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



把異鄉當故鄉、把掛職當本職、把幫扶當使命,15名掛職干部一致認為,三秦大地是個干事創業的好地方
2019年2月27日,陜西省5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的消息一發布,迅速被中組部“西老革”掛職干部轉發到各自的“朋友圈”。
2018年4月,中組部聚焦脫貧攻堅,從中央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選派年輕干部到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和革命老區掛職,與以往“下掛”陜西不同的是,本輪干部掛職盡職的核心任務只有一件,那就是助力陜西打贏脫貧攻堅戰。
兩年時間里,他們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真抓實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作用,真正成為我省脫貧攻堅隊伍中的生力軍。
730多天、24個月,有人寫滿了8個筆記本,有人習慣了吃面食,有人動員家人朋友來投資建設……在掛職期滿離開時,許多人把陜西當做自己的另一個家鄉,因為在這里,他們拓寬了視野、豐富了經驗、提高了能力,也帶動了當地干部千事創業熱情,思想、理念、舉措交流碰撞出新動能。陜西脫貧,蹄疾步穩,扎實推進。成為行家里手
2018年4月25日上午,張時明拉著行李箱風塵仆仆來陜西報到,掛任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還沒熟悉工作環境,他就被直接拉進會場,研究扶貧干部培訓整改方案。
“老張,你行不?”
“當然行啊!”
開完會,張時明行李箱都沒來得及打開,當晚就開始在扶貧辦加班。凌晨2點,張時明才收拾完躺下。早晨6點,他起床趕到單位準備去商南縣調研。
為給基層脫貧攻堅提供政策標準、政策供給和具體指導,張時明牽頭起草了陜西省委省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
那段時間里,他把中央涉及脫貧攻堅的400多個文件都“吃進肚子里”,逐字逐句進行對照,有表述不一致的還要反復推敲,數易其稿,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最終順利完成初稿。
省扶貧辦要研究制定各項政策,要協調政府各個部門出臺相關措施,要指導市縣基層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問題,要督導市縣鄉村層層落實責任、抓好工作,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
為什么有這樣一股勁?張時明說:“陜西廣大黨員干部盡銳出戰,向貧困發起總攻。我有幸見證并參與其中,這是向他們學習罷了。”
掛職陜西的兩年里,這些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單位、不同地方的干部,都有一個共識:這里有一片能干事、干成事的沃土。
2018年12月25日,掛任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長的羅書葵趕到了白水縣光伏扶貧項目現場,工程嚴重滯后,他準備蹲點督戰。
按照要求,項目必須在年底完工,可工程卻有10天的量。“我們加班加點,白天黑夜干,正好5天干完。”羅書葵下定決心。
渭北的夜,冷得難以施工。他便在工地上找了幾個點位,點起火取暖。聽說電池板不夠,元旦后才能發貨,他比誰都著急,硬是一遍遍打電話協調廠家調貨。
工人加班加點千,羅書葵住在白水,天一亮就去工地督戰。
12月31日,項目正式通電,也迎來了元旦節,但羅書葵沒有返回休息,而是繼續留在工地上檢查收尾工作。
在大家看來,這些從“上面”下來掛職的干部實在“太拼了”,為陜西脫貧攻堅簡直拿出了“十八股武藝”。
咸陽市委常委、副市長趙月為,原就職于金融領域,掛職期間了解到咸陽貧困地區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問題,提出在移民搬遷集中安置社區建設“安居+樂業”扶貧社區工廠,讓年輕人就地打工,希望破解年輕人就業和照顧家庭之間的平衡問題。
為此,他多方尋找扶貧幫困愛心企業,推動咸陽雅爾艾服裝有限公司與淳化、永壽等5個縣簽訂合作協議,探索實施“1+N”模式社區工廠。
目前部分工廠即將投用,直接解決就業300余人,貧困群眾在家門口致富的夢想正變為現實。
專業人千專業事
疫情期間,安康市民發現,“i安康”APP新增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里面包含疫情動態、在線問診、心理咨詢等13個欄目。提供個人健康狀況自查與核查服務的安康“健康碼”,也同時啟動。
這得益于背后的“中國建行援建-安康智慧治理”服務平臺。2018年5月,中國建設銀行初步提出援建安康市“智慧政務”。從建設銀行下派到安康掛職的市委常委、副市長邱紀成操了不少心。
在他的協調和安康干部配合下,集合了黨務服務、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三位一體的智慧治理服務中樞初步形成。
除了全新的大數據治理思維,邱紀成還給安康帶來了另—種脫貧模式。
2019年,他著力推廣“云生產”精準扶貧計劃,將建設銀行信息憑證錄入業務外包給信息科技運營商,在安康建立集中式“云生產基地”。
通過手機端的APP,貧困戶只需將脫敏處理過的銀行單據信息按規范的格式錄入、提交,就可獲得相應回報。
