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夢馨
摘要:介詞辨析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本論文從介詞本體研究入手,對第二語言學習者會出現誤用和混淆情況進行分析,集中探討介詞辨析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問題。力求學習者能夠貫通使用。
關鍵詞:詞義辨析;含義;語法功能;實用辨析
前言
漢語教學發展至今,介詞的辨析即使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實用中,詞匯運用豐富且繁雜,給漢語學習造成極大的阻礙。對于第一語言為漢語的人而言,可以在日常生活理解不同用詞蘊含的異同含義,所以學習時降低了理解難度和傳播老師的教學難度。但是對于第一語言不為漢語的同學來說顯然缺少了這種日常交際去體會介詞運用時對句子產生含義的影響,極容易產生錯誤,在分析已經產生的錯誤時也非常容易走入誤區。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夠具備敏銳的錯誤分析是一個非常需要重視的重點,通過分析漢語學習者在使用漢語時出現病句中的易錯和難點分析來看,就需要老師具備非常完善的介詞辨析方法和對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實例來進行解釋。
一、介詞含義和語法功能
(一)介詞的含義
作為現代漢語中一個比較重要的詞類,介詞是一種用來表示詞與詞、詞與句之間的關系的虛詞,在句中不能單獨作句子成分。介詞后面一般有名詞代詞或相當于名詞的其他詞類,短語或從句作它的賓語。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介詞詞組,在句中作狀語,表語,補語或介詞賓語。了解介詞及介詞短語的性質及意義可以從句子中動詞,連詞等的聯系來分析。自中國第一部系統的語法書《馬氏文通》中就將虛詞定于為“凡虛詞用以連實字相關之義者,約介字。”則其定義就有兩個方面,首先是這個詞為虛詞,虛詞之意定義為“無解而維以助實字之情態者,約虛字”。所以這個詞是沒有確切意思,為了幫助實詞表現其情態。其次需要和實詞相連,組合而成的含義則為介字,與現代漢語常用的介詞短語為一類。
(二)介詞的語法功能
現代漢語的介詞,有些是沿用古漢語的介詞,如“以、于、自”等,有些是從古漢語動詞演變而來,如“把、被”等,還有一些主要用作介詞,但還保留動詞的用法,兼屬介詞和動詞,如“在、朝、向、往、順、隨著、對、為、跟”等。
介詞是虛詞,往往不能單說,也不能單獨充當主語、謂語等成分。大部分介詞不能單獨回答問題。
介詞不能重疊,也不能帶動態助詞“了、著、過”等。有些介詞可以有幾種形式,如“為、為著、為了、沿、沿著、朝、朝著、向、向著、隨、隨著、除、除了”等。這些介詞中的“了、著”不表示任何語法意義,用不用“了、著”其意義用法基本相同,所以這里的“了、著”不是動態助詞,而是介詞本身固有的構成成分。
介詞的后面必須跟一個名詞性的成分,構成介賓短語。充當賓語的主要是名詞(短語)和代詞,形容詞(短語)、動詞(短語)和主謂短語有時也可以。
介詞短語的語法功能:
a:作狀語:這是介詞短語的主要語法功能。
作定語:介詞短語與中心語之間一定要用“的”。
作補語:能充任補語的只有“于、自、向、到、在、給、住”等少數幾個。
作賓語:常用作賓語的是“為了……”“在……”,而且多見于“是”字句。
二、 對外漢語教學中具體介詞辨析方法
漢語語句中有非常繁多復雜的介詞,在語句中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但必須依附于“龍的身體”才能綻放光彩。所以介詞也必須與實詞或是短語一同構建“介詞短語”才能發揮作用。在對介詞意思進行分析時可以將其根據本身不同的含義分成不同小點,每一個小點都有其不同的意義和特殊用法。雖然在句中介詞的位置都是比較固定的,但是每每留學生在不同句意下選擇不同介詞卻非常容易犯錯。這是因為介詞中有許多看似形似卻又不盡相同的詞。
a“在、自、由”,它們既可以表示空間又可以表示時間。在房子里-在六十年代;自上而下-自從三天前;由里到外-由五年起。從這些簡單的構成短語中就可以看出其字形雖為相同,表示意義卻天差地別。許多句子在使用時就非常容易在介詞這里出現錯誤。現在就將從下列實例語法來進行分析后再辨析介詞。
(一):[從]:
1、 表示起點:
①表示空間的起點,后面一般要跟表處所或方位的詞語;從上海來
②表示時間的起點,后面要跟表示時間的詞語:從明天起
③表示事物涉及的范圍或發展變化的起點:從歷史、哲學問題,到流行音樂
2、 表示通過的處所或路線:陽光從樹縫中射進來。
3、 表示來源:從生活中找語言,語言就有了根。
4、 表示依據:表示依據時“從”的賓語多為表示抽象意義的詞語,謂語動詞通常是表示“認知”意義的動詞,如“看、認識、體會、知道、明白、懂得、感到、感覺”等。
5、 由介詞“從”組成的常用格式:
[從?到?] 既可表示時間、處所從起點到終點,也可表示人物、數量等的范圍。可以作主語、謂語、定語、狀語和賓語(一般是“是”字句的賓語)。
[從??起] 有“從??開始”的意思,多表示時間,常用在句首,作狀語。有時,“從??起”中間可以是一個動賓短語或主謂短語,謂語動詞常是“說、找、學、算”等,放在“起”的前邊,表示開始的時間或動作的起點。
[從?以來] 表示過去某一時間開始,一直延續到說話時的一段時間。“從??以來”中間可以是時間詞語、動詞短語或主謂短語。“從”有時可省略。
[從?以后] “從”有時可省略不用。
[從?來說(說來)] 意思是“從??方面談問題”,也可以說“從??來看”。
(二):[在]:
1、 “在”是動詞,也是介詞。作為動詞的“在”的意思是“存在”,在句中作謂語,其賓語是表示處所的詞語。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下,“在”也可以不帶賓語。“在”作為介詞,與后面的賓語組成介詞短語,表示處所,可用在動詞前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處所或范圍等。下面是作為介詞的“在”的用法。
2、 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時,“在”前可用“就、正、恰好、正好、恰巧、大概、大約”等副詞,介詞短語“在??”作狀語時,可以用在句中謂語動詞前,也可以放在句首。由“在”構成的表示時間的短語常見的有“在?時候”“在?時期”“在?年代”“在?同時”“在?前(以前、之前)”“在?后(以后、之后)”等。
3、 表示處所時,由介詞“在”組成的介詞短語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發生的處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動作者也在該處所,另一種是動作者不在該處所(她正在一塊紅布上繡花)。
參考文獻
[1] 張博.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中介語易混淆詞及其研究方法[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06):37-45.
[2 ]侯玲玲.韓國學生漢語學習中常見語序錯誤簡析[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8(03):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