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斌



教師專業品性是發展性的、生成性的師德,這種專業品性的狀況會直接影響到學生道德水平發展性的、生成性的程度高低。因此要在把握現狀基礎上,從形成正確的理念、確定科學的原則、建立多元考核主體、優化考核體系等方面探索正確的考評路徑。
師德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處于首位。在這里,教師專業品性是發展性的、生成性的師德,既是內化到教師個體心理結構中制約教師個體職業行為的心理品質,也是在個體一般道德基礎上所蘊含對教師職業的職業情感和在職業活動中表達的職業行為。這種專業品性會直接影響到學生道德水平發展性的、生成性的程度高低。
一、當前現狀
(一)教師專業品性現狀
1.存在把職業當成物質滿足的功利手段,沒有用心體會從事教師職業的使命、職責和崇高。
2.缺乏對投入需要的理解,情感師愛投入不夠,存在教師對教育活動本身、對學生、對教育職業真誠的愛的不夠,去理解學生、傾聽學生、寬容學生做得不夠,積極引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距離。
3.存在育人意識明顯偏弱,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方面下的功夫還不夠深,沒有力求主動從學生學業、生活、個人發展以及社會話題等方面了解學生的動態、需求和困惑。
4.存在師德教育實效不強,師德教育一定程度流于形式,遠離了教師真實的生活世界,缺乏較為連貫的教育機制。
(二)考評現狀
1.存在為考核而考核,目標導向模糊,忽視了教師專業品性傳揚的積極性。
2.存在考核主觀隨意偏多、科學性不足,缺乏客觀信息的搜集和對比。
3.存在考核內容空泛、抽象,沒能體現發展性的、生成性的師德評價。
二、理念與原則
(一)形成正確的理念
1.關于新時代教師的作用。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評價了教師的作用,強調教師是發展教育的關鍵,既是立教之本、又是興教之源。第一,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楷模,師者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學生做正確的示范,教授正確的道德觀。第二,教師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塑造者,要積極做好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積極做好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第三,教師是打造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當今社會的學生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要擔當好引導“夢之隊”的領路人和打造“夢之隊”的筑夢人,為實現中國夢打造一支最強勁的“夢之隊”。
2.關于“好”老師的評判標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要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好老師要道德高尚,業務精湛;好老師要堅持好“三個牢固樹立”;好老師要做到“四有”;好老師要做好學生成長中的“引路人”;好老師要牢記使命,甘于奉獻。
3.關于教師專業品性,這是發展性的、生成性的師德,是教師在職業活動過程中所應當遵循的,用于調節和規范教師與學生,教師與集體,教師與自身之間等關系的基本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體現為心理品質、職業情感和職業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學生道德品質發展性的、生成性的形成程度。
(二)確定科學的原則
1.堅持師德考評科學性。要從課程思政視域,把握教師專業品性的發展性與生成性,遵循教書育人、教育公正等核心原則,正確認識考評提升教師專業品性的鼓舞和引領作用,關注其“發展性價值”,有效引導教師知與行,使其成為考核的重要內容。
2.堅持師德考評層次性。要從課程思政視域,把握教師專業品性的發展性與生成性,綜合新時代教師對社會、教育事業、學生和集體等多方面的道德責任和要求,包括熱愛與尊重學生、教書育人和為人師表等從受教育者方面進行的考量;師德認知、師德行為和能力等從施教者方面進行的考量;立德樹人、全面和諧自由發展等從終極價值和最高標準方面進行的考量。
3.堅持師德考評有效性。要從課程思政視域,把握教師專業品性的發展性與生成性,更加注重不同考評方法手段的運用與改進,特別是多元評價主體相結合為代表的綜合性評價方法,量表、網絡、座談等分析性評價方法,動靜結合為主的總結性和形成性評價方法。
4.堅持師德考評過程性。要從課程思政視域,把握教師專業品性的發展性與生成性,突出考評過程導向與結果導向的統一,考評內容歷史性和展望性的統一,考評靜態與動態的統一,施教者受教者教學相長的統一。
三、考核主體與考核體系
(一)建立多元考核主體
1.堅持教師主體的評價意見。要重視教師作為考評內容的參與者和落實者,能夠收集更準確的評價信息,能夠更真實地反映師德實際狀態,能夠更客觀地做出符合事實的科學評價。因此要正確認知教師在考評中的地位,強調教師在考評中的主體地位,將教師作為考評主體而不是考評客體,做到不片面或者想當然進行認知,讓每個教師能夠發揮自主性、積極性,認清自身主體地位,主動參與到考核評價中去,進而發揮教師民主、自我、自主等教育觀念,真正充分發揮教師專業品性考核評價的價值。
2.兼顧學生、同事、專家多元主體的評價意見。誠然,堅持師德評價中教師主體的模式,也不能簡單否定其他評價模式的補充佐證作用,要做到多措并舉、主副結合、綜合運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要適時聽取學生、同事、專家等評價意見,做好考評內容的補充和輔助延伸工作,進一步提高考評的整體性、有效性和針對性。
(二)優化考核體系
與師德的發展性、生成性相對應,教師專業品性考評主要設置專業品性三層次(基本品性目標、職業標準目標、教育發展創新觀念)+專業品性三性(先進性、典范性、深遠性)觀測指標。
在專業品性三性中:先進性,教師作為鑄魂育人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無疑要發揮著對社會其他成員的輻射和引領作用,題中之意就應努力追求道德的超越,開拓道德發展的新境界,為下一代樹立先進的道德典范。典范性,教師的人格示范、言傳身教是生動的教科書,對學生是一種召喚、一種榜樣,是引導和激勵學生磨礪品質、完善自我、積極向上的一種精神力量,這是任何教科書、道德箴言、以及獎懲制度都不能代替的。深遠性。教師立足教書育人,師德對學生的影響一旦形成,就會凝聚為學生內心較為穩定的觀念、情操和品質,影響到學生的當前、未來,甚至一生;而且師德影響客觀上將超越校園,對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具體考核指標體系見下圖(教師專業品性的生成性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表):
同時,考慮到操作的技術性與實效性,以及考評的落地落實,一方面要做好監控管理,構建科學的教師專業品性考評領導與監督機制,拓寬監督、適時跟蹤、積極反饋,做好控制、調適與改進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師專業品性的發展性與過程性,依靠教師的自我意識覺悟自我修煉提升,不斷磨練道德品質、深化情感體驗,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 切實打造一支實現中國夢最強勁的“夢之隊”。(作者單位: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2019年校級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課程思政視域下教師專業品性的生成性評價的實踐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芙蓉工匠”精神培育視域下高職教師專業品性及其培養路徑研究》(立項編號XJK18BZY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