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摘要:《憲法》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是從建黨之日起就是如此的,而是中國歷史發展和人民的共同選擇,是在漫長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集中一切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堅持;黨的領導;建立;歷史意義
一、黨的領導地位是由歷史的必然性和人民的選擇性共同作用的結果
自鴉片戰爭起至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熱之中,不僅要面對來自外國侵略勢力的欺壓和屈辱,還要接受封建清廷的殘酷剝削。中國變成了外國商品的傾銷地,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紛紛破產,大量人口淪為雇工,民眾生活苦不堪言。值此情況之下,無數心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有識之士開始探索中國的出路問題,進行了戊戌變法、洋務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種種嘗試,辛亥革命雖然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思想上的解放,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卻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因為階級和思想上的局限性,最后也以失敗而告終。中華民族在前途迷茫中苦苦掙扎,在亡國滅種的威脅前艱難度日。十月革命后,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和蘇維埃政權的建立,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給中國知識分子提供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就是這樣,一個具有理想、具有思想和綱領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自成立之日起,中國的革命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國共產黨在抵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道路上引導著中國人民不斷的前進,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成就。中國共產黨始終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著力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共產黨是人民的黨,國家是人民的國家,人民擁有這個國家最高的權力,我們的黨堅強的領導著人民,人民也毫不動搖的緊緊跟隨者我們的黨,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解放戰爭時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在軍事上擁有美國的指導和援助,擁有坦克、炮群、摩托化集群、汽車運輸隊、空中支援等,現代化戰爭所具備的條件他們幾乎都有。經濟上,全國大多數的城市都掌握在國民黨手中,不僅壟斷著金融和對外貿易,更是將觸手延伸到工商業的各個部門,外部還有美國的大量資金援助。而我黨的軍隊只有繳獲的步槍、少量的大炮,坦克和飛機更是不用想,經濟上我們連自給自足都難以做到。在武器裝備如此落后、經濟基礎如此薄弱的情況下,我們仍然打敗了國民黨的近430萬的軍隊,解放了全中國,推翻了以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為基礎的蔣家王朝在大陸長達22年的獨裁統治。我們為什么能在力量差距如此懸殊的情況下,用短短三年的時間就推翻了他們,因為中國共產黨擁有強大的群眾基礎作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心里清楚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心系廣大勞動群眾、深諳百姓疾苦,只有共產黨才是真心實意為受苦受難的中國人民戰斗的。人民愿意跟隨我們的黨,就是因為我們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和嚴明的紀律、強硬的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一往無前、始終如一的精神氣概。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就鮮明的指出:“沒有中國共產黨,哪有社會主義中國?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哪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黨的領導地位是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建立起來的
20世紀初的中國正處于令人煎熬和困惑的時期,列強入侵、軍閥混戰、政治黑暗、民生凋敝,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迷惘中的中國帶來了希望和光明。北伐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下,國共兩黨首次合作形成統一戰線,并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推翻封建軍閥統治”的口號,為北伐戰爭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共產黨人在消滅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北洋軍閥的過程中不怕犧牲、沖鋒在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為了反抗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在全國范圍內領導武裝起義不下200次,建立革命根據地,成立土地委員會,積極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等革命運動,滿足了廣大農民對土地的要求,極大的改善了貧苦農民的生活,使農民在政治和經濟上翻了身,成為了革命最堅定的力量,對外粉碎了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的多次“圍剿”,增強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力。抗日戰爭時期,共產黨首先提出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主張,作為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宣傳推動者、動員者和抗擊者,中國共產黨人不計前嫌,積極倡導、促成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國民黨實行第二次合作,開辟了范圍巨大的敵后戰場,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據地。黨領導的人民武裝逐步發展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極大地牽制住敵人的有生力量、破壞敵后方的穩定,全國各地都活躍著共產黨人領導和組織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身影,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犧牲近40余萬人,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族獨立所做出的貢獻永遠無法被磨滅。解放戰爭時期,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團結、民主”的方針,一直在積極尋求和平建設我們這個國家的道路,但是代表剝削階級的蔣介石政府全然不顧舉國上下對和平的渴望,悍然發動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所建立的根據地的進攻,撕破了民主的虛偽面紗。中國共產黨不得已只能起來抗爭,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我黨最終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實現了人民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目標,必須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人敢不敢拋頭顱灑熱血,新中國的成立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人有沒有能力帶領中國人民抓生產、搞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人能不能讓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新時代中國如今的國際地位證明了。從現在到將來,中國共產黨人將不斷前進,持續奮斗,努力提高執政本領,帶領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三、黨的領導地位在巨大的社會變革中更加穩固
