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艷 陳緒坤
“失范生”是指缺乏習慣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不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
由于體育課易受天氣、場地、其他班級等干擾,教學組織比較復雜多變,學生更容易突顯出無組織、無紀律、不會合理交往等不良的失范行為,這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組織與管理。
新學期第一節(jié)體育課,為了讓一年級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牢牢記住自己隊列的位置,我安排了“蓋樓房”的小游戲,課堂上每個學生的興致都很高,但此時小常和小薛卻消失了蹤跡,我馬上召集教師和學生一起來尋找,找了一節(jié)課,最終發(fā)現他們躲在其他教室里玩耍。
在我看來,了解他們的過往很重要。我不僅經常向幼兒園教師詢問,還主動向家長了解情況,并用心觀察這兩個學生的行為表現,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了解,我發(fā)現這兩個學生不僅好動而且極其聰明,于是我采取了多種方法一一進行嘗試。
在一次課中,小薛的表現出奇地好,而小常依然“頑固不化”,到處亂跑,于是我趕緊抓住這個機會,在學生面前鄭重地表揚了小薛,還給他頒發(fā)了兩顆進步星。此時的小常似乎發(fā)現了“危機感”,馬上也站得很神氣。這一反常的舉動吸引了我的注意,原來他們還是很喜歡表現自我、得到認可的,于是我便經常試著通過表揚一名學生來提醒另一名學生。慢慢地他們由之前的“合力破壞者”變成了友好的競爭者,共同融入到豐富有趣的體育課堂中。
由于這兩個學生經常“逃課”,所以我經常把他們倆單獨留下來“補課”,我發(fā)現他們兩人接受能力很強,不到幾分鐘時間就把一節(jié)操學會了,于是我緊抓他們的這一優(yōu)點,在學生面前多加表揚,還邀請他們?yōu)橥瑢W們進行展示。同學們響亮的掌聲讓他們倆感受到了學習的甜頭,于是我便安排他們做“小老師”,來幫助其他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紀律也好了很多。
有了前面的基礎,轉化便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小常,來幫我數數”“小薛,來幫我發(fā)令”“小常小薛,以后幫學生檢查場地和服裝”……有一次排隊,小常的手臂上掛了“一道杠”,這可是班級里小隊長的榮譽呢,我趕緊拿出手機拍照,看到他得意揚揚、神氣十足的樣子,我內心充滿了喜悅。
了解“失范”,巧織“大網絡”;認同“失范”,順守“真天性”;關愛“失范”,激發(fā)“正能量”;轉化“失范”,回歸“正軌道”。轉型“失范生”,讓我悟出了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