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貧困》
〔日〕NHK特別節目錄制組/著 ?李穎/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當今日本,即使是結了婚,等待著有些女性的也是布滿荊棘的道路。因丈夫去世和離婚而造成的由單身媽媽獨自撫養孩子的母子家庭年年增加。
當陷入不得不一個人撫養孩子的境地時,等待著她們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呢?
首先我們采訪的是“東京都愛心單親家庭援助中心”,下屬的“東京都母子孤寡福祉協議會”受東京都政府的委托,接受生活和就業方面的咨詢。會長高田伊久子和工作人員講述了所遇到的各種悲慘的事件。
“咨詢最多的還是經濟問題。跟父母住在一起還好,只能一個人撫養孩子的話,生活是相當艱苦的。例如,家里連點大米都沒有,只能靠僅剩的掛面充饑;或者是只能煮三根胡蘿卜當菜,跟孩子分著吃,聽起來非常凄慘。還有人說眼下沒有生活費,能不能借個三千五千的;也有的人交不起費用,煤氣和電被停用。因為沒有錢,所以實在無法生活下去。如今領低保的母子家庭日益增加,單身媽媽們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隨后我們直接采訪了多位單身媽媽。大多數人的膳食費都比離婚前大幅度減少。在這個富裕的日本,事實上有很多單親母子家庭連飯都吃不飽,生活更是舉步維艱。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不可能受到充分的教育,其結果導致了貧困的代際傳遞。
在四處采訪各種單身媽媽時,我們遇到了一位與“待入園兒童”問題直接相關,即孩子上不了幼兒園的女性。
29歲的古川紗織獨自撫養2歲的女兒。和丈夫離婚后,她在中學食堂工作,時間從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稅后收入是12萬日元。前夫每月會給3萬日元撫養費,再加上育兒補貼等,每個月有20萬日元左右的收入。
但是,女兒進不了公立幼兒園,只能綜合利用私立幼兒園、NPO(非營利組織)的臨時托管、單親家庭家政公司、家庭援助中心等服務。每個月的托管費大約6萬日元,遠遠高于公立幼兒園。
如果女兒能上幼兒園,壓力或許可以減輕。但是事與愿違,結果導致紗織情緒不穩,一個月要去兩次精神科。
為了讓孩子將來能上大學,紗織每個月都會存1萬日元的教育基金。但這樣做就得犧牲一日三餐了。離婚前的飯菜基本上是三菜一湯,現在很多時候都是一飯一菜。
橋本禮子(化名),今年35歲。禮子有三個孩子,她一個人養活三個孩子,同時打四份零工,每個月只有兩天不用上班。每天工作結束后,她要趕緊騎自行車到幼兒園接小兒子、回家做飯、照顧孩子們的日常起居。
包括育兒補貼在內,禮子的收入大約在20萬日元左右。盡管如此,她還是每個月存一點點錢,從她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收入有限,她仍與孩子們腳踏實地生活著。但是在問起養育孩子們的方式時,我們才知道,這個家是她一省再省才勉強撐起來的。
禮子每天都體會著不能滿足孩子們愿望的焦躁感。我們問她,現在的處境有沒有讓她對社會感到憤怒。她靜靜地說道:“我盡量不去想未來的困境這些負面的事情,因為這會讓我更加痛恨把單身媽媽們逼到這種地步的國家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