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雅樂
摘要:本文針對當前英語教學中忽視英語朗讀的現象,分析了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闡述了英語朗讀對教學所產生的影響以及重要性,提出要重視英語朗讀。并對如何解決朗讀中出現的問題闡明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關鍵詞:忽視;英語朗讀;朗讀習慣
一、問題的提出
《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規定:“按照語言學習規律,學生必須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和經過一定量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而在所有的語言實踐中,朗讀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然而縱觀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忽視英語朗讀的現象卻很普遍。走進學校,我們可以聽到朗朗的讀語文的聲音,而很難聽到朗朗的讀英語的聲音。英語朗讀越來越不被老師和學生所重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應試教育的結果。在英語教學中,師生的英語教學活動是圍繞考試體系和評價體系來開展的。目前評價體系注重關鍵性的考試,如期末考試、統考、中考、高考等。現行的英語考試中只有筆試,沒有口試。所以老師和學生都把精力和重點放在聽力、語法、理解和寫作方面,從而忽視了口語的訓練,忽視了朗讀的訓練。
2、 減負帶來的影響。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增加學生的休息的時間,很多學校取消或縮短了晨讀課,而晨讀課是學生朗讀英語的最佳時間。在其他時間學生又有繁重的課業,根本抽不出時間來朗讀英語。這樣學生朗讀英語的時間得不到保證,也得不到重視。
3、現代的教育手段沖淡了朗讀訓練。先進的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理念,現代科技多媒體在課堂上的運用,使得我們的英語課堂越來越有趣,學生喜歡,效果又好。而朗讀作為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比較單調和乏味,激不起學生的興趣,并且在短時間內看不出明顯的效果,這樣學生就不會主動地去朗讀英語。而我們的英語老師只要學生課文掌握了,知識掌握并會運用了,學生要不要去朗讀英語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也就不那么去要求學生每天朗讀英語了。
有著以上的幾種原因,英語朗讀就被忽視了,我們應該重視這個問題。英語朗讀作為傳統的教學手段,有著其他教學方法所不能代替的優點和作用。英語需要朗讀,在英語教學中需要發揮它獨特的作用。
二、英語朗讀的理論依據
英語朗讀就是運用重音、節奏、語調等語音手段把語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也就是清晰響亮地把詞匯、句子、文章等語言文字材料念出來。語言的形成和語感的培養是形成語言習慣的必由之路,而語感的形成是建立在大量訓練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訓練,不僅可以練習發音、語調和拼寫,而且通過眼、口、耳和大腦促進大腦積極思維,建立起視覺、聽覺等方面的語言感的密切聯系,逐漸形成熟練的語言技巧,全面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朗讀時各種人體機制在大腦協調下分工合作完成這一項工作,起到了一種強化記憶的作用。聲情并茂、規范標準的朗讀,給人以美的藝術的享受。養成朗讀英語的習慣是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很好的方法之一。
三、加強朗讀訓練,促進英語教學
英語朗讀對教學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英語朗讀能夠體現出英語教學的真諦,大量準確的朗讀能夠促進聽力和口語的進一步完善;有益的朗讀更能夠充分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1、通過朗讀訓練能形成純正的語音語調。
純正的語音語調包括很多方面,從單詞到句子到整篇文章,要求音準,重讀、弱讀、升降調準確,還要求掌握速讀、節奏和爆破、句子的停頓、換氣等技巧,這要求學習者大聲地朗讀出來,才能掌握。并且要經過大量的訓練。教師要重視朗讀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要求學生語音、語調清楚正確,快慢和停頓符合要求,通過這樣的朗讀訓練,學習者一開始就能發出純正的英語。
2、通過朗讀訓練增強記憶
在具體語言環境中識記英語知識和培養語音技能,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們缺乏真實的外部英語語言環境,我們只能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創造條件,英語朗讀訓練就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學習手段。反復朗讀一段文章,眼、口大腦協調運動必然會加深記憶,實現從量到質的飛躍。令一切學習者最頭疼就是容易遺忘,而通過朗讀訓練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達到長期記憶的功效。
四、養成良好的英語朗讀習慣
既然英語朗讀對英語教學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那我們就要重視英語朗讀,給英語朗讀一片天空,在英語教學中貫徹朗讀教學,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1、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樂在其中。要讓學生體驗到朗讀所帶來的樂趣,朗讀所帶來的信心和成功感。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中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鼓勵和激勵方式。初一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入門教學。學生剛接觸英語,對英語的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學習興趣濃厚。教師如果能抓住這個時機,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學生大聲朗讀,積極背誦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習慣用語。老師可以將英語朗讀較準確較大膽的同學樹為“小老師”,讓其領讀;為英語朗讀做得好的同學發獎狀、戴紅花,給英語朗讀有進步的同學插紅旗等等,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而隨著年級的升高和知識的積累增加,在增加朗讀量和朗讀難度的同時,可以采用英語演講比賽、排演話劇的形式來增強英語朗讀的興趣等等;這樣久而久之,必定會由英語朗讀帶動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必定會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成績,形成良性循環,有利于英語教學。
2、培養學生的朗讀技能。從一開始就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朗讀技能。學生朗讀時要求語音語調正確,把握重讀、弱讀、升降調,掌握節奏、爆破、語速、停頓等。從而進一步要求意群與停頓、朗讀視距、換氣、有表情的朗讀等。并嘗試英語各種文體的朗讀。教師要用錄音或老師自己進行課文的示范朗讀,為學生的朗讀樹立榜樣。注重教師領讀,教師領讀是朗讀訓練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形式,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的關鍵,它需要教師具有較好的基本功。教師在領讀時要注意語音、語調正確、富有感情,朗讀的速度要符合學生的水平。教師在領讀時要注意哪些句子學生讀得不順口,哪些單詞會讀錯,能否跟上教師的領讀速度等,發現問題可以停下來重點講解和講述。另外學生可以跟錄音機讀,跟原版的磁帶讀等方式培養朗讀技能。
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母語時,都需要每天的朗讀和背誦,那學習一門外語時更需要大量的朗讀訓練。英語學習離不開朗讀,朗讀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英語能力。教師和學生都要重視英語朗讀,給英語朗讀一片天空,讓每一個學生體會到朗讀所帶來的快樂,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章兼中. 外語教育學[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李庭薌. 英語教學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