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普興 張會曦 黃創明 吳朝江
摘要:指出了甘藍工廠化育苗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介紹了珠三角地區甘藍工廠化育苗所需設施的種類、規格,播種前場地的消毒、基質土的配1與預處理、苗期溫度、光照;水分、養分管理、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技術要點,并對甘藍工廠化育苗推廣應用情況及前景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甘藍;工廠化育苗;苗期管理;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03-0100-02
1 引言
甘藍(Brassica oleracea L.)為十字花科蕓荃屬的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1],具有很高的環境適應性,耐寒、抗病,在世界各地均廣泛種植[2]。甘藍在廣東適合9月中旬到10月下旬開始種植,具有產量高,效益高的特點。甘藍每畝種植量2800 - 3000株,用苗量較大,工廠化育苗效益高。本文簡要介紹珠三角地區甘藍工廠化育苗技術要點。
工廠化育苗是指利用人工控制手段,采用科學化、標準化的技術措施和機械自動化方式,通過LED光調節技術,科學控溫控濕等手段創造育苗最佳環境條件,實現種苗的快速、優質和批量化生產的一種現代育苗方式[3~5]。甘藍工廠化育苗一般選用連棟大棚或溫室等保護地設施,通風口覆蓋20~25目防蟲網,并具備遮陽網、濕簾、風機等降溫設備。工廠化育苗主要設備有基質攪拌機、穴盤精準播種機、育苗床、移動式噴灌機等[3~5]。
2 材料與方法
2.1 播種前的準備
2.1.1 大棚消毒
珠三角地區夏季大棚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幾種。
(1)育苗前10d左右,每立方米空間用硫磺4g,鋸末8g混勻,放在容器內燃燒,一般在晚上進行,熏煙密閉。也可以按每立方米用25%百菌清1g,鋸末8g混勻,點燃熏煙消毒。
(2)利用太陽的能量烤棚。夏季高溫季節,播種前10d,清理完溫棚的雜物及植物,將溫室大棚密閉,噴施殺蟲劑和殺菌劑后。連續封棚10d,晴朗天氣,棚溫可保持在55~60℃左右。
2.1.2 品種的選擇
甘藍按熟性可分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種。應根據不同的上市時間合理選擇對應的品種。經過佛山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多年良種良法展示、三水康喜萊蔬菜專業合作社、廣東省良種引進服務公司試驗總結,在珠三角地區適合的品種有奧奇娜、德瑞55,春豐等。本文以奧奇娜為例,詳述甘藍工廠化育苗要點。
2.1.3 基質的準備
育苗基質是保持水分和營養、提供根系正常生長發育環境的重要載體,選用適宜的基質是工廠化育苗的重要環節和培育壯苗的基礎[5~6]。甘藍類蔬菜育苗一般選用透氣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酸堿度適宜(pH值6.0~6.5)的長效營養型蔬菜育苗專用基質。每1m,基質加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50g,在基質攪拌機械中淋水后充分混勻,水量控制在手輕握成團手指間有水滲出而不下滴.育苗一般選擇商品基質土葉菜類專用基質。也可以根據本地情況自己配置育苗基質。適合的配方有蛭石:泥土:椰糠1:1:1,需要每噸基質土拌入2~3kg復合肥,攪拌均勻后加入福爾馬林薄膜覆蓋密封消毒15~20d后,使用前1d掀開薄膜,散去氣味。
3.1.4 穴盤準備
甘藍類蔬菜育苗一般采用50孔或者72孔的聚乙烯塑料盤,舊穴盤可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10min,清洗消毒后備用。人工播種前將成品基質裝入穴盤內,要四角到位,松緊度一致,盤面要平。然后將裝滿基質的穴盤疊放5~6層,用力壓育苗盤,可壓出播種孔,深約7~8mm,壓孔時用力均衡,防止播種孔深淺不一。
2.1.5 苗床準備
可采用架空鋼架育苗床、潮汐式灌溉苗床等,或將穴盤直接置于地面,地面苗床每次穴盤擺放前進行翻耕曬垡,并噴施多菌靈或百菌清750倍液。
2.2 播種
珠三角地區8月底~10月中旬可以播種育苗。播種率較高的播種機型號為賽得林SDL-D00自動播種機、2BS-6型蔬菜花卉精密播種機、蔬菜花卉精量播種流水線2YB-G500-GT,播種率可達95%以上。播種機播種對種子質量要求較高,要求種子大小均勻一致,發芽率95%以上。將播種機各參數調節好,保證播種率在95%以上,把基質土加入到指定位置,開啟播種機播種。也可人工播種,播種前需檢測發芽率。播種前一天澆透水,隔天直接播種,每孔1~2粒種子。播完后再撒一層基質土。
2.3 苗期管理
2.3.1 溫度管理
珠三角地區8月底~10月中旬溫度在25~36℃,因此為了保證育苗質量,需在控溫大棚中進行育苗。該類大棚的基本配置是風機、水簾、遮陽網。為了達到光照和溫度的要求,大棚棚高需約6m,風機功率為1000W,密度為1個/100m,,高度為2.5m.水簾開機時間為:每天中午前后6h。
2.3.2 光照管理
