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延期對高三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節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疫情下的延期高考,不僅考查考生的實力,而且考驗考生的心態。因此,幫助考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快樂迎戰高考尤為重要。具體的心理輔導策略包括:調整心態,增強信心;降低焦慮,學會放松;抓住時機,超額練習;消除疑慮,快樂迎考。
【關鍵詞】高考延期;自信心;焦慮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20)48-0042-02
【作者簡介】張先義,江蘇省無錫市教師發展學院(江蘇無錫,214121)副院長,高級教師,安徽省心理健康特級教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尤其是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的消息后,考生需要重新調整學習和生活節奏,以適應政策的變化。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迎戰高考,已成為考生面臨的新問題。
疫情下的延期高考,不僅考查考生的實力,而且考驗考生的心態。相關研究表明,自信是高考制勝的法寶。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提升考生的自信心:首先,練習爽朗地大笑。人的行動可以改變心情,同樣地,笑也能改變人的心態,使人充滿自信。其次,學會欣賞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欣賞自己的同時也要考慮如何利用自己的長處。最后,設定適當的高考目標,避免不合理的比較、假設和預期。
從線上教學到線下上課,從居家測試到集中模擬等,都需要考生保持平和、鎮定的心態,這樣才能冷靜地面對學習和生活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首先,正確認識焦慮。有的考生存有不合理的信念(如事情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期待發展,否則會很糟糕)、絕對化的要求(如我必須成功)、過分概括的評價(如這次考試沒考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等錯誤認知,從而產生消極情緒和行為偏差。居家復習、在線學習、高考延期等客觀事件,對每一個考生來說都是公平、公正的,焦慮情緒是考生的錯誤認知造成的,改變認知才能調整焦慮水平。其次,保持適度焦慮。心理學研究表明,保持適度的焦慮水平有利于我們進入最佳狀態,焦慮水平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考試水平的發揮。考前復習階段,如果自感心理壓力過大,建議考生暫停學習任務,找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適當轉移注意力,停止當前強迫性的思維活動,可以靜靜地趴在桌子上稍做休息,輕唱幾句自己喜歡的歌曲,想象一些愉快、舒適的情境和狀態等。若在復習迎考時過分緊張,不能入睡,出現身體不適等癥狀,應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最后,合理應對焦慮。如果考生在考試過程中容易怯場,建議練習幾種克服焦慮的方法,如呼吸調整法。
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是從關系國家人才選拔、社會公平、廣大考生切身利益出發做出的決定。考生要抓住這一黃金時間,及時調整復習計劃,做好復習攻略,查漏補缺。研究表明,高考復習有三個心理階段:第一階段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階段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階段是“不知道自己知道”。高考復習階段,考生可能出現記憶力衰退、焦慮、厭學、煩躁、成績下降等現象,這就是高考的“高原期”現象。此時,考生要采取恰當的學習策略度過這一時期。首先,保持心理韌性。學會接納“高原期”,與“高原期”和平相處,保持心態平和、情緒穩定。其次,注重選擇性訓練。優等生可以適度追求完美,通過做難題訓練思維;中等生應注意完善知識結構,學會知識遷移,放棄難度過大的題;基礎較薄弱的考生可以進行選擇性訓練,重點鞏固基礎題。最后,進行有效復習。定時更換復習科目、文理交叉學習,先復習感興趣和較擅長的學科,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對于掌握不牢的知識點需要進行150%的過度練習才能牢固掌握;疲勞時休息片刻,可以更換坐姿、活動手腳或者洗把臉,有助于減緩疲勞,還可以適當通過下棋、游戲等益智活動進行科學的放松調節,切忌消極地躺在床上、看電視等。
扎實的基本功是高考成功的“硬件”,良好的心理狀態是高考成功的“軟件”。因此,考生要學會消除延遲開學、線上學習等情況下出現的擔憂、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困擾。首先,學會樂觀應對。高考復習階段,尤其是延期學習階段,做到不逃避、不畏懼,將高考作為實現自身價值的起點、檢驗學習的手段、戰勝和鍛煉自我的挑戰;不片面地夸大考試的作用,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冷靜的頭腦,避免模擬考試帶來的不合理假設。其次,保持科學用腦,合理分配時間。6~8時,安排對功課的全面復習;8~9時,人的狀態處于最佳,可安排難度較大的攻堅內容;9~11時,對需要“搶記”和馬上要考核的內容進行“突擊”,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3~14時,飯后人易疲勞,需要適當休息調整、養精蓄銳,也可以聽輕音樂、做放松操;17~18時,適合完成復雜計算和難度較大的作業;晚飯后,應根據各人情況妥善安排,就餐前后30分鐘暫停溫習功課,以免影響食欲和消化功能。
[1]張先義.高考心理輔導的管理誤區及路徑選擇[J].教師教育論壇,2019,32(12):67-69.
[2]劉志群.高三備考后期心理輔導的要點與建議[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5):58-60.
[3]李俊霞.例談高考焦慮情緒的心理輔導[J].當代教研論叢,20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