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
小學一年級是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黃金時期,體育教師應在這個階段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入手,在情境中完成隊列隊形的練習,在游戲中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良好的身體姿態,養成規則意識。
一、情境教學,規范動作
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情境教學法實施教學。既對學生提出具有挑戰性的練習內容,又不超出學生承受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教學質量,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通過設置生活化的情境,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將動作要領融入到情境中去。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角度出發,引導學生總結動作要領,施以形象的比喻,讓學生去模仿,帶領他們在學中玩,在玩中樂。
1.立正:“大樹挺拔”
口訣:腳正、身直、眼看前
要求:腳跟相靠,腳尖分開,膝蓋后頂,手貼褲縫,抬頭挺胸,頸貼后衣領。
糾錯方法:側拉學生袖管,能提起說明學生手部未用力,未貼緊褲縫;教師可用自己的手掌輕觸學生膝蓋后側,如果學生彎曲,說明腿部未用力站立。
情境練習:將學生比作一棵棵挺拔的大樹,教師比作破壞森林的龍卷風,教師通過龍卷風吹走小樹苗的形式進行巡回指導,輕拉學生衣袖,形象生動地將學生帶入站穩地面才能保護森林的角色中去。
2.稍息:“小雞啄米”
口訣:右腳撐,左腳點
要求:左腳輕提胯,出腳沿腳尖,重心在右腳,抬頭又挺胸。
糾錯方法:在腳下畫出出腳方向線,反復練習出腳方向;觀察學生身體姿態,要求兩腳自然伸直,膝蓋后壓,腳尖稍用力。
情境練習:教師提前布置場地,在地上畫出左腳落地點,將學生左腳比作小雞嘴巴,導出小雞啄米時的抬頭(提胯),啄米(落腳)的動作要領,組織學生先進行自由體會練習,再由前至后依次練習糾正錯誤動作,之后進行完整動作練習,最后組織小組比賽。
3.看齊:“小小茶壺”
口訣:小手叉腰、小眼瞄準
要求:身體站正、手叉腰,速擺頭、伴碎步、眼看前一名腮部。
糾錯方法:強調看腮部,左右學生肩膀相對,頭部保持不動,用眼部余光,看齊排面;右手臂不碰前一名左手叉腰的肘關節即可。
情境練習:學生成為小茶壺制作者,首先自主體會模仿茶壺練習,迅速準確,一步到位。然后練習給茶壺裝上手柄(抬臂曲肘叉腰),再結合轉頭動作即為打開開關(扭頭)裝茶臂(抬臂叉腰)練習。
4.報數:“公雞打鳴”
口訣:身正、轉頭、聲響
要求:由右至左,由前至后,迅速轉頭,短促洪亮報數。
糾錯方法:強調腰部繃直,手始終貼于褲縫,整個動作只有頭部轉動。
情境練習:每個學生扮演小公雞,引導學生模仿公雞打鳴,導出打鳴短促有力且發音洪亮的特點,教師示范后組織學生練習。按照站隊順序進行完整集體動作練習時,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組小公雞最齊、最響。
5.二面轉法:“孔雀開屏”
口訣:轉體要上體不動,小腰繃緊,前腳跟后腳掌,協調用力;靠腳要收腿用力走捷徑,腳跟相靠穩當當。
要求:可通過分解動作練習,1、2口令練習轉體和靠腳,教師巡回指導,糾正錯誤動作后,組織完整動作練習。
糾錯方法:強調兩腿和腰挺直,全身用力(轉體時彎腿,上下身不一致);強調兩腳尖分開的角度以及轉正后腳掌迅速落地,后腿蹬直,腿部用力;慢動作反復體會取捷徑靠腳。
情境練習:以腳模仿孔雀開屏,弧狀展開,引導學生轉體轉腳,前腳跟后腳掌開出弧形,靠腳取捷徑。分解動作練習時,聽到“向右(左)轉”口令時,轉體不靠腳,聽到“二”的口令后,迅速靠腳成立正姿勢。分解動作練習后進行完整動作練習,聽到動令“轉”后,轉體穩當靠腳迅速。
6.踏步:“小馬奔騰”
口訣:左腳右臂,原地起落,一左二右,前掌著地。
要求:口令“原地踏步——走”,聽到動令“走”時,抬左腳擺右臂,兩腳原地上下起落,落地時前腳掌先落地,兩臂自然擺動,中間伴有“1、2、1”口令調整節奏,“1”為左腳,“2”為右腳;口令“立定”,繼續踏兩步停下。
糾錯方法:強調腰部繃直,上下身協調用力,眼看前方,抬頭挺胸。
情境練習:將學生帶入馬兒奔跑的情境中,通過教師引導和學生想象,馬兒在奔跑過程中,腿有節奏地進行交替,眼睛看前方,引到踏步中,雙腳有節奏起落,膝蓋稍抬高,腳步穩健有力,抬頭挺胸。先進行腿部動作練習,再進行前后擺臂練習,最后完整動作練習,著重強調踏左腳擺右手,練習過程中,學生配以喊“1、2、1”節奏進行踏步。
7.齊步走:“老牛拉犁”
口訣:腳跟著地,腳腕用力,膝蓋后壓,身體前移。
要求:聽到“齊步——走”口令后,左腳前邁,重心前移,稍向前傾,手臂前后自然擺動,小臂自然里合;聽到“立定”口令時,左腳前邁大步,右腳捷徑靠攏,成立正姿勢。
糾錯方法:強調收腹提氣,提胸立腰,頭正上提,肩關節放松,前擺肘自然彎曲,小臂自然里合,手腕伸直,眼看前方,尋找目標物前進。
情境練習:牛在耕地過程中,一整排土地進行翻整,有秩序地向前推進,正如隊列行進過程中。先進行分單兵隊列動作,練習方法和踏步相同,區別在于是否前進。整班練習過程中,可選一名學生當老牛,站于隊伍正中前方,整排學生,跟隨老牛動作,一起向前行進,走在一個排面上,動作整齊劃一,互相配合。學生配合教師口令,一起喊“1、2、1”,在行進過程中根據口令調整配合。
二、游戲教學,提升能力
以游戲為抓手,將枯燥的隊列隊形練習趣味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體育教師積極宣傳隊列隊形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在游戲練習時不僅要比拼身體的平衡性,還要比拼協調性和毅力,更要比出相互間的默契配合、團結協作和創新能力,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