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明

在國家稅收體制改革的背景下,縣級財政稅收工作要逐步向服務型政府轉型,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財政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求,創造區域經濟投資環境的重要來源,通過強化財政稅收管理工作、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因地制宜地為縣級經濟發展創造內生動力,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基于此,以當前構建服務型政府為契機,對縣級財政稅收工作展開研究,探索優化管理、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的路徑,旨在為縣級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一、財政與稅收
在國民經濟運行中,財政稅收發揮著重要作用,關系著每一區域經濟的發展,關系著每一位公民。可以說,近年來政府持續深化財政稅收改革,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出財政稅收效應,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所謂財政,即國家宏觀調查的手段,通過優化資源、引導要素聚集,從而促進經濟發展,為公共機構提供有力的財政支持。所謂稅收,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部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效應,改善國民經濟結構、縮小分配收入差距,通過調節與監督手段,為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優化財政稅收工作對于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強化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縣級經濟發展中財政稅收及服務工作新思路
在公共財政框架下,縣級政府必須要培育市場主體、推進經濟發展,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確立重點財源,提高地方財政稅收,更好地創造良好的公共服務、優化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市場主體。可見,財政稅收是立足于宏觀整體發展,結合縣級經濟實際,因地制宜地推進財源建設。結合當前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經濟運行向高質量發展,縣級財政稅收工作參與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以政策為導向,結合本地的實際,著力推進主導產業、民營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要優化配置財政資金,充分發揮公共資源的效用,以市場為導向,加大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的建設力度,改善投資環境,為招商引資工作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礎,放大財政資金的乘數效應。
整體而言,財政稅收工作要以“服務于市場”作為核心,充分發揮市場的調控作用,采取新措施、新手段培育財源主體,給予其政策指導、信息支撐,充分享有稅收優惠,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縣級經濟發展中財政稅收及服務工作優化路徑探索
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縣級經濟具有基礎性的地位,是強國富民的主要源泉,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機遇與挑戰并存,探索財政稅收及服務工作的優化路徑,有助于從戰略高度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快縣級經濟發展。特別是在國民經濟運行呈現新常態的背景下,財政稅收服務更要以政策為導向、以市場為導向,為廣大財源主體提供專業化、高效的指導。
(一)精準施策,推進縣級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場經濟體制下,財政稅收工作已逐步向服務于經濟轉型,特別是在當前產業結構調整、“營改增”稅制改革大背景下,財政稅收工作更需要加強市場調研、與市場經濟運行接軌,為縣級經濟特色化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信息支持。例如,財政稅收工作要立足于本地市場,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精準施策,培育優質企業,擴大稅源。又如,“營改增”政策下,對納稅主體開展個性化、差異化的納稅輔導,提高服務質量,優化營商環境。縣級財政稅收工作要緊緊立足于為經濟發展服務,通過市場調研、多維度獲取信息,培育和扶持納稅主體,促進區域經濟有序發展。
(二)提升財政稅收管理人才綜合素養
在國家財稅體制改革背景下,做好財政稅收管理與服務工作,更需要高素質的財政稅收管理人才隊伍,不僅能夠實時、動態地了解國家稅收政策,還需要對企業管理、產業結構、培育市場主體等領域有所涉獵,多維度地為財源建設提供指導與服務。例如善于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縣級區域的市場需求、消費潛力、企業效益等進行分析,為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動力提供決策支撐。又如,通過人才引進、加強培訓等方式,提升財政稅收管理人才綜合素養,從而推進服務工作的規范化、科學性與專業性,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好的稅收服務,優化投資環境、營商環境。
(三)創新模式,提高財政稅收服務效率
縣級財政稅收工作的開展,要立足于本地市場,從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服務效率的視角出發,強化自身監督與社會監督,為市場主體提供優質的服務。尤其是財政稅收服務涵蓋面廣,在當前加快城市建設、加強基礎設施的同時,要優化配置公共財政資源,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在向市場主體提供財政稅收服務工作時,要營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調動各方積極性,調整本地經濟結構,注重市場主體的培育,尤其是引導民營經濟的發展,以主導產業確立財源建設,推進縣級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結合大數據、互聯網技術,提高財政稅收服務效率,尤其是針對創業主體、小微企業等,運用自媒體等工具開展納稅輔導,幫助其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其健康發展。(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