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艷
摘要:內部原因是事物發展和變化的根本原因,外部原因則通過內部原因起作用。我們要建設廉潔政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要重視共產黨員的主體作用,提高共產黨員的修養,這既抓住了問題的主要矛盾,又找到了問題的突破口。打鐵還需自身硬,提高共產黨人的修養,需要通過自修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自警提高紀律修養,尋根提高聯系群眾的作風修養。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紀律修養;聯系群眾作風修養
一、自修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1]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成立、壯大和發展的,正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但威脅黨長期執政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們黨是人民的黨,我們黨要堅守初心和使命,就需要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補足精神“鈣”,凈化思想,破除‘四風,做干實事的廉潔黨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2]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與黨齡和地位的提高沒有必然的聯系,提高理論修養,廣大黨員需要結合實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養成學習的習慣,不斷向馬恩經典取經,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理論體系引領方向,具體要做到:
1、立足實際,學會仰望
共產黨人要在仰望中學習馬克思主義。我們既要承認,并非每個人都會成為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要看清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在學習、工作、品德修養等方面的不足,同時又不能妄自菲薄,要相信“人皆可以為堯舜”。在清楚認識自己的基礎上,學會仰望,這是一種共產黨人應有治學態度。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說:“我們普通的同志,今天誠然遠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創始人那樣高的天才……那末,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在工作和斗爭中培養馬克思和列寧那樣的作風,不斷提高自己的革命品質,成為馬克思、列寧式的政治家,這是完全可能的。”[3]今天我們黨員同志,要下定決心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貫徹群眾路線,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自覺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兩個百年”目標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且要作為自己一生的理想和價值追求。
2、讀原著,原原本本的讀,認真讀
2018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是我們觀察一切現象、處理一切問題的武器,特別是觀察一切社會現象、處理一切社會問題的武器。如果我們不能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器,我們就會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迷失自己,就會拜倒在燈紅酒綠下,就會為短期利益折服,就會忘記自己是黨和人民的兒子。一個人不管事業有多大的成就,馬克思主義修養不夠,終究難過大是大非的坎,終究會在權力中迷失自己,走向人民的反面,蘇榮、周本順、白恩培、呂錫文等如是也。
3、學以致用,提高境界
學者王國維提出了三個追求學問的境界。習近平同樣也提倡這三種境界。在實際學習中,我們應該有“望盡天涯路”般的崇高追求,學會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享受“獨上高樓”的孤獨,靜下心來認真仔細讀書;二是要勤奮刻苦學習,愿意付出,不屈不撓,在真正的努力中下苦功細功真功,做到“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三是堅持獨立思考,學以致用,在學習和實踐中“眾里尋他千百度”,最后在“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領悟真理。總之,學與用,理論和實踐是辯證統一的,只有學,沒有用,無益矣,只有理論沒有實踐亦無益也,處理好二者的矛盾運動,才能在做中學和學中做的過程中,提高境界。
4、終身學習,修行永遠在路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圣人一生的修行。2014年2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說:“承擔我這樣的工作,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有一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我來說,問題在于我個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當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現在,我經常能做到的是讀書,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其實不然,四十年前,下鄉梁家河,他就帶著一箱沉甸甸的書籍。廣大黨員提高理論修養,學習是第一步,也是最堅實的一步。
一個人能站多高,取決于理論修養。馬克思主義給廣大黨員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領,透過現象看本質,正確對待個人得失問題,正確處理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矛盾,正確權衡權與責,民主與集中。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顯著的標志,提高共產黨人的修養,馬克思主義是理論修養是基礎的一步和關鍵的一步。共產黨人要做終身的學習者,要學習馬恩列寧經典著作、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水平。
二、自警提高紀律修養
