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楊澤明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已經進入核心素養時代,近年來,重慶市珊瑚中學(以下簡稱“學校”)堅持理念引領,轉變師生教學觀念;注重整體謀劃,構建多彩課程體系;推動素養立意,打造課堂教學范式;突出問題導向,開啟有效教研模式。學校秉承“多彩珊瑚·精彩人生”的辦學理念,培養“品正學廣·異彩綻放”的多彩少年,構建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多彩育人課堂,為學生的精彩人生奠基。
一、理念引領,轉變師生教學觀念
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講,核心素養的培育發生在課堂上,并通過課堂教學改革來實現。如果教師是單一灌輸知識,學生采用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課堂仍然是傳統的知識型課堂,核心素養便無從培育。要在課堂上培育核心素養,實現課堂教學改革是必由之路。
1.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培育核心素養的關鍵
教師作為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主要實施者,其觀念的轉變是培育核心素養的關鍵。只有智慧才能啟迪智慧,唯有素養才能培育素養。教師只有轉變教學觀念,從知識教學走向素養教學,我們的課堂才會真正發生變革,學生的核心素養才可能培育出來。教師雖然是學生發展的外因和條件,但卻是主導性甚至是決定性的外因和條件,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基本上都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直接取決于教師的核心素養,取決于教師的學科素養和教育素養。根據核心素養的概念辨析,教師觀念的轉變在于情境化的教學、知識技能的結構化和價值情感的引領,這也是我們實現課堂改革需要關注的關鍵要素。
2.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培育核心素養的引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學習方式轉變是培育核心素養的引擎。我們根據核心素養的概念辨析得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必須通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來習得,這是培育核心素養的主體。學生的學習主要通過學科知識和學科活動來實現,這是培育核心素養的兩翼。培育核心素養的“一體兩翼”,是我們課堂教學改革必須關注的重點,一體是根本,兩翼是輔助。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我們實現課堂教學改革的動力之源。
3.課堂教學生態的轉變是培育核心素養的根本
課堂是教學發生的主要場所,也是培育核心素養的陣地,只有抓住了課堂教學生態的轉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才會真正落地。核心素養培育需要將原有知識型課堂轉變為素養型課堂,使課堂教學生態真實、自然、和諧。生態課堂能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能成為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
二、整體謀劃,構建多彩課程體系
在核心素養理念的引領下,我們根據學校教改的需要,對不同學段、不同層次學生中進行抽樣調研,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制訂了學生發展素養圖。學校“多彩少年”發展素養包括“有品質”“會學習”“善參與”三個方面的要求,通過“多彩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實踐創新能力,最終形成有品德、有擔當的“多彩少年”形象。
課程是教學的中心,也是教改的重點。學校基于學生素養的培育和未來的發展,注重整體謀劃,分層級進行課程設置,構建出以“彩”為中心的“全彩課程”“炫彩課程”和“精彩課程”的多彩課程體系。
“全彩課程”意在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課程涵蓋教育部要求各學段開設的所有學科課程,為培養學生獲得文化基礎和必要技能奠基。
“炫彩課程”意在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助力學校辦學特色形成。一是針對學生學習力的不同對國家課程進行整合和開發,如語文組的“詩詞賞析”“好書伴我行”、英語組的“漫游歐美國家”、數學組的“思維導圖學習法”、歷史組的“巴渝文化麻辣燙”等。二是針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充分利用校內、校外資源,合理建構適合不同學生需求的課程,如體藝方面的籃球、乒乓球、足球、鋼琴、聲樂等。三是針對學生的一般特長發展而開發的專項課程,如輪滑、阮樂飄香、啦啦操、素描靜物等。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課,實行走班制教學。“炫彩課程”為“精彩課程”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人才。
“精彩課程”意在根據學生特長優勢,在“炫彩課程”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特長進一步發展。作為培養學生創造力的課程,學校重點開發實踐創新課程和學科拓展課程,為學生創新和潛能發展搭建平臺,如機器人戰隊、輪滑戰隊、模擬法庭、Python編程設計、合唱隊、小小實驗家、中德校園足球精英隊等。
三、素養立意,打造課堂教學范式
課堂教學活動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學校致力于探索一條“既有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又有教師講授與指導”的課堂教學改革之路,“三學五環”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見圖1)。
“三學”是指教與學過程中的“學生自學、生生互學、師導生學”三種學習方式。課前,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對教師提供的學習素材進行預習或課前學習;課中,學生在小組內或小組間對自學過程中產生的部分疑問,相互交流、相互幫助;教師對小組共同困惑進行剖析,或對重難點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再開展自學或互學。
“五環”是指學習一課內容過程中的“導、學、議、練、悟”五個環節。導,指目標導學;學,指自主學習探究;議,指合作互助探究;練,指精解勤練;悟,指反思、歸納、領悟。
“三學五環”模式著眼于教師教與學生學的規律,構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課堂,真正順應“把課堂還給學生”的理念,把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有機融合在一起。學生在豐富的學習情境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創新精神。
四、問題導向,開啟有效教研模式
建校30年來,學校基于SWOT 分析和深刻反思,形成了以問題為導向的有效教研新模式。
1.實施團隊研修,打造研究新氣象
“三學五環”教學模式的變革需要打造富有活力的研修共同體。我們成立了“三學五環”教學模式研修共同體,在原有核心團隊的基礎上,補充各個學科的科研骨干力量,開展團隊研修。共同體每月開展一次理論研討,每年9月開展“珊瑚論壇”,形成團隊研修的新氣象。同時,我們還利用重慶市初中六校聯盟平臺,開展深入的研修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