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慧霞
【內容摘要】化學習題貫穿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的始終,它是檢驗學生學習成績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讓學生鞏固自己所學習到的化學方面的知識,同時也很好地檢驗了老師的教學方法應用得是否存在偏差。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做習題,以此來促進學生化學水平的提升。因為,學生之前都來自不同的初中,因此他們的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其差異性要被教師認可。由此,在高中化學的教學當中,教師要平時的教學中應采用多層次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使得課堂的教學目標早日被打成。本文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習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習題教學層次性有效策略
引言
老師的授課過程實際上就是練習題目的過程,它代表著高中生對于課程內容的消化。并且將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充分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之中。分層練習既是在找準學生之間的差異之后,再根據每一個人的自身不同點,給出他們各自不同的練習題。因而,老師在指導學生做習題的時候,也是其合理設計分層練習的過程,讓學生從自身的水平出發,有計劃、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解題能力。教師也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不斷進步鋪平道路。
一、??? 注重學生個體差異
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性,這是不可否認的客觀現實。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以及學習能力都不盡相同。所以,在做高中化學習題的時候,老師也要尊重學生們的差異性,做好習題分層設計。
二、 注重習題難度控制
在上化學課的時候,學生們已經就不同的知識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積累。由于個人的學習條件有所差異,不同的學生也可以做不同的習題。只是難易程度有所差別。教師通過設計不同難度的練習,能夠讓處于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活躍起來。學生也會立足與自己的角度,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做出靈活的調整。比如說:在必修課“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中,老師根據實驗設計了如下的習題:
基礎題:有一些簡單的題目意在考察學生們對于氧化還原反應的理解,選出正確的一項()
A. Fe的還原體現在鐵生銹的現象當中
B. 含乙醇、NaClO、H2O2主要是依靠氧化反應,實現消殺的
C. 在補充鐵這種微量元素的時候,也可以同時服用少量的維生素C,實現其的氧化還原性
D. 保存FeSO4溶液時放進Fe粉,其目的主要是防止Fe2+被還原
拔高題:關于反應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的正確闡述是()
A. P集氧化和還原功能為一體
B. Cu3P是兩種反應進行之后的生成物
C. 1 mol CuSO4可以氧化1/5 mol P
D. 如果是11 mol P在反應,中間的電子量轉換量是60 mol。
難題:實驗當中可以用哪種方法取得一些氯氣, 4HCl(濃)+MnO2Cl2↑+MnCl2+2H2O嘗試解答疑問:這樣的反應是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如果是,氧化劑是,還原劑是。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在瓶A中裝的是飽和的食鹽水,它起到了。氯氣是一種可以溶解在水中的酸性氣體,氣味非常刺鼻,人體吸入過量會造成死亡,也破壞了環保,因此,通常在實驗中使用溶液來中和它。
以上習題主要是為了讓同學們熟練氧化還原的原理,使得學生對于知識點進一步地去消化。而其難度又不盡相同。體現了分層教學的理念。不同基礎的學生完全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逐步將自己的解題水平提升上來。
三、 注重實驗探究習題設計
高中階段,化學習題相關于實驗方面的,難度極大,其目的在于檢驗學生們的探究能力。在此過程當中,重點是鍛煉他們的分析以及思維能力。本實驗探索了習題的設計,引導學生由被動向主動轉變,以期學生建立起自己化學知識的整體架構。此外,在解題的間隙,老師也要注意對于學生有關方面的啟迪疏導,為學生的前進指明方向,使其養成自己的解題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學“氨 硝酸 硫酸”的習題中,例題:在裝有BaCl2、NaCl、Na2CO三種溶液的標簽不見了,可以用一種酸性溶液檢驗出另外三種液體,問這是一種什么溶液?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用AgNO3溶液是否可以判斷。之后觀察他們是不是運用化學儀器,做相關的化學的實驗操作,并且看到相關的結果,從而生成判斷。經檢驗,上述三種溶液和AgNO3溶液反應之后,均有沉淀生成,無法判斷。然后再換做稀硫酸來實驗。這次會產生什么樣的反應現象呢?他們通過親身的實驗。并且觀察總結其現象,清楚了三種溶液和稀硫酸反應的情況,得出以下結論,如:NaCl和稀硫酸反應無變化,BaCl2和稀硫酸反應有白色沉淀;Na2CO3和其反應后,產生了無色無味的氣體。
結語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習題教學作為其重要內容,教師務必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尊重學生的個人差異性,做好分層次的習題設計,將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總結為一個相關的體系,給出一些提升其能力的化學習題,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解題水平都得到提升。在此過程當中,學生能夠充分地鍛煉自己的能力,吸取有用的知識,激發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也會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陸國志,劉洪杰.高中化學層次性習題教學策略探討[J].教學與管理,2017(13):52-55.
[2]張漢彪.高中化學層次性習題教學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8(33):47-48.
[3]張艷賓.高中化學層次性習題教學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