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之
摘要:受年齡因素的影響,幼兒在認識新鮮事物時主要借助直觀理解,開展游戲化課程教學活動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可以幫助他們積累更多的知識。為此,本文淺要闡述了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特點,分析了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并分別從實現教學課程的游戲化、實現生活活動的游戲化以及實現區域活動的游戲化等方面,提出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課程資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幼兒教育應當把游戲當作基本活動,顯示出游戲活動在幼兒園教育當中的重要性。游戲是幼兒在平時生活和游戲活動中的主要活動,也是幼兒教學的主要形式,幼兒園游戲化教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為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特點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當中,相信有不少教師很難把握“玩”和“教”之間的平衡。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為了豐富幼兒的知識儲備,在教學期間傳授大量的知識,僅僅在教學中穿插少量的游戲,無法發揮出游戲教學的實際價值。對于幼兒園的教學來說,游戲是基礎的活動,也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重點,為此,游戲化課程的設計要求以幼兒的發展需求為核心,打造特色的幼兒教學活動。
總的來看,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實現課程的游戲性,在課程教學期間應當合理應用游戲元素,令幼兒在游戲的過程當中收獲知識。(2)還需要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3)需要賦予游戲化課程一定的開放性,需要注重對游戲化課程資源的利用,把教學與游戲緊密結合在一起,這就意味著在設計幼兒園游戲化課程時,需要從不同的角度,比方說教學的理念、模式與內容等展開深入的思考,充分發揮出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價值。
二、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
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貪玩好動是他們的主要特點,因此,在開展幼兒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巧妙地將教學的方法與幼兒的性格結合在一起。眾所周知,在幼兒階段的教學環節中,最主要的是要培養幼兒的興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期間,教師應優先選用那些趣味性更高的教學手段。游戲教學法就是一種十分理想的教學方法,幼兒普遍樂于參與游戲活動,如果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巧妙地融入到游戲活動中,勢必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還有益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對于幼兒的日常學習來說,一開始應當是教師鼓勵幼兒展開各項知識的學習,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應轉變為幼兒的主動學習,以此來優化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一般來說,幼兒的主體意識不高,大部分幼兒都不明白上幼兒園的意義,認為上幼兒園就是為了與其他的小伙伴一起玩,要想提升幼兒園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樂趣,在游戲活動中積累更多的知識,注重對游戲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1]。
三、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實現教學課程的游戲化
幼兒教師應在考慮幼兒心理和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設計教學活動,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圍繞著具體的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令幼兒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比方說在游戲課程上,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參與蘋果恰恰恰的游戲,讓幼兒借助拍手與水果玩游戲,令幼兒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游戲的節奏。此外,幼兒教師還應當想辦法增添游戲活動的情趣,在教學課程中刺激幼兒的多種感官體驗,比方說體育游戲走走爬爬抱抱、美工游戲吹一吹、點一點或者是音樂游戲碰一碰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調動幼兒的感官體驗,而且可以鎖住幼兒的目光,提升課程教學的參與度。游戲化是幼兒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幼兒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出游戲的價值,令教學的內容得以延伸,比方說教師在帶領幼兒學習完十以內的相鄰數這部分知識以后,可以組織幼兒玩數寶箱的小游戲,幫助幼兒應用所學的內容,真正實現寓教于樂[2]。
(二)實現生活活動的游戲化
在開發并利用游戲化課程資源的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充分發揮出游戲活動的優勢與特點。在具體的課程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在增強幼兒游戲體驗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良好生活習慣。比方說在培養他們勤洗手的衛生習慣時,教師時常會發現雖然幼兒積極地洗手,但是每次洗手都不夠認真仔細,馬馬虎虎,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參與洗手快樂的游戲活動,游戲中的兒歌:小朋友愛洗手,洗前請卷衣袖口,打開龍頭濕濕手,擦擦香皂搓搓手,手心手背都要搓洗完用水沖沖手。教師可以教會幼兒學會這個兒歌,然后在唱兒歌的同時洗手,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可以有效地令幼兒學會如何正確洗手,而且還可以幫助幼兒養成勤于洗手的良好習慣。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大部分生活活動都含有游戲元素的作用空間,教師應善于觀察和發現,從細節方面入手,實現對生活資源的有效利用。
(三)實現區域活動的游戲化
對于幼兒來說,區域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同時它還是游戲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的領域,幼兒教師在設計區域游戲活動時,需要以區域活動的特點與目標為基礎,根據區域活動的具體內容,穿插不同種類的游戲要素。比方說,教師可以在美工區設計我是小巧手的游戲,為幼兒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幼兒在游戲的環節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向其他的小朋友展示自身的作品。在實際的游戲環節中,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應用學過的美工內容,營造充滿童趣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幼兒積極地參與區域活動,保證區域活動開展的效果和質量[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深化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幼兒教師注意到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性。在具體的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充分參考上述內容,優化課程設計,真正實現寓教于樂,令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收獲更多的知識,推動幼兒的良好成長。
參考文獻
[1]孫思雨.試論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成才之路,2018(25):69.
[2]劉流.淺析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02):14-15.
[3]范曉麗.淺析幼兒園游戲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亞太教育,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