中晚期流產(chǎn)或者早產(chǎn)的風險,引發(fā)不良妊娠結局[4-5]。當前, 臨床上對于宮頸機能不全主要還是以手術治療為主,通過手術對孕婦的宮頸實施環(huán)形結扎,將其子宮頸內口結構與生理功能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 提高宮頸的彈性與妊娠后期宮頸口對于胎兒重力的承受力, 降低子宮下段的張力,使孕婦的妊娠時間增加,以此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風險[6-8]。 該次研究顯示,B 組孕婦的早產(chǎn)率8.44%與A 組17.0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B 組孕婦的足月生產(chǎn)率87.95%高于A 組的62.19%,B 組晚期流產(chǎn)率3.61%與宮內感染率4.81%明顯低于A 組的23.17%與20.73%(P<0.05);D 組早產(chǎn)率8.10%與C 組12.09%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D 組孕婦的足月生產(chǎn)率87.84%顯著高于C 組的42.86%,D 組晚期流產(chǎn)率5.40%與宮內感染率20.88%均明顯低于C 組的18.68%與18.68%(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王巧玲[9]給出的研究結:早期組足月生產(chǎn)率73.33%明顯高于中期的16.67%,早期組晚期流產(chǎn)率10.00%、宮內感染發(fā)生率10.00%明顯低于中期組的30.00%與26.67%(P<0.05); 早期組早產(chǎn)率16.67%與中期組20.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基本一致。 此外,該次研究結果顯示,B 組孕婦的住院時間(7.15±1.39)d 明顯低于A 組的(12.12±3.45)d(P<0.05);但B 組孕周延長時間(6.22±2.43)d、新生兒Apgar 評分(7.35±1.12)分與A 組的(6.78±2.68)d、(7.04±1.01)分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D 組住院時間(3.24±3.47)d 明顯低于A 組的(8.82±2.41)d(P<0.05);但D 組孕周延長時間(6.46±1.89)d、新生兒Apgar 評分 (7.15±1.32) 分與A 組的 (6.39±1.72)d、(7.02±1.47)分則無明顯差異,這一研究結果與梁阿芳等人[10]給出的研究結果擇期手要組孕婦的住院時間(4.01±1.89)d 明顯低于緊急手術(7.76±2.53)d;擇期組孕周延長時間(6.56±1.68)d、新生兒Apgar 評分(7.05±1.53)分與緊急組的(6.69±1.73)d、新生兒Apgar 評分(7.11±1.57)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 宮頸機能不全于孕早期擇期實施宮頸環(huán)扎術療效更為理想,但如果在孕中期才確診疾病,則應該馬上開展緊急手術,并嚴格進行術后監(jiān)測與感染控制,以確保孕婦的良好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