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四川、重慶兩地一些縣、市、區,雖然行政區劃分割,但山水相依,在保護綠水青山上,各地人大早已開始了合作共治的實踐探索。重慶市合川區人大與四川省華鎣市、武勝縣、岳池縣人大開展的合作便是其中一例。
廢棄礦山變公園
“華鎣市打造的礦山主題公園,不僅可以解決污染難題,還能產生旅游價值,一舉兩得。”近日,市人大代表合川聯系組的20多名代表沿嘉陵江、涪江、渠江而上,走進四川省武勝縣、岳池縣、華鎣市開展三江水質保護情況集中考察活動。這次考察,其中一項任務,就是協助華鎣市高頂山礦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項目盡快落實,促進渠江水質提升。
華鎣市高頂山礦區曾因獨特的戰略位置和豐富的礦產資源盛極一時。但煤礦、石灰巖礦等大規模無序開采,導致高頂山礦區乃至華鎣山礦區出現資源枯竭,同時產生了大面積礦山環境破壞、地質災害,造成森林濕地退化、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地下水污染等。
“渠江華鎣段水污染治理雖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四川省華鎣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說,2017年年底,礦區內所有礦山均已關停,隨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項目成功納入華鎣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但至今仍存在較多環保突出矛盾,生態修復任務艱巨。
高頂山礦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項目摒棄傳統、單純的礦山修復方式,以清溪河源頭流域治理為基礎,適度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整合礦山治理、河道清理及水體涵養工程,全面提升礦區生態環境,打造川渝地區水資源保護示范區和生態休閑地。
項目一期工程經過多番論證,于2019年3月招標,2019年5月正式施工,目前已基本完成主體工程;二期工程已完成設計方案的初步審查,待方案完善后即可啟動實施,將于年內完工。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川渝聯動,督促落實治理責任,推進聯防共治,持續推進渠江水污染治理,共同織密織牢長江上游生態防護網。”華鎣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上下游合力治水
去年年底,合川區人大常委會與嘉陵江、涪江、渠江上游沿線的四川省武勝縣、岳池縣、華鎣市,我市潼南區、銅梁區人大常委會達成共識,跨區域聯動監督,用法治力量推動三江生態文明建設。
聯動平臺搭建起來后,合川區一直密切關注著高頂山礦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項目的推進情況,定期和華鎣市進行情況通報、信息交流,交流推進水質保護工作經驗,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難點問題。
上游全力治水,下游也沒有停歇。
以合川區香龍鎮為例,該鎮與四川省岳池縣相鄰,香龍鎮境內的渠江岸線長達37.5公里。
為了讓碧水長流,香龍鎮各村成立了志愿服務隊,利用船只打撈河面漂浮物,把河中、河岸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凈凈。
香龍鎮還將每周三定為鎮、村兩級干部“巡河日”,對渠江砂石資源開采、碼頭堤防整治、河流漂浮物打撈、污水處理廠截污納管、污水排放等情況進行實地檢查;推進溪河沿岸畜禽養殖場治理搬遷、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等水污染防治工作。
如今的渠江香龍鎮段水質清澈、植被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美,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合川區的市人大代表鐘小容非常關注三江水質。在她看來,豐富的水資源是合川的天然“底色”,所以合川區尤其要做好“水”文章。
鐘小容介紹,合川區正在探索防洪護岸生態治理,將濱水空間作為三江生態緩沖帶,利用城市水體、綠地、市政基礎設施等對雨水的滲透、吸納和凈化作用,最大程度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和自然凈化,推進工程治水向生態治水轉變。
多層次聯動監督
“此次我們組織市人大代表赴四川省進行考察,是為了進一步推動三江水質協同保護,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態環境共建共享,進一步細化區域聯動監督機制。”合川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馬培生說,通過考察,也有助于市人大代表合川聯系組的人大代表了解情況、開拓視野,為促進三江水質協同保護、繪就“雙城記”的三江畫卷更好履職。
接下來,合川區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加強與毗鄰地區人大常委會的聯動監督,落實三江水質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尤其是充分發揮各地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聯動開展水環境保護,共同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在市人大代表考察的同時,合川區古樓鎮人大主席團發起了川渝12個鄉鎮、街道人大共同推進嘉陵江水質保護活動。12個鄉鎮、街道人大的負責人共同巡河,并簽署《川渝十二鄉鎮、街道人大協同推進嘉陵江水質保護工作倡議書》。
大家先后巡查了嘉陵江支流南溪河及嘉陵江古樓鎮沙嘴村段,并對嘉陵江及南溪河水體保護情況進行調研。
合川區古樓鎮人大主席楊云良說,接下來,12個鄉鎮、街道將合力打擊侵占河道、污水偷排偷放、非法采砂、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不定期聯合開展水污染防治視察、執法檢查,形成聯合排查、相互監督的機制,進一步提升嘉陵江沿岸鎮街共同保護嘉陵江水環境質量的共識,形成推進嘉陵江生態屏障建設的合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