1991年,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舉世震驚,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夜之間分崩離析,分解為15個獨立主權國家。曾經輝煌一時的社會主義蘇聯最終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它對社會主義陣營的打擊是巨大的,很多人都曾深刻的思考過其中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斯大林之后的歷任繼承者們不僅全面否定了斯大林模式,在劇烈的社會變革中,社會的各個條件都不足以支撐他們的改革,急功近利的做法無異于飲鴆止渴。加上他們極端的否定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逐漸放棄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中始終確立和維護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核心原則,導致全黨思想渙散,失去了完備的組織能力。戈爾巴喬夫盲目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多黨制,共產黨的執政、領導地位不斷地被削弱,成為壓倒了蘇聯的最后一根稻草。1961年加入共產黨的老黨員葉利欽更是在1990年退黨宣布共產黨是蘇維埃俄國的非法組織,限制其一切活動。蘇聯共產黨作為一個建黨93年,執政74年之久的政黨,在黨員數量上有1500萬之巨,也有很多黨員在蘇聯面臨重重困境之時,想要改變蘇聯目前的狀況,可是由于渙散的黨組織,他們面對的只有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最終不了了之。由此可見,正是由于思想的渙散,共產主義信仰的缺失,最終讓蘇共黨員對整個共產黨、整個國家失去了信心,向反對派作了妥協。在國際狀況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我們也碰到了不少的問題,但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緊緊依靠在黨中央周圍,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穩住了陣腳,繼續深化了改革,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犯了一些錯,可是我們從來沒想過掩藏,而是以刀刃向內和刮骨療毒的勇氣,直面這些問題,修正了這些問題,一次次的靠自己解決了自身問題。
一個國家唯有團結在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周圍,才能無所畏懼,才有勇氣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揚帆遠航,才能真正的走向繁榮富強,才能底氣十足的在國際社會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事實告訴我們“船有千帆,掌舵一人”,要毫不動搖的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保證全黨團結一致、方向一致、行動一致,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才能在危急時刻爆發出驚人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堅強地面對一切風險與挑戰,才能在面對嚴峻的挑戰時保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樂觀態度。
四、黨的領導地位離不開黨的建設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是中國共產黨對未來要建設成為一個什么樣的黨、堅持什么樣的思想所做出的明確定位。勇于自我革命,敢于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凈化的優良政治品格,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鮮明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必須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革命”,“我們黨必須勇于自我革命,把黨建設的更加堅強有力”。這說明在黨的建設方面,我黨始終保持著自我革命性來確保黨始終具有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保證黨在巨大的社會變革中不斷的適應新情況、應對新問題、提出新思路,逐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強調,不僅是理論上的創新,更是對中國共產黨傳統的繼承和發展。黨的建設要突出政治建設,政治建設與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一以貫之、相伴相生。建國初期,黨中央多次強調反對分散主義加強黨的團結統一;改革開放初期,黨的政治建設更加突出維護黨中央權威,又提出民主集中制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也是及其重要的組織紀律和政治紀律。2019年1月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舉措,是黨中央對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作出的重大部署,對于確保我們的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實踐證明,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我黨永葆性質宗旨本色,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斷賦予黨的建設新的內涵和實現形式,確保我黨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事業與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結合起來,牢固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建設目標,履行新時代黨的復興大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在這場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的戰役中,在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面對傳染速度如此之快,傳播范圍如此之廣的疾病,我們用近兩個月的時間控制住了疫情。對比國內外形勢和結果,事實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充分暴露出基本主義制度的巨大缺陷。事實證明,越是在嚴峻的考驗面前越能展現黨集中統一領導所爆發出的巨大凝聚力,中國九千多萬黨員每一個人都是一面旗幟,四百多萬的基層黨組織每一個都是戰斗堡壘,全國各地抗疫一線都活躍著共產黨員的身影,他們按照黨中央和習總書記的指示積極投身到這場戰斗中!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度時艱,堅持黨的領導是憲法對我們的要求,更是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主選擇,正是因為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不動搖,成就了今日之中國!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今天的中國甚至已經成為了全球應對疫情蔓延的領導者!
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建設的靈魂,決定黨的建設的政治方向,決定國家的發展方向,是黨和國家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建黨之本、強國之魂。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幸福所在,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我國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始終不會迷失方向,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全黨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的執政地位永不動搖。緊緊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不斷增強斗爭本領、堅定理想信念,共同抵御一切分裂勢力的破環行為。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要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全過程,用以引領國家建設、改革的方向,我們的國家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經受住各種考驗,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的成就,最關鍵的就是依靠黨的領導。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征程中,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我們黨在各種重大斗爭面前始終成為中國人民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