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波
摘要:在推動新課程改革以及踐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備受關注,為了揭示這一學科教育的核心要求,許多老師開始積極的將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融入學科教學環節,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調整教學思路和方向,保障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的綜合提升。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為分析對象,了解這一學科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以及具體元素,以期為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充分體現語文教學的指導作用和優勢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心理健康
引言
語文是初中教育教學階段之中的核心學科,這一學科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包含不同的教學元素,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三觀,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展,初中語文老師需要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基礎,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保障學生堅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1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個人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為依據,通過思想和情感上的有效引導保障個人能夠以一個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完成社會實踐,冷靜處理生活中的各類問題,完善個人的人格。在市場經濟改革的過程之中,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幫助個人有效的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學會提高個人的社會判斷能力,提高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
2初中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結合相關實踐調查不難發現,有一部分初中語文老師開始站在宏觀的角度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環節,但是實質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不容樂觀。首先,老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及落后,過于關注基礎心理理論的分析及研究,要求學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忽略了對學生情緒上的引導以及感染,學生還沒有樹立健康的心理狀態,同時出現了許多的不良行為。其次,語文教學的具體方向差異較大,老師還沒有掌握恰當可行的滲透方法及技巧,忽略了語文教材的應用以及分析,無法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及應用,實質的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不容樂觀,過于關注學生應試成績的培養及提升,并以此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這種單一且機械的教育教學模式以及評價模式嚴重制約了語文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落實,導致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受到了極大的束縛及影響。
3初中語文教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為了避免上文中出現的不足,初中語文老師需要重新調整教學思路,抓住這一階段語文教學的核心要求,掌握恰當可行的滲透方法,充分體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作用,保證學生能夠主動接受優秀思想外的熏陶,在掌握語文學習技巧的同時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堅持正確的行為方向。
3.1豐富語文教學內容
在課堂教學實踐之前,老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精心篩選教學內容,將更多豐富多元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融入學科教學環節。在推動新課程改革之后語文課本之中包含有大量的名家大作,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資源。老師可以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條件,重新調整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的方向及方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革以及自己獨特的魅力,通過教學文本的分析以及解讀來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和溝通,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以及學習行為。
3.2注重榜樣的樹立
初中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往往以老師作為個人行為和思維的重要依據和評判標準,因此為了避免學生出現方向上的失誤,老師需要注重榜樣的樹立,堅持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溝通,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要求,圍繞學生來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引導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保證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三觀,從而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3.3加強師生互動和溝通
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直接以老師為主,老師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決定所謂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向,實質的心理健康教育所占有的比重偏低,難以真正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學生自主參與的機會不足。為了避免這一缺陷,老師需要注重師生角色的互換,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加強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共鳴,保證學生能夠掌握適合自己的心理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主動利用所學習的語文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相關問題,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學會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其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對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意義重大,能夠保障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主動接受優秀思想方面的熏陶以及教育,提高個人的綜合學習能力和水平。
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非常關鍵,老師需要注重兩者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圍繞學生開展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及影響,充分體現心理健康教育與語文教學相互促進的關系,保證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既掌握語文學科的學習與技巧,又能夠實現個人綜合素養的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勝銀. 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 課外語文, 000(10):191.
[2]周元恩. 初中語文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J]. 語文教學與研究, 000(0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