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娟
支氣管哮喘屬于呼吸內科多發病,其主要臨床癥狀包括咳嗽、氣促、喘息等,該疾病并無明確的發生機制,但通常認為與氣道慢性炎癥、變態反應以及氣道神經調節失常等因素有關,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肺源性心臟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有著嚴重影響[1]。本文就本院于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60 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以此觀察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藥理作用,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60 例支氣管哮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通過。將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各3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診斷標準;②1 個月內未服用糖皮質激素。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無法正常交流者;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③先天性心臟病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礎治療,包括抗炎處理、吸氧處理等。常規組患者單用布地奈德(澳大利亞Astra Zeneca Pty Ltd,注冊證號H20140475)進行治療,起始劑量為0.5 mg/次,2 次/d,霧化吸入,維持劑量0.25~0.50 mg,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酌情增減劑量[2]。觀察組患者采取孟魯司特鈉(Merck Sharp & Dohme Australia Pty Ltd,國藥準字J20120072)聯合布地奈德治療,布地奈德使用方法與常規組一致;孟魯司特鈉5 mg/次,2 次/d 口服[3]。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0 d。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完全緩解,偶爾輕度發作但可自行緩解;有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但需要繼續使用糖皮質激素或者支氣管擴張藥;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趨勢。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2 肺功能指標 利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患者肺功能,包括FEV1 和FEV1/FVC。
1.4.3 臨床癥狀緩解時間 包括哮鳴音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常規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0.00%(21/30),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28/30);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FEV1(2.06±0.22)L 及FEV1/FVC(87.36±2.33)%均高于常規組的(1.79±0.32)L、(80.35±2.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哮鳴音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均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常規組比較,aP<0.05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d)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d)
注:與常規組比較,aP<0.05
支氣管哮喘屬于呼吸內科中較為常見的慢性疾病,是以氣道慢性炎癥以及氣道高反應性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種異質性疾病[4]。劇烈運動、病毒感染、變應原刺激均可誘發哮喘的急性發作,因此,如果支氣管哮喘一旦確診,就需要及時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控制哮喘的反復性發作。就目前而言,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常規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與擴張呼吸道藥物,但常規藥物治療時間較長,且使用的劑量較大,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時還會給患者的經濟帶來一定的負擔,從而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5]。
糖皮質激素是當前抗氣道炎癥的最有效方法,其主要優勢是能夠抑制氣道局部炎癥反應,同時還有著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從而被廣泛應用于哮喘治療中。相關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減輕氣道炎癥、減少氣道高反應性,同時還能夠降低和控制哮喘癥狀與發作頻率[6]。布地奈德屬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藥物,是新型非鹵化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除了能夠調劑氣道內靶基因的表達,以此起到局部抗感染和抗過敏的作用,同時還能夠幫助患者改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多重作用下能夠抑制炎性因子細胞的趨化作用,其親和力較高,能夠在短時間內發揮出效果,從而使得局部組織血藥濃度達到最高值。但布地奈德并不能夠將所有哮喘的炎性遞質進行覆蓋,單獨使用效果有限,并且長期使用會容易引發不良反應[7]。孟魯司特鈉屬于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該藥物能夠有效抑制生物特性與肽素生長因子,同時還能夠降低血管通透性,從而為患者改善氣道炎性反應,同時孟魯司特鈉還有改善肺功能的效果,與布地奈德聯合治療支氣管哮喘能夠一定程度縮短治療療程,從而降低布地奈德的使用劑量,因此,孟魯司特鈉與布地奈德聯合使用能夠彌補布地奈德在臨床應用中的缺陷,從而減輕患者炎性反應,幫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加快康復與治療時間[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28/30),高于常規組的70.00%(21/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2.06±0.22)L 及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87.36±2.33)%均高于常規組的(1.79±0.32)L、(80.35±2.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哮鳴音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均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能夠充分說明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支氣管哮喘采用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治療,不僅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還能夠最大程度的緩解臨床癥狀,幫助患者改善肺功能指標,其藥理作用確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