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宏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領導十四億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因此我們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我們廣大領導干部的各項本領,要在提升能力水平上下苦工打硬仗。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領導十四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我們黨和政府各級領導干部本領是否高強,是十九大所提出的偉大事業、偉大工程、偉大斗爭、偉大夢想能夠落到實處的關鍵。因此我們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我們廣大領導干部的各項本領,要在提升能力水平上下苦工打硬仗。新時代領導干部所具備以下八大本領:
一、增強學習本領
新時代、新矛盾要求增強學習本領。早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誠愿望,也有干勁,但缺乏新形勢下做好工作的本領”,明確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要一刻不停地增強本領。當前,我國發展步入了新時代,面臨著新矛盾,在這種背景下,本領不足的問題必然更加突出,這就對增強學習本領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強學習本領的核心是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新發展成果,內容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是領導干部實際工作中的理論指引和操作指南,是中國化的鮮活的馬克思主義。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點在于理解其豐富的內涵和精神實質,并善于運用這一科學理論指導實踐,使理論生動起來。把增強學習本領作為全面提高“八種本領”的鑰匙。
二、增強政治領導本領
在八項本領中,政治領導本領是核心,最最重要。我們仔細學習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有關論述,政治這個詞他說的最多,比如政治建設、政治生活、講政治等等、特別是前兩個詞在十八之前比較少見。這說明習近平非常關注政治問題。黨的建設在十八大以前是五項,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九大明確提出“政治建設”概念。與此相對應對領導干部素質的要求就是政治領導本領的提出。談到政治領導本領十九大著重強調了五大思維,即堅持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這五大思維都事關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最為宏觀的方面,只要這五大思維做到了,起碼不會犯方向性的錯誤,不會犯“顛覆性的錯誤”。大家想想,戰略問題把住了,就不會出大問題。與戰略相對應的不就是戰術問題嘛,戰術出問題可以調整,糾偏、修補,但戰略問題出現錯誤,那就是傷筋動骨的大問題了,弄不好就要推倒重來,如此成本會大大增加。再一個創新、法治這兩個思維做到了就把握住時代之律動、之所需。底線思維就是比如打仗,未料勝,先料敗,先想到最壞結局,先做最壞的預案。如此就不會一敗就全盤皆輸,徹底玩完。尤其是當今社會瞬息萬變,不可預測因素太多,這種風險意識不論哪個行業均應具備。辯證思維更是最應該具備的思維,這是常識,馬克思主義者的看家本領。
三、增強改革創新本領
改革創新觀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改革創新被定義為“時代精神”。這已經說明了改革創新觀念的極端重要性。為什么這么說,一句話,不改革創新就要落后于這個時代,就會被世界所拋棄,就會被“開除球籍”,凡是世界上落后的國家,幾乎都是不改革不開放的國家。改革改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實難。因為改革意味著利益的再分配,實質性的改革意味著某一部分人利益的受損,他們會以種種借口阻礙改革,甚至反對破壞改革。我們經常說改革已到深水區、改革到今天。好改的都改了,只剩下硬骨頭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把改革作為一項領導干部的價值追求、價值堅守,一項基本素質,是一項很高的要求。創新與改革密不可分,創新往往是對舊的一套的機制、體制甚至制度的調整、刪減、斧削。創新從大處說有理論、制度、文化、科技等等的創新。其中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的是科技創新。我們的領導干部一定要把科技創新牢牢記在心頭,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這是最主要的。當下創新乏力,已經說明我們領導干部在這一項本領上的缺乏。
四、增強科學發展本領
發展要科學,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來的,是在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過程中提出來的。較早提出是在胡錦濤執政時期,其表述就是科學發展觀。十八大以來,隨著認識的深化,實踐的發展,習近平新一代領導集體又提出新發展理念,這就更具體、更富實踐性、針對性、操作性。新發展理念概括為十個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竊以為這十個字抓住了發展的關鍵。創新抓住了發展的動力問題,協調抓住了發展的均衡問題,綠色抓住了發展賴以能夠持續進行的環境問題、資源接濟問題,開放使得中國經濟能夠融入世界經濟大潮、參與國際化競爭,既能鍛煉自己,強身壯骨,又能實現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的獲取,共享是發展的最終目的和歸宿,只有發展和改革的成果為最廣大民眾所共享,我們的發展才能有著不竭的動力和源泉,才能持續和長遠。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這十個字做到了,我們的發展就是科學的發展、可持續的發展、健康的發展。我們領導干部一定要將這十個字牢記心懷,不可忘卻。
五、增強依法執政本領
社會治理有兩種模式,一是人治模式,一是法治模式。人治模式野蠻、落后,已為文明社會所拋棄。法治模式是一種有序治理、規則治理、制度治理,他最大限度的排除了個人因素的影響。只要是現代文明政治幾乎無一例外均采取法治模式。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緊隨世界文明政治的腳步,要從內心樹立法治意識,崇尚法治模式。具體來講要從三個方面提高自己的法治素質和能力。
六、增強群眾工作本領
我們共產黨打天下靠的是群眾,坐天下靠的是群眾,革命靠群眾,建設還是靠群眾。群眾是我們共產黨力量的源泉,群眾是我們黨執政的基礎。走群眾路線是我黨取勝的法寶。黨的群眾路線要求我們:辦法不多找群眾,力量欠缺找群眾、利益向著群眾、好處別忘了群眾。尤其最后一條利益、好處別忘了群眾,只有這一條把握住了,群眾的智慧、力量才會交給我們黨。這個邏輯關系千萬別搞反了。為了實現黨的群眾路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要俯下身子傾聽群眾的多元化的利益訴求,匯集正確無誤的群眾各種信息,從而為我們的決策服務。
七、增強狠抓落實本領
竊以為這一條具有很強烈的現實針對性、迫切性,就是因為這些年來形式主義盛行。有些領導干部不干實事,愛搞花架子,愛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注水工程,愛干出響聲的事。這些干部對上面的指示,若是不合己意,往往采取以會議落實會議,以講話落實講話的形式主義的辦法加以應對。其結果是使上級黨委政府的計劃不能很好地實現,使上面的部署、指示擱淺、泡湯。長此以往,是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蕩然無存,這是治國的大忌,必須扭轉。
八、增強駕馭風險本領
駕馭風險本領的關鍵在于完善風險防控的機制和提高處理復雜矛盾的能力。當前我國仍處于社會轉型期,這一發展階段決定了各種風險和矛盾的發生不可避免,而且越是接近偉大復興的戰略目標,風險和矛盾可能會越突出,同時還可能會出現很多以前沒有過的新問題、新矛盾,如果處置不當就很可能危及全局。所以,領導干部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增強駕馭風險的本領,正確面對困難和挑戰,提前準備好應對之策,遇事不慌張,避免激化矛盾,做到轉危為機,順利推進各項工作。(作者單位:中共濰坊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