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繼光 趙宇南
摘要:國家人口老齡化是目前國內較為現實的社會背景。在這樣的背景下,老齡化的增加對國家的養老體系是一項重大的考驗。隨著老齡化的增加,必定會提高患病人群。如何在滿足老年人行為特征的前提下解決醫療問題的同時處理養老問題是又一項難題。國家提出通過醫養結合型養老的方式進行難題的解決。并在基層養老社區建設醫養結合的相關設施機構,確保社區內的老人能夠得到充分的享受。
關鍵詞:醫養結合;人口老齡化;老年人行為特征;養老社區規劃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免受其影響,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經過國內專家的研究討論,終于在2016年提出了醫養結合這一方案,并開始實施試點工作。所謂的醫養結合就是將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相融合。通過現有技術幫助病人得以恢復,使其資源利用最大化。其中,“醫”主要就是提供必要檢查,提早查助病癥,提早恢復病癥、康復訓練?!梆B”包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護理、飲食護理、日常學習、生活、娛樂等服務。
一、研究背景
(一)人口老齡化背景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990年的6299萬增加到2000年的8811萬,占總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為6.96%,目前中國人口已經進入老年型社會。性別間的死亡差異使女性老年人成為老年人口中的絕大多數。預計到204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同時,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將增加到7400多萬人。
(二) 老齡化阻礙社會發展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出臺了“計劃生育”政策。使中國國情由偏年輕的年齡結構迅速過渡到偏老年的年齡結構,整個過程僅用了30年,當國民的生活水平還未富足時,已逐漸步入老年階段,形成了“未富先老”的特色國情。
二、老年人行為特征分析研究
(一)身體功能的變化
老年人身體尺寸總體變小,出現彎腰、駝背等現象,手臂也不想成年人那樣可以伸直。老年人的運動能力下降,反應能力匱乏,持久力降低。
(二)心理特征的變化
老年人一般都會留戀過去,希望到長期居住的地方生活,希望和自己的老朋友生活在一起,這樣會大大減少孤獨感。對于新的環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同時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減弱,辨別事情真相的能力也慢慢減弱。
三、養老社區規劃創新研究
(一)醫療與養護協作化研究
社區醫院和養老社區共同建設合作社區醫院,將各類人才整合到一起組建一支服務團隊,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與生活為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服務。老年人可以白天在社區娛樂,晚上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離開或者居住,實現完美的醫養結合模式。
(二)“醫養結合”養老社區總體布局研究
1、養老社區規劃建筑醫養空間設計研究
沈陽市社區養老機構內醫養功能空間主要分起居空間和醫療空間兩大部分。起居空間是不同類型的日常起居;醫療空間是不同層次的醫療空間。此外,設計中還需要考慮功能流線、無障礙設計等。
2、養老社區診所設計研究
診所是醫養結合型養老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床前診斷外,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醫療用房。診室形式上可分為兩種,單間式用于普通慢性疾病診斷、心理咨詢,依功能安置床、桌椅等。套間型有前室,前室功能為老年人初步診斷,如體溫、血壓等常規項目的測量,增設用于老年人候診的座椅等設施,保證私密性。設計時,留出空間保證輪椅等助行設施通行、旋轉。
3、養老社區急救空間設計研究
老年人突發疾病較多,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長春市社區養老建筑內,根據建筑建設方式和老年人數量確定急癥室規模,如果建設方式為小型醫療機構的改擴建,只需將部分空間保留原有功能用于急救,如果采用其他建設方式,需要單獨不知急救室,用于老年人搶救。社區養老建筑在各功能模塊內均需要急救空間,急救空間需要臨近老年人的生活去布置。急救空間必須保證與內外均有通常的流線關系,便于運送老人。
(三)養老社區功能空間組團化研究
各空間的組團化設計,引導了功能的組團化,便于醫養服務的進行。沈陽市社區養老建筑立足與社區老年人的醫養需求,需要同時兼顧居家和機構兩種類型養老的特征,老年人需求不同,空間設計側重點也就不同。如自理老人的起居組團內需要的生活設施與家庭類似;而半自理老年人所居住的康復組團,康復設施為主要需求;失能老人需要24小時醫療服務。不同的生活起居組團,空間和功能設計組團化,養老建筑所提供的服務將會更加合理。
三、應用前景
(一)老齡化加劇,醫養產業市場廣闊
用不了多久,醫養結合型養老社區將會成為老年產業的主體,同時也將會是老年經濟的主體。為什么會有如此廣闊的市場呢,首先是因為這是人一生中最脆弱的時期,同時身體素質也在慢慢下降,老年這一階段成為了病癥的高發階段,所以老年人對“健康長壽”尤為關注。同時,老年群體的健康水平是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符合老年人的行為特征
基于老年人行為特征的醫養結合型養老社區建設是一種以醫養結合為理念,把醫療與養護相結合的養老社區。不同的養護環境讓老年群體有了不同的感受,同時,醫養結合是針對老年人,將其各類需求相結合,從而達到真正的醫養結合模式。醫養結合模式是在傳統的養老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是新時代的產物。醫養結合模式幾乎可以面向所有老年人。
(三)國家政策的支持
近年來,為應對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各地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國家對醫養結合產業發展的要求也日趨細化,并且對醫養結合產業在資金方面扶植力度也愈發增強。醫養結合在老年消費的比重逐步提高,已成為新一代消費熱點,在老年消費中占據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