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
中圖分類號:F241.3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 1145(2020)4- 118- 01
摘 要 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黨的光榮歷史,愛護老干部就是愛護黨的寶貴財富。廣大離退休老同志是行業的寶貴財富,新形勢下做好離退休工作尤為重要,信息化、精準化、規范化“三化”建設,是推動新時代離退休工作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滿足廣大老同志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 離退休 三化建設 工作探索
煙草行業作為國有企業,近幾年來,全系統離退休人員呈現出數量多、分量重、增幅快、影響大四個特點,如何做好逐年增長的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把這支隊伍有效地組織起來、團結起來、凝聚起來,既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政治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凝聚發展共識的有效途徑。文中筆者,結合多年的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對新形勢下在著力加強離退休人與信息化、精準化、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服務離退休老同志的質量,提高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水平,更好體現時代性、突出針對性、增強有效性。
一、抓好信息平臺建設,提高信息化運用手段
提高數據獲取精準化。強化數據分析對工作決策的基礎作用,健全完善離退休人員信息庫,通過由專人對信息庫實行管理實現對離退休人員信息的精準掌握,并按年齡、身體狀況、興趣愛好等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實行動態管理,及時了解掌握老同志生活、身體等方面狀況,定期跟蹤回訪,形成管理閉環,為“一對一”的精準服務和管理離退休人員奠定基礎,也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數據支撐。
促進學習教育多樣化。充分運用學習強國、手機APP及網站,實現離退休黨組織和黨員在網上在線學習、過組織生活,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維度。大力發展遠程教育,利用現有的網絡平臺,讓更多的老同志足不出戶就能接受老年教育,讓更多的老同志通過屏幕的“小窗口”就能看到“大世界”,不斷引導和幫助老同志學習使用信息終端,讓他們用得好、用得慣、用得方便、搭上信息化“快車”,緊跟新時代步伐。
二、加強精準化服務,助推離退休人員管理工作
堅持分類管理、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著力做到思想引領精準,待遇落實精準,服務保障精準。
個性服務有熱度。一是根據不同人員的實際需求,開展個性化的服務。比如,對身體很好和較好的離退休人員,更多地提供學習、文體活動等服務;對不能參加會議活動的離退休人員,更多地主動上門進行服務;對寡居獨居的老同志以及長期臥床的離退休人員,重點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和精神慰藉服務。二是對于高齡離退休人員,竭盡所能提供親情化、個性化、多樣化服務,引導他們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積極發揮和傳遞正能量。三是與移動公司攜手,建立離退休人員電話會議平臺,召開電話會議,增加了與離退休人員交流的及時性,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通過電話問候和溫馨短信的發送不斷拉近工作人員與老同志間的感情,打造“親情化”服務品牌。
組織關懷有溫度。全面落實“四慰問一祝福”制度,用真心、真情,打造精致服務。堅持走訪慰問制度,著力為老同志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擴大重點服務對象范圍,增加走訪、電詢頻次,保證服務入戶到家,對老同志的日常生活情況及時掌握,遇到困難及時幫助。對全體離退休人員的生日進行登記造冊,準時贈送生日蛋糕和鮮花,對年滿70.80.90歲的人員贈送“壽字中堂”。高度關注離退休人員身體健康,建立健康檔案,每年組織全系統離退休人員進行定期查體工作。
發揮余熱有平臺。按照“自愿參加、量力而行、講求實效、志在奉獻”的原則,積極引導老同志加入老年志愿服務隊,老年志愿者隊伍不斷擴大,志愿服務內容不斷豐富,志愿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紅白事協助、走進敬老院、兒童福利院、“老幫老”結對互助、城市文明巡查等十余類服務內容,引導老同志弘揚時代精神、傳播正能量。
理論學習“不掉隊”。定期組織離退休人員開展理論學習,參加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及時向老同志通報行業政策及有關情況。為廣大離退休、內退人員訂閱《東方煙草報》、《老干部之家》等報刊,完善文件閱讀、情況通報、走訪慰問、意見征求等制度,使老同志們保持思想常新、與時俱進。
文化養老求轉型。我們將文化節的載體、形式、內容,有機地融合貫穿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之中,力求規模適度、形式更新、效果更佳。一是要抓好參與度,讓參與文化養老成為老同志生活習慣。二要抓好差異度,向參與度廣的品牌活動轉型。三要抓好基層,使省、市、縣三級平衡。在活動安排上力求創新方式方法、豐富活動內容,通過主辦、合辦和參與等方式,就地就近組織老同志開展多種形式的慶祝活動,做到“動與靜相結合、娛樂與學習相結合、分散與集中相結合、自娛自樂與競技比賽相結合”。各項活動既符合當前形勢,又滿足老同志需求,取得了較好效果。
三、加強基層交流互動,夯實離退休工作規范化建設
做細做精流程建設。全面梳理離退休管理工作的各個節點,明確各個節點的先后順序以及要達到的工作標準,深入細致的查找風險點,制定切實管用的管控措施,做到與精益管理相結合、與當前的形勢相結合,運用精益的思想和方法推進工作,消除浪費、提高效率,打牢規范化服務。
著力強化制度建設。我們以制度優化年建設為契機,對有關人、財、物的管理、服務和使用進行完善、修訂,確保達到“活動組織有程序、物品采購有依據、場所管理有章程”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