“這個辦法太好了,我就相當于打字員,簡單好上手。”漢陰縣雙河口鎮三柳村村民盧松說。他現在不僅生活用品不愁,還有了一筆固定的額外收入,在去年7月順利脫貧。
掛職干部的到來給陜西注入了新鮮血液,他們在實踐鍛煉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影響著當地干部,新思想、新理念、新舉措逐漸激發出新動能。
馬洪潮掛任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長的期間,運用自己在企業的工作方法,著力推進榆能集團轉型發展。2019年,榆能集團營業收入17095億元,再創新高,列全國煤炭企業36位。
實力提升的同時,項目建設也在有序推進。在他的努力下,橫山煤電2×1000MW買現雙投,創六項國內第一;楊伙盤煤電項目獲得核準;煤焦油深加工多聯產項目基本建成,乙二醇項目全面展開施工。
“原來擔心過來無法適應這邊的生活,現在看來一點都沒有問題。”馬洪潮笑著說,老家與榆林其實差不了多少,飲食略有不同。
兩年下來,不光吃、住,語言交流問題也適應了,他還能聽懂很多陜北方言。時間長了,有時候馬洪潮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榆林人,榆林就是第二故鄉。
“到基層掛職,就希望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地方脫貧攻堅發一分光、出一份力,同時也想自己能在這個過程中有所提高。”掛任延安市委常委、副市長的鄧嗣陶說。
掛職期間,他大力推進延安電力外送通道建設,陜北至湖北輸電通道已經獲批開建,還多次協調推進陜北至湖北外送通道兩個配套電源(332萬千瓦)核準建設工作。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陜煤黃陵電廠和延長石油富縣電廠獲中省核準批復并開工建設,實現了延安電力跨省外送零的突破,為建設延安綜合能源基地邁出堅實一步。
練就成事本領
在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至關重要。
正因如此,安康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元世在掛職期間,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推進西康高鐵和安康新機場建設工作中。
首先理順體制機制。劉元世對高鐵辦工作機構的設立進行指導協調,原先的抽調兼職變成專職負責,并督促協調市發改、財政、規劃等部門加強工作銜接。人心穩定,責任明確,推進西康高鐵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
項目有什么問題,劉元世都要去現場研究解決問題,還多次到沿線實地查看建設用地管控情況。遇到難題的時候,他喜歡站在辦公桌上放的復興號模型前,一邊翻看資料一邊思考記錄。
除此之外,他帶著相關部門在外面跑,匯報項目進展,協調前期手續審批、資金籌措、項目開工等事宜。
經過全力協調推進,環評報告、可研報告、初步設計等都通過批復,這意味著西康高鐵的前期手續全面辦結,為項目早日開工奠定基礎。
“沒想到地方工作強度這么大,也沒想到對掛職干部如此重視,所以在這個位置,我們必須盡職盡責勇于擔當。”這是掛任漢中市委常委、副市長程腮仙的感受。
2019年教師節前,程腮仙去略陽縣調研教育教學工作,看望慰問一線教師。她為高臺小學、略陽天津高級中學、仙臺壩鎮中心小學分別送去了2萬元慰問金,還詳細了解各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師資力量配備等情況。
到漢中的兩年,她十分關注教育問題,多次到學校調研。她深感老師的不容易,大力推動中西部地區義務段特崗教師待遇、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等政策落實。
她還組織出臺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公辦學校教師績效工資管理改革、鄉村教師周轉房建設等辦法,著力解決公辦學校體制僵化、機制不活、待遇落實不到位等問題。
“我的命運就是被教育改變的,貧窮滋味我知道。”所以,程腮仙非常感動在當前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漢中能拿出這么多的財政支出用于教育,“到陜西的兩年來,我親眼見證了咱們干部的擔當。”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掛任銅川市委常委、副市長的楊曉彬認為,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2018年4月楊曉彬到銅川時,3個貧困區縣均未脫貧摘帽,2017年度扶貧工作成效考核排名靠后。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員分工讓他擔任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副組長,直接分管市扶貧局。
“工作責任和壓力可想而知,”楊曉彬說,“但我必須迎難而上、背水一戰。”兩年來,他遍訪17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部分非貧困村,盡可能掌握第一手資料。
通過全面摸清底數,楊曉彬重新整合了扶貧人力資源,對市區縣脫貧攻堅辦公室和基層“四支隊伍”工作力量進行充實,還調整優化工作機制和考核機制。
除此之外,他發揮自身優勢,牽頭組織總結宜君縣近三年來普惠金融全國性試點經驗,提煉形成普惠金融“宜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