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方方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 1145(2020)4- 115- 02
摘 要 本文通過魚骨圖分析工具,挖掘國有企業新員工離職的原因及企業應采取的應對措施,為企業留住人才和制定相應政策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國有企業 新員工 離職 魚骨圖
一、研究背景
筆者所在企業為國有企業,一直以來員工隊伍穩定,較少出現離職現象,最近兩年,新員工主動離職現象時有發生,給企業發展和員工隊伍的穩定都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本文欲采用魚骨圖分析工具,深入探索新員工離職原因,為企業留住人才和制定政策提供依據。
二、新員工離職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新員工離職現狀
筆者所在企業招收的新員工主要以高校碩士以上應屆畢業生為主。近兩年,離職人員主要為入職的新員工,在企業工作時間較短,離職率接近40%。
(二)新員工離職原因分析
本文采用魚骨圖分析工具,多角度分析造成本企業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魚骨圖是有日本管理大師石川馨先生所發展的,故又名石川圖,是一種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的方法。本文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從外部環境、高校管理、個人原因、企業地域、組織五大要因展開分析,具體模型如下:
1.外部環境
人才供給不足。一是從畢業生總量來看,42所一流大學一年畢業生數量超過35萬,其中有54.12%的畢業生選擇深造,部門畢業生選擇加入選調生計劃;還有部分高校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因此進入求職隊伍的畢業生總量有限。二是行業就業人數來看,流向較多的企業為華為等互聯網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國家電網等國有企業。有數據顯示2017年畢業生到國防科技工業單位就業(部分)的數量僅為583名。
就業環境。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為高校畢業生發的就業創造了較為有利的環境,從就業大環境來看,崗位供給增幅大于求職人數漲幅。
2.高校管理
一是高校的管理體制、專業設置、課程結構等與企業與企業用工需求存在脫節,沒有與企業發展需求相匹配。二是在教育理念上,高校過多關注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在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職業生涯設計方面重視不夠。
3.個人原因
學歷層次較高,對企業各方面要求比較高,且不擔心失業,所以一旦企業在某些他們認為重要的方面忽略了,他們就會另謀高就。
職業定位沒有形成,對崗位認知不夠,缺乏職業規劃和自我定位,造成實際工作崗位與理想期待崗位相差甚遠,同時易受他人的影響,而重新選擇。
家庭原因。畢業生大多是90后,家庭環境不錯,不用分擔養家的責任經濟壓力較小。
個性特點。90后人員的個性特點可以用自信、張揚、叛逆、自我、自主、等詞匯描述。受個性特點影響,更關注自我的張揚和自由的追求,一旦得不到滿足,勢必選擇離職。
4.企業原因
(1)招聘。招聘時甄選流程過于簡單,工作能力、求職意向與企業崗位契合度不高。其次,招聘時對企業和工作崗位的介紹比較片面,使得新員工的預期與企業實際情況相差很大。再者招聘目標不清晰,對招聘崗位需求分析不足,對需求對象比較模糊,在招聘中易范完美主義錯誤。
(2)薪酬。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以及新入職員工成長的環境可知,薪酬可以部分反映企業對員工的認同,體現員工的價值。所以如果公司現有薪酬待遇達不到個人預期,員工離職的概率將會增加。
(3)學習機會。身份的轉變使新員工對工作要求的技能和工作環境都不熟悉,對企業的要求也了解不深。入職初,缺乏系統性培訓和有經驗人員的指導關懷,新員工不能正確度過適應期,就會產生離職的想法。
(4)職業發展。在國企中仍存在按資排輩的現象,在對新員工2-3年的培養期內,從事的工作會比較單一,缺乏挑戰,各種評優或晉升會傾向于老員工,對畢業于名校的大學生來說,認為自我發展空間受限,必然后導致員工離職。
(5)企業人文環境。對新員工的重視不夠,在工作安排、管理流程、溝通協調比較強硬人文環境薄弱等造成員工離職。
5.地域原因
大多數畢業生讀書的城市多為省會城市或一線大城市,相對比企業地處小城市,交通不便,資源和機會有限,缺乏競爭意識和領先思維。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再者畢業前后的環境差異,新員工會有較大的心理落差;
三、企業的應對措施
綜上所述,企業新員工離職的原因包括外部的社會環境、高校、個人原因,以及內部的組織和地域原因。本文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來吸納和穩定新員工,從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新員工的離職率。
(一)提升企業雇主形象,加大人才吸引力度
隨著行業的井噴式發展,企業所在的集團公司也適時重新構建雇主品牌,可以借助集團公司搭建的統一平臺,以及形成的規模優勢和品牌效應,提升企業的雇主形象,走出去,引進來,增強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
(二)強化招聘管理,保證招聘效果
首先,由傳統的釣魚模式改為養魚模式,與高校聯合,采用企業參觀、企業見習、校友會或設立專業獎學金等手段,提前鎖定招聘對象。其次,應根據企業發展目標,做好人才盤點及規劃,明確人才需求對象,對崗位需求進行科學分析。最后在開展招聘過程中,提供真實、準確的企業介紹,提升招聘的真實性。
(三)建立人性化、系統化的培訓體系,幫助新員工快速融入
新員工剛進入企業,系統科學的培訓非常重要,培訓體系應包含以下幾方面:一是企業文化培訓。目的即讓新員工了解企業整體情況,同時初步建立新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二是職業心態培訓。目的是為了調整新員工心中好高騖遠、浮躁的心態,可以請以往入職的師兄、師姐分享心得體會,年齡相近,容易產生認同和共鳴。三是工作技能培訓,通過導師帶徒的形式,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采取定期考核等形式,讓新員工能夠快速適應企業并成長。
(四)實施合理薪酬激勵管理,提升吸引力
首先應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福利體系,打造個性化薪酬方案;二是建立公平、公正以及合理的晉升機制;實現薪酬激勵體系的激勵和保健的雙重功能。
(五)加強企業人文建設,增強員工歸屬感
首先應不斷強化企業愿景,給新員工以信心和動力。其次應結合90后個性特點,在管理手段上更加人性化,一是打造愉快和諧的工作氛圍,提升工作積極向上;二是及時給予員工鼓勵,不僅要在他們完成任務后及時表揚,更要鼓勵新員工提出自己的想法,讓員工有參與感;三是對他們進行細節關懷,及時了解新員工生活中的困難、工作上的不惑,打造情感紐帶,增加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參考文獻:
[1]王士敏.90后員工離職率高的原因和管理措施[M].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6).
[2]宋潔.90后大學生就業意識的調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