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
自古以來,男人們最怕別人說自己怕老婆。古代將此稱為“懼內”,現在叫做“妻管嚴”,認為這有失大丈夫尊嚴,是在家里做不得主、受窩囊氣的表現。實際上這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識在作祟,應當在移風易俗中予以扭轉。
國際遺傳學家、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談家楨(1909~2008)對此有一句精彩的語錄,他說:“妻管嚴害得我好幸福”。這位專家不但在學術上建功甚偉,而且快樂長壽,跨越了100歲高齡,這與他妻子幫助他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有關。
遺傳學研究貢獻卓著
1909年9月15日,談家楨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的慈溪。1932年獲燕京大學遺傳學碩士學位,1936獲加美國州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他曾擔任浙江大學生物系教授、復旦大學遺傳所所長,復旦大學副校長,生命科學院院長和校長顧問等職務。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為了表彰談家楨在遺傳學方面的貢獻,中國紫金山天文臺將國際編號3542的小行星命名為“談家楨星”。
談家楨從事遺傳學研究和教學七十余年,發表了100余篇學術論文。在果蠅種群間的演變和異色瓢蟲色斑遺傳變異研究領域有開創性的成就,為奠定現代綜合進化理論提供了重要論據。在浙江大學任教期間他發現了瓢蟲色斑遺傳的鑲嵌顯性現象,引起國際遺傳學界的巨大反響,認為是對經典遺傳學發展的一大貢獻。 他還將“基因”一詞帶入中文。
談家楨90多歲時,還奔走于上海、浙江等地,考察了多家基因研究與產品開發單位。他寫信給中央領導,建議采取措施,保護中國人類基因資源。
談家楨年近百歲之時,仍思路清晰,聲音洪亮,每天都要看1至2小時的書報與雜志,了解世界最新科技動向與成果。
高壽多虧老伴照料
談到高壽的原因,談老說:“一是與社會大環境有關。而今國泰民安,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這為人們追求長壽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是自己平時注意保養,勞逸適度,飲食有節,避免了各種疾病的侵擾,才有了現在這樣的好身體。”
說到注意保養、生活規律,就不得不提到老伴對他的精心照料和嚴格管理了。
談老過去愛吸煙,愛喝酒,什么烈性酒都喝,茅臺酒一次喝一碗,還喜歡吃肥肉,吃梅菜扣肉等肥膩厚味食品。由于工作繁忙,生活也不規律,不能按時作息。
1975年談家楨患了結腸癌,做了手術;1976年又患胃出血,再次手術。他的妻子邱蘊芳是位醫生,積極配合醫療護理,使他得以康復。但是,從此不能由著他的性子來了,而是對他加強了生活管理,改變他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并語重心長地說:“命要自己保下來”。
一是勸他戒了煙,一支煙也不能吸。在交往中,有時人們一次次遞上煙來,都被他婉言謝絕。他還向別人勸誡:“煙是個壞東西,不僅對人體氣管與肺部有損害,還會引發其他疾病。要使自己保持健康的身體,一定要遠離煙草。”
二是勸他戒了酒。開始是不能喝烈性酒,但可喝一點黃酒、啤酒,以后連黃酒、啤酒都戒了。酗酒嚴重傷害肝臟和神經系統,老年人抵抗力弱,更要限酒甚至要戒酒。
三是改變飲食習慣。以素食為主,多吃點蔬菜、水果、木耳、豆類等,隔一段適當吃一點切碎的瘦肉絲等。妻子為他制定了飲食計劃,嚴格掌握,毫不放松。他戒掉煙酒,但保留了愛飲綠茶的習慣,一年四季不斷,他還是上海茶葉學會的名譽會長。他說,和綠茶含有茶多酚、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有抗衰老與抗癌作用。
四是生活有了規律。談老每天早晨6點起床,晚上10點半睡覺,午睡半小時。早飯后和傍晚,到室外散步。他說:“我是急性子,不打太極拳,也不做氣功,只做做自由體操。”他每天晚上要用熱水洗腳。他說,腳是人的第二大腦,用熱水洗腳,可刺激穴位,調理血脈,加快血液循環,提高人的免疫力。
這些良好生活習慣的建立和堅持,與他夫人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深意無窮“想得開”
談老把養生歸納為一句話:“要想得開,吃得下,睡得著。”其中,想得開是吃得下,睡得著的前提。
想得開是一種積極的精神境界,是眼光遠大、胸懷寬廣的表現。談老的想得開,表現在學術研究方面,是想象豐富,不斷深入探索;表現在面對艱苦責難時是“以大我忘小我,對前景有信心”;而對“妻管嚴”也有想得開的說法是“好幸福”,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傳統社會多少年來都是男尊女卑,因此不少男人最怕說自己“妻管嚴”。甚至實際上妻子是“內當家”,也不愿承認,仿佛因此會失去自己的尊嚴。其實這是“大丈夫”思想在作怪。新時代夫妻地位平等,相互扶持,相互幫助,不應爭奪誰是一家之主的地位。應當是有事共同商量著辦。對某一方面,誰有專長,有優勢,就由誰為主來辦。生活方面的事情由女方來主辦,男方專心研究自己的專業;女方具有醫學知識,讓男方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以利健康長壽,這樣的“妻管嚴”確實是男方的幸福,何樂而不為,有何說不得,有何難為情呢?談家楨老人想得開,說了出來,不但無失學者的尊嚴,而且表現了對封建傳統觀念嘲諷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