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義
【內容摘要】如今我國處于素質教育的環境之下,以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為例,其教學的核心仍然是課堂教學。就目前我國初中地理整體情況而言,初中地理教師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初中地理課程面臨著課程改革、課程教學目標重新確立、教學手段多樣化等諸多問題,但由于一些地區的師資力量、教學資源都比較差,無法進行教學體制改革。且一些地區的家長及教師對地理課程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在他們的認知之中,地理只是一門副科,無論是在課堂教學環節還是課余時間,對該學科的學習時間都不夠,這也影響到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引導學生找到地理圖片之中的規律,提高其地理素養。
【關鍵詞】初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策略
我國現階段所提出的新課程標準之中明確的指出,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的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倡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綜合運用能力等等,建立起高效性的循環課堂。這對于整體課堂效率的提升以及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地理學習過程之中,讀圖教學是非常關鍵且基礎的內容,在整個課堂教學環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整個地理課堂的教學體制改革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不可阻擋。
一、??? 初中地理教材之中的地圖類型分析
從定義的角度來看,地圖是地球表面上或是其中一部分內容在平面上的一種簡化,能夠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并且具有一定解釋說明。地圖是地理課程內容學習的第二語言,也是符號的語言,在地理學習之中有著重要的應用。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地圖是地理學習的基礎所在,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地理的學習離不開地圖。地圖誕生歷史優秀,種類較多,根據地圖的內容以及功能可以將其氛圍三個種類:“普通地圖、專題地圖、全球地圖”。下面我們針對這三個種類進行分析探究。
首先是普通地圖,它主要反映了各個要素之間的分布特征以及相互關系,主要用于描述某個地區、國家的概況,或是單一的表示出某個地區、國家、城市的位置關系,或是表示某種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其次是專題地圖,該類型的地圖主要是為了突出某一主題內容。其主要作用于地理事物或是自然要素的空間分布情況,其具體包括地形圖、其后圖、植被圖、資源分布圖等等內容;體現人文地理的內容,其主要是對人類經濟狀況進行描述,大致可以包括工業分布情況、農業分布情況、城市發展規劃等等內容;表示地理事物的動態結構變化,如大陸飄逸、紅海形成等等類型。最后則是全球地圖,該類型的地圖主要是將全世界的地圖或是用地球儀將某些事物表示出來。全球地圖能夠生動形象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經線、緯線、南北半球劃分等等的內容更加直觀、感性的反映出來。
地圖經過漫長的發展,除了上述的幾種類型之外,還有一些交通圖、分層地形圖。一些新型的電子、遙感地圖等等,這一類型的地圖功能齊全、用途廣泛。這些地圖的存在為地理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輔助工具。固然地圖的種類繁多,但要想真正的將其在地理學習過程之中應用出來,讀圖能力便是關鍵所在,唯有學生有一個好的讀圖能力,才能夠更好的利用各個種類的地圖,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素養。
二、??? 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
1.? 通過地理學習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地理課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之中,大部分的教師都是利用課堂知識灌輸式授課,以讓學生地理課程之中的知識點或是與地圖有關的內容,這一內容的講述并沒有聯系地圖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在缺乏正確引導之下所開展的學習活動是沒有學習興趣為支撐的。長期施行學生會逐漸喪失地理學習的學習興趣,甚至對地理學習及讀圖環節產生抵觸心理。所以,初中地理教師需要在原有的理論知識教學基礎上融入讀圖教學環節,利用多樣化教學方式讓學生理解地理圖中的內容以及符號,并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讀圖。
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中國疆域”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網上資源查找、書籍查詢等等的方式找到與我國地理地貌相關的資料、文獻、視頻、圖片等等內容,之后再由小組成員將這些信息進行進一步的整理總結。之后,有小組成員找到其中我國附近的國家和海域,將我國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地理位置在地圖上標記出來,并對我國的疆域范圍以及基本情況進行分析探究。在課堂學習環節,教師讓每個小組派遣一名代表進行發言,闡明小組討論的結果,并對其中收集資料最多、最正確的小組進行表揚。之后,教師讓學生分別閱讀清朝疆域圖、現代疆域圖并闡明其中所發生的變化,教師鼓勵學生結合圖標進行探究這些疆域之間的差異。如:“六月的黑龍江冰天雪地,但是海南已經開始耕作。”小組之間通過合作探究得知由于我國南北之間的緯度跨越較大,導致南北之間的不同的人文以及自然景象等等。通過這些內容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地圖知識,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強化讀圖訓練
初中地理教材之中涉及到了許多的地理圖標內容,在不同的圖表內容之中存在這一些相似或是不同的內容,如果學生不能清楚的判斷出這些內容將會影響學生讀圖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所以,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需要有目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讀圖訓練。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讀圖過程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幫助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確保學生在地理課程學習過程之中能夠了解到更多的知識進一步的強化訓練內容。
例如:教師在講解“中國地形”這一內容時,該章節主要講解了我國各種類型的地形面積比例圖、等高線地形圖、階梯狀分布圖等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中國地形圖,并讓學生結合圖標之中的內容對我國整體的地形地勢進行綜合分析,概括出其中的主要特點以及分布情況。之后引導學生閱讀我國第四階梯的分布示意圖,讓學生結合我國的三大解題進行區分。同時,學生要了解不同階梯的坐標數值差異之后,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是建議。如:“當我國的大江大河由高階梯流向低階梯之后會有怎樣的變化?整體的河流落差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些為我國水資源內容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了怎樣的借鑒內容?”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地圖內容對一些相關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如:“我國哪一種地形分布最廣泛?”“我國哪一種地形分布最廣?”等等一些系列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深入探究以及綜合性質的訓練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一些地理特征,并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之中能夠結合地圖進行綜合分析考慮。
3.? 在地理教學過程之中引導學生掌握讀圖的方法以及技巧
初中地理讀圖能力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讀取地圖之中的名稱,需要掌握好圖標之中的內容,并從名稱入手來掌握其中的主要內容。再讓學生借助比例尺來了解圖標之中的距離與實際距離二者之間的差異,以讓學生形成比較完善的地理空間思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找到地圖上的位置,并根據地圖上所標記的特殊符號、名稱來了解其中的地理位置信息,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圖表之中的內容,促進學生養成較好的讀圖習慣。
例如:教師再講解我國山脈分布圖、世界地形圖等等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地圖的名字來定位地圖的內容,并根據實際的學習需求有側重點的對地圖進行分析以及觀察。在于都我國全年將水平分布圖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其中的一些符號內容,并根據圖例來掌握不同地區的水量排列以及分布情況。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圖示來進行引導,讓學生針對不同的地形圖來掌握讀圖技巧。
結語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之中,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嚴重束縛了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需要認識到讀圖能力在地理學習過程之中的重要應用,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掌握讀圖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地理素養。
【參考文獻】
[1]徐飛. 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J].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2):21-22.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回民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