新時代增強黨員廉潔從政意識,筑牢拒腐防變防線,紀律教育是重要抓手。我們黨員要自覺提高紀律意識,進行廉政學習,自覺參加紀律教育活動,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紀律修養。習近平指出:“制定紀律就是要執行的。“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黨的規矩,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必須遵照執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級黨組織要敢抓敢管,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4]廣大黨員提高自己的紀律修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做新時代的黨員,做人民的先鋒隊,首先要將黨章規定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黨章入腦入心化行。二是學習黨的政治紀律。習近平指出:“黨的紀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重要基礎。政治紀律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必須尊重的規定,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的根本保證。”[5]廣大黨員立身正不逾矩,就要學習政治紀律,遵守政治紀律,做兩袖清風,務實廉潔的人民的好干部。三是強化程序觀念。學習紀律,遵守紀律,就要按規律辦事,按規律辦事特別注重黨員的程序思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部分原因就是程序觀念的淡泊。一方面紀律的執行需要程序思維,另一方面程序思維有利于紀律的執行。在中紀委和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反腐紀錄片《永遠在路上》中,周本順說到:“我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落到這個結局,從小我吃過很多苦,所以從貧寒家庭走出來的,從小就憎恨貪官,但最后自己成了貪官,我感覺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像周本順這樣的貪官不在少數,除了他們理論修養水平不夠外,無視黨章,無視政治紀律,缺乏程序思維也是重要的原因。黨員的全面發展既需要補充精神食糧,又需要硬性的制度規范。
“胠于沙而思水,則無逮矣;掛于患而欲謹,則無益矣”。周永康、季建業、李春城、周本順等紛紛落馬后方才懺悔,但他們已失信于黨和人民,這都教育警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黨員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紀律修養,做到由心對黨忠誠,光明磊落,公道正派,自警不留馬失前蹄的悲劇,充分發揮紀律修養對個人價值實現的規范與保障作用。
三、尋根聯系群眾的作風修養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長期以來堅持的優良傳統,是我們取得政治勝利的根本保障。新時期,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建設廉潔政府,我們廣大黨員要時刻銘記廣大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之基、奮斗之源、成功之本,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聯系群眾的作風修養,做知根思源的好黨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近幾年來,一些貪官落馬,貪污受賄觸目驚心,其根本原因就是忘記了自己是人民的兒子,忘記了自己的根。廣大黨員要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出淤泥而不染,提高自身聯系群眾的作風修養是根本所在。為此首先要明白人民是公共權力的所有者。在現實的政治體制中,權力所有者與權力相分離才給權力的異化提供了可能。我們共產黨員要時刻牢記我們手中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是權力的行使者,而非權力的所有者。在實際政治生活中,一些黨員脫離群眾,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原因之一就是顛倒了權力行使者和權力所有者的關系。二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向群眾學習;要對群眾傾注真情,放下身段,貼近群眾生活,融入群眾之中;要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實為民謀發展;要把民生問題放在心上,要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廣大黨員要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想人民所想,為人民謀實事,做人民群眾的父母官,而不是高高在上,做“兩面人”的官老爺。三是增強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2017年,《人民的名義》刷屏朋友圈。藝術源于生活,《人民的名義》之所以是一部口碑劇和良心劇,原因在于它既反映了反腐倡廉的時代課題,又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呼聲與愿望。在劇中有這樣一幕讓人回味無窮,祁同偉在老師高育良面前這樣評價陳巖石,“陳老太愛得罪人,老人家愛唱高調,一天到晚,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其實我們所有人都非常清楚,我們就是從娘胎里來,再到墳墓里去。”鏡頭一轉,達康書記在工人面前這樣說道:“我們的老檢查長陳巖石同志,用自己的行動來踐行了我們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優良傳統,給我們樹立了光榮的榜樣。”在實際中,我們要做趨炎附勢的祁同偉,還是要做心系人民的陳巖石、李達康,關鍵在于我們心中是否真的有人民,明白自己是人民的兒子。只有所做所為心系人民,工作才能干實事,人生的火車頭才不會脫離正規。我們廣大黨員一方面要增強公仆意識,改進工作作風,另一方面要在聯系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增強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從下鄉梁家河到今天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席,習近平始終以人民為中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體現著共產黨人的初心與恒心。
黨員的修養是全面的,除理論修養、紀律修養和聯系群眾作風修養外,還包括具體包括革命戰略和戰術修養,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修養,工作作風修養,聯系群眾的修養以及科學知識修養等。新時代,新征程,新要求,我們要時刻牢記強國必先強黨,強黨引領強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共產黨人修養的培育永遠在路上,只有把黨建設好,中國人民的幸福才會有保障,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才會扎穩腳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才會變為現實。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341-342.
[3]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5-16.
[4]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41.
[5]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