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曲 趙宇南
摘要:本文基于自閉癥兒童的特征,對相關特殊教育學校進行交流空間的設計研究,希望能夠對此方面有所欠缺的特殊教育學校起到一些參考價值。讓學校的環境不再成為自閉癥兒童的負擔,相反,它能幫助自閉癥兒童們穩定情緒,提高交流興趣。可以在自閉癥兒童學習和治療的過程中起到良好的輔助效果。
關鍵詞:自閉癥;空間;設計
一、自閉癥概述
自閉癥是一種心理發育障礙的精神類疾病,它最早是由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精神病學家凱納提出來的,又稱孤獨癥、孤獨譜系障礙等等。患有自閉癥的兒童往往語言交往能力差,不愛同人交流,習慣于重復相同的、刻板的動作,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對他人所傳遞的訊息充耳不聞。
自閉癥兒童的世界與正常孩子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比如孩子們喜歡的顏色一般都是明亮的、七彩的,但這些漂亮的顏色在一部分自閉癥兒童看來卻極其刺眼,是讓他們難受、失控的“惡魔”。又比如說一些自閉癥兒童對家長、老師的呼喚沒有絲毫反應,卻被小貓的一聲“喵”瞬間吸引;對聲音刺耳、難聽的挪桌子聲、摩擦聲不起反感,卻對輕柔的水滴聲避如“兇獸”。
曾經,自閉癥一詞對于人們來說極其陌生,但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變得越來越清晰,直到現在幾乎人人都對自閉癥有了一定的認知。它不再神秘,但得來的真相卻如此殘忍。對于自閉癥兒童來說,他們所承受的恐懼、痛苦是常人永遠也感受不到的,這些“坎”只能自己一點一點的度過。
二、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自閉癥兒童患者數量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家庭受到自閉癥的折磨。由于自閉癥兒童的特殊性,他們很難與正常孩子一起接受教育。于是,大量的相關特殊教育學校便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
但問題也接踵而至。現在的相關特殊教育學校,除去一部分專業的,學校環境、空間都經過細細考量的學校外。一部分學校,是看中了其豐富的市場前景,并未過多考慮空間環境對自閉兒童的影響,比較隨意。一部分學校,是缺乏相關經驗,空間布局還以普通學校的形式體現,但其環境并不適合自閉兒童的治療與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目的是幫助自閉兒童治療和學習的場所,可能反而會對其造成負擔。
三、自閉癥兒童交流空間設計策略
(1)交流的“交”也可以是交通的“交”,空間有趣動線流暢,減小教學難度
空曠、復雜、黑暗,這些因素都及容易引起自閉癥兒童的心理不適,對該環境產生抵觸情緒。而部分特殊教育學校內的環境恰恰正是如此,動線不流暢、墻體是傳統的“大白塊兒”,下面是彩色的防撞條、功能區與功能區之間間隔不合理、空蕩、昏暗。這不僅對學校的空間產生了極大地浪費,更不適合也不適用自閉癥兒童。
在相關特殊教育學校室內空間的設計中,要注重空間動線的流暢、合理性,走廊里多設置些自閉癥兒童感興趣的小裝飾,保持通風、與光照條件。但要注意材質的安全性,燈光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炫光的產生,以免適得其反,對自閉癥兒童造成傷害。
(2)將自然引入空間,穩定自閉兒童情緒,提升其安全感
有些時候,對于自閉癥兒童而言,與人交流不如與自然與動物交流來的心安自得,研究表明,大部分自閉癥兒童在在處于自然生態的環境里時,更愛與人交流更活潑一些。在相關特殊教育學校的設計中,可以試著多加一些綠植、花草,設置小動物交流區,在自閉癥兒童學習、生活、玩耍的必經走廊里,或是特殊園地的位置,效果會更好。能有效減少自閉癥兒童對空間的抵觸心理,愉悅心情、增加交流欲望。
(3)視覺下暗示,加強自閉癥兒童行動力,提高教學效率
在人的感知覺系統中,視覺感知對我們的影響尤為嚴重,自閉癥兒童也是一樣,可以利用標簽以及富有動感的線條,去引導自閉癥兒童做一些特定的動作,也可以制作一些相應的流程圖,圖片要簡潔明了,意圖明顯,這樣能夠有效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行動力,幫助課堂上的學習步驟能夠快速、順利的進行。
一些特定的顏色也會給他們帶來強烈的感受,有些是好的,而另一些則會對自閉癥兒童產生刺激性,造成他們的情緒失控。在空間的設計中,盡量不要將純度過高的顏色大面積使用,尤其是黃色。研究表明大部分自閉癥兒童都不喜歡黃色,黃色會讓他們很不舒服,變得焦躁易怒。
光—是最豐富的色彩,太陽對于孩子來說就像是澆灌在小草身上的雨露,能賦予他們親切、成長與歡樂,這對應于自閉癥兒童來講也是一樣的,因此,良好的光照條件尤為重要。
四、結語
自閉癥這個詞匯一旦出現,所聯系到的不僅僅是個人,而往往是一個家庭。當這個詞匯出現在一個孩子身上時,它就會意味著,這個孩子將不能和正常孩子一起玩耍、學習,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將有許多東西,會以常人感官的十幾倍二十幾倍甚至更多的刺激向他襲來,讓他痛苦。與此同時一起痛苦的,還有他的父母。
許多家庭深受其害,而父母往往找不到合適的治療方法,不懂得如何教他們讀書、寫字、交往、生活,這種情況下家長一般會寄希望于相關的特殊教育學校,希望孩子能在那里得到相應的教育和治療。所以這種特殊教育學校就像是自閉癥兒童的另一個家,既然是家,那其中的環境自然就是很重要的,只有環境好了,適合自閉癥兒童的生活習慣,自閉癥兒童才會愛去、開心,這樣學習和治療也會更積極,更有效。希望本文能夠在相關特殊教育學校的設計中,起到一些參考價值,為萬千個受到自閉癥傷害的家庭貢獻一點點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淑榮.自閉癥兒童語言與社會交往能力訓練[M].發行.2015.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主編于文.副主編王桂香.張瑤.自閉癥兒童教育實踐與案例[M].出版.2013.經濟科學出版社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沈陽師范大學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基于自閉兒童特征的特殊教育學校交流空間設計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W(B)2019104,指導老師:趙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