晴天時,8、9月份8點鐘需全開遮陽網,起到降溫作用。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打開水簾及抽風機降溫,保證棚溫在32℃以下。甘藍喜光,保證充足的光照,防止秧苗徒長。
2.3.3 水分管理
甘藍喜濕怕澇。播種后出苗前澆透水。出苗后要控制澆水?;|土含水量判斷標準是:基質土握在手里有濕感,擠不出水,手松開基質土就散開為標準。一般早上澆水,晚上盡量不澆水,若是過干,少量噴水,并打開風機,保證空氣流動,防止秧苗徒長形成高腳苗。
2.3.4 養分管理
甘藍生長需氮量大,苗期生長需充足的養分供應。一般種子出苗后第6~7d,需要淋淡的復合肥肥水,濃度控制在0.3%~2%左右。每5~7d淋一次。出苗前5d開始,不再淋肥,防止葉片含水量太大,移栽容易失水萎蔫,延長緩苗期。
2.4 常見病蟲害及防治
(1)黃曲跳甲、小菜蛾、斜紋夜蛾、蚜蟲。苗期容易受黃曲跳甲幼蟲及黃曲跳甲危害。跳甲幼蟲使用綠福750倍+巧綠500倍液淋施,隔一周再淋一次。黃曲跳甲、小菜蛾、蚜蟲每4~7d噴施滅掃利800倍+啶蟲脒800倍液或者啶蟲脒500倍液+綠福750倍液或者福戈2000倍+甲維鹽500倍,連續2次。
(2)碎倒病、立枯病、霜霉病。58%甲霜靈·代森錳鋅600倍液或者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者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噴霧防治。
2.5 煉苗、出苗
選擇苗齡25d左右,5~7片真葉壯苗,移栽前3~5d開始煉苗。煉苗方法為:適量減少澆水量讓甘藍苗育苗基質在每天適當干1h左右時間,以保證甘藍苗剛好不萎蔫為準。同時減少遮陽網遮陽時間。移栽前2d,甘藍苗噴施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與0.2%硫酸鋅溶液噴霧,防治猝倒病,綿腐病等細菌性病害。一般選擇在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定植,行距55cm,株距35~40cm,畝栽2800~3000株。
3 效益分析
實際操作中由于受技術、環境等多種因素的限制,農戶自己培育出的種苗往往不夠強壯,或者是成活率比較低,即使成活了,也由于光照、溫度等原因,生長的比較弱,移栽后也會引起成活率低,容易感染病蟲害等各種情況。
甘藍工廠化育苗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氣候,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由于采用統一規范的育苗管理,有利于培育壯苗及提早種植,保證了種苗的整齊性、一致性,對生產種植的產品品質提供了有效保障。
智能溫室工廠化育苗可以根本上解決農民在育苗方面的難題,農民只需做好種植計劃就可適時種植優質蔬菜品種,這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種途徑。對促進蔬菜生產由傳統大田生產向現代化、規?;a業化、專業化方式轉型,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甘藍工廠化育苗具有規模化生產和節工省本等優勢,特別適于面積較大的承包戶和農場生產,不僅省工節本而且節約了育苗用地,緩解了勞力緊張的矛盾,節省了對工人的管理費用、可以較好地解決一家一戶育苗費時、費工、移栽時勞動強度大等問題,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4 前景分析
目前珠三角甘藍工廠化育苗應用范圍正在逐步擴大,也吸引了部分企業投資育苗產業,總體推動效果已經逐步顯現,但在以下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
(1)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龍頭育苗企業,實現區域化集中育苗,節約社會成本.
(2)綜合利用現代技術,提高設備的智能化水平,可大大的節約人工成本。
(3)培育工廠化育苗企業,打造秧苗品牌。
參考文獻:
[1]陸燕,繆進,徐海.蘇南地區甘藍類蔬菜工廠化育苗技術[J].長江蔬菜,2019(16):12~13
[2]張麗娟.甘藍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J].吉林農業,2018(8):86.
[3]河北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張承壩上錯季蔬菜崗位專家王明秋團隊.甘藍集約化育苗技術規范[N].河北科技報,2017-05-04(BO6).
[4]王華英.甘藍類蔬菜穴盤育苗產業化示范[J].蔬菜,2016(5):67~70.
[5]曹蓉.黃忠陽,李偉明,等.不同育苗基質配方對羽衣甘藍幼苗生長的影響[J].中國園藝文摘,2016,32(10),21~23.
[6]黃淑蓮.夏秋甘藍穴盤育苗技術[N].新疆科技報(漢),2016-06-22(7).
收稿日期:2019-12-30
作者簡介:梁普興(1963-),男,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與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