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薈
一、前言
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全球經濟呈現一體化的發展趨勢,金融行業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尤其是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下,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創新關系著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因此相關部門要結合時代發展背景,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并以此為依據來對金融管理進行科學改革與創新。本文就結合個人學習經驗,對當前新形勢下金融管理與服務創新對策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金融行業的主要特征
(一)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特征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分別是高風險、高回報和高負債,在很多情況下,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為了能夠提高自身業績,往往都會都會在工作過程中冒一定的風險,因此金融機構本身就表現出一定的脆弱性,所以完善其自身的管理機制就顯得十分有必要。另外,金融機構還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比如宏觀經濟的變動等也會影響金融機構的正常運行。
(二)金融產品
在金融行業中,金融產品主要指的就是貨幣,金融機構所處理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存款和貸款,企業和個人的存款及貸款在金融資本結構中占有較大比例,金融機構本身的金融成本比例較小,金融機構本身具有較大的風險性,存款人的利益會對金融機構產生一定制約,而貸款人的行為則與金融機構的利潤息息相關,因此,金融機構本身要對從業者的工作認真負責。
(三)金融契約
與其他行業相比,金融行業的股東和債權人本身處于劣勢,由于利益相關人、存款人和貸款人等因素,使得董事會與管理層之間信息不匹配的現象較為嚴重,銀行貸款的傳遞比較困難,在段時間呢你很難對其質量和收益作出一個有效的評價,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信息不匹配的程度更深。總而言之,由于金融產品本身的特殊性,會直接降低產品在市場上的傳遞功能,另外也容易導致其他的產品受益人不能及時獲得產品的相關信息。
三、當前金融行業存在風險的主要原因
(一)操作存在風險
金融機構本身在操作中就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這主要表現在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所存在的操作風險,會給金融機構帶來較大影響。操作風險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工作人員本身的業務能力的不足導致操作的不規范,會存在一定的操作漏洞,給金融機構帶來一定的客觀風險。其次,工作人員的道德問題左右著他們的操作,在面對個人利益時,不能做到堅守初心,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嚴重制約了金融機構的發展。
(二)單一化
近年來我國金融行業雖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的形勢,但是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無論是從機構布局還是發展方面來講,都比較單一,在資金配置方面,我國的幾大銀行處于主導地位,在發展形勢上具有絕對的話語權,表現出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人們的投資渠道比較單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成本在不斷加大,各行各業出現泡沫經濟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把錢放在銀行比較穩妥,這使得國有資產銀行對金融資本鏈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導致我國的融資渠道單一。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企業必須要對外部資金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人們缺乏投資渠道,因此企業職能申請銀行貸款,久而久之,整個結構呈現出單一、僵化的特點,金融風險也隨之而來。
(三)信用風險
我國的金融行業發展中一直存在著一定的信用風險,在現有的銀行貸款結構中,信用貸款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而在信用貸款的時間段內,整個社會的經濟狀況和金融市場是肯定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的,比如通貨膨脹等,因此就很容易出現一些不良貸款,信用風險的等級也不斷提升,在這種情況得不到遏制的惡性循環下,銀行的經營風險就會增加。
(四)地下金融的興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手中的資金越來越多,許多人員為了吸引人們手中的資金,就開始了地下金融服務,當前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從正規的融資渠道比如銀行進行融資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它們往往就會選擇一些下款款、額度高的低下金融融資渠道,這些地下金融的服務不具有合法性,缺乏相關的監管渠道對其進行監管,企業的各項金融服務利益達不到有效保障,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安全,同時也我國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發展環境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
四、如何在新形勢下進行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創新
(一)創新服務產品
金融機構與客戶之間利益的主要連接方式就是產品,金融產品是一種價值凝聚形態,主要內容包括金融投資、金融避險和金融操作,而它的本質是附加的勞動價值。在金融行業中,金融工具也是十分重要的,金融機構通過為客戶提供相應的服務來減少金融操作過程中的麻煩,為客戶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另外,金融機構還會為客戶提供一些其他服務,比如金融咨詢等,金融機構要創新自身的服務產品,首先要從客戶需求出發,在合乎法律法規的范圍內,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盡可能的滿足客戶對產品的需求。
(二)創新服務理念
在愈加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環境下,金融機構要創新自身的服務理念,時刻秉承“以人為本”的客戶服務理念,以客戶為中心,時刻關注市場動態,深入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進而實現機構與客戶之間的雙贏,金融機構的良好發展離不開客戶的支持,因此金融機構必須強化自身對客戶的吸引力,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創新自身的服務理念,最大程度的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三)創新金融管理
金融機構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金融機構的未來發展趨勢。科學、合理、高效的管理方式是提高金融機構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因此,金融機構在改變自身管理機制的同時,要積極借鑒國內外一些優秀的金融機構的管理經驗,對現有的管理機制進行創新,創新營銷手段,此外,還要不斷創新一些個人金融業務,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逐步完善金融機構的電子化服務。
(四)完善法律法規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金融機構越來越無法滿足企業和個人的融資需求,因此,有不少中小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資金問題時,都會選擇一些民間借貸等渠道,這種便捷的借貸方式可以迅速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融資難的問題,因此,我國應該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民間借貸的合理合法性,從實際情況出發,調整相關的借貸利率和收款方式,以此來確保民間借貸的秩序性,對于一些不滿足法律法規的借貸機構,要及時進行調整或者淘汰,通過嚴格的法律法規來引導民間借貸走向合法化、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五)提高隊伍素質
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影響著金融機構的發展,因此,金融機構要重視對從業人員的個人能力的培訓,比如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進行知識拓展、聆聽知識講座等,或者是聘請一些專業人員來進行現場指導等。在進行從業人員的招聘工作時,要嚴格把關,一方面要重視他們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還要注重他們的道德水平,金融機構不同于其他行業,在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時,難免會因為一己私欲而影響正常工作,因此,還要定期對工作人員的道德水平進行提升,確保金融機構在發展過程中不會出現腐敗信息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金融業是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在當前國家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國金融行業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但是在適應國家發展、緊跟時代步伐方面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尤其是當前金融行業面臨著不少的金融風險,嚴重制約著我國金融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就結合個人理論學習知識,對當前我國金融業存在風險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在時代發展背景下做好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創新進行一個簡單的闡述,希望本文能引起社會學者和熱心人士的廣泛關注。(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