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樂

甲骨文,是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最早的成熟漢字。李秀武不僅能用被破譯的甲骨文作詩,而且還能將詩以書法作品的形式表現出來。
部隊積淀書法文學功底
家住吉林金州的李秀武癡迷甲骨文。11年前,他博覽典籍,遍訪名師,開始鉆研甲骨文;如今,古稀之年的他用甲骨文原創二百首詩詞書法作品,其中90首成冊出版。
近日,筆者專訪了李秀武。李老師雖脫下戎裝,但那渾身的正氣和儒雅的氣度讓人既肅然起敬,又心生親近。
1942年10月,李秀武出生在吉林農安,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在他兩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拔覀兪莻€大家庭,二十多口人一起生活,年長的哥哥們都有工作,大人們都忙著下地干活,根本沒人顧得上我?!?/p>
童年的艱苦造就了李秀武自立自強自主的性格。1960年,部隊下鄉征兵,李秀武毫不猶豫地報名入伍了。慢慢的,李秀武意識到,生活并不只是穿衣吃飯,要好好工作,積極進步。從那時起,他的文學夢開始萌芽。
由于工作表現突出,5年后,李秀武提干了,擔任連隊政治指導員。他的工作表現和寫作能力被空軍機關看中,1968年4月,被破格調入空軍政治部機關報《空軍報》,做記者兼編輯。當時,報社發給的辦公用品是毛筆和墨汁,記者編輯用毛筆寫稿和改稿。因此,寫好毛筆字是“必修課”,他的書法基礎和功底是在報社時得以練就的。
忍下孤獨悉心研究
時光倏忽而過,李秀武為結束和家屬的兩地生活,從北京調回故鄉吉林市的空軍軍醫學校,退休前又調到氣候宜人的大連,直至在空軍大連通信士官學校退休。
退休后,李秀武搞了一段時間的樹皮畫、奇石收藏、根雕創作,自得其樂也樂此不疲。直到2009年,他在一場大病后,發現自己的興趣過于分散,耗費了大量的精力體力。此時,正值紀念甲骨文發現110周年的熱潮席卷神州,這讓他下定決心開始研究甲骨文及甲骨文書法詩詞。
于是,李秀武大量購買有關甲骨文的典籍,積極跟進學術前沿。為求名師答疑解惑,他通過互聯網聯系了有關專家?!爱敃r,我先后接觸過京師大學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名譽院長賈書晟教授,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劉釗等,得到他們的悉心傳授和指導?!崩钚阄湔f。
“對于甲骨文我是下苦功的,為有所成,我忍下孤獨,我坐住冷板凳,不僅能達成興趣,更能成就熱愛。”李秀武說。
以敬畏之心傳承傳統文化
中國文字博物館曾公開發公告,誰能破譯一個甲骨文字,獎勵10萬元。目前,被認證過的“正宗”甲骨文只有不到兩千個。對于這些正宗甲骨文,李秀武可以說是爛熟于胸。如果你說出一個字,李秀武能在數秒之內說出這個字有沒有對應的漢字。
李秀武介紹,甲骨文詩詞創作和書寫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創作中找不到可用的甲骨文,就借用非甲骨文替代,或自造甲骨文;另一種則是堅決用“正宗”的甲骨文進行書寫和創作,否則就另行修改詞句。李秀武不認同第一種情況,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如果寫詩的時候要用到“張”字,這個字在甲骨文中并沒有被專家學者識別認證,可“弓”和“長”字是有的,但絕對不能將這兩個字拼湊在一起使用,這就壞了甲骨文的真意了。
“甲骨文是咱們的老祖宗占卜所用,之后才演變成了漢字,如若隨意造字,那豈不是曲解了我們的漢字文化。我們要尊重祖先,要敬畏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李秀武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