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經濟領域的各個方面。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下,財務會計的工作效率、信息質量、人才需求等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工智能技術對財務會計的影響喜憂參半,在促進財務會計發展的同時,也對新時期會計從業人員一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從業人員找準自身定位,進行職能轉變,同時跨專業學習成為復合型人才。本文對人工智能對財務會計的影響進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方法。
關鍵詞:人工智能;財務會計;財會人才
一、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的應用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被逐步應用于會計領域,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與Kira Systems聯手于2016年3月正式將人工智能引入審計、會計等工作當中,國內金蝶、用友等軟件公司也已經陸續推出“財務機器人”軟件。
深度學習是財務機器人最基礎的技術應用,財務機器人通過深度學習不斷更新會計業務處理方式,提供更加全面的財務服務。德勤的財務機器人就是人工智能通過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實現的,通俗的說,就是將機器人軟件安裝在電腦上,然后像教入職員工一樣教會機器人軟件在電腦上進行工作。
財務機器人基于圖像識別感知能力,人臉識別客戶為其提供相應數據或特定服務。甚至有些更高性能的財務機器人可以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在開具財務票據時自動識別說話人身份,為說話人查找相關信息。OCR是一種圖像文字智能識別技術,它能夠高效識別原始憑證,可以自動提取票據數據信息并將信息進行分類,同時還能夠自動檢測錯誤信息。
二、人工智能對于財務會計工作的具體影響分析
(一)對財務工作的影響
現在的人工智能會計,依靠云計算和大數據,提升了基礎財務工作的效率,對基礎的財務人員是一種解脫。人工智能會計依托OCR技術,系統集成形成大量標準化的原始憑證,并將其自動轉化為記賬憑證接入會計智能系統,其降低了人為操作的空間,因此減少了大量人為錄入錯誤及會計信息人為造假環節。相比人工錄入,通過OCR技術錄入原始憑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 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
(二)對財會人才需求的影響
企業中的財會人員崗位分為:財務總監、財務經理、財務主管等。不同的崗位負責不同的財會工作,根據財務工作復雜程度不同,又將財會人員分為低端人才以及中高端人才。低端人才主要從事最基礎的財會工作,例如原始憑證的收集和錄入、填寫賬簿、審核、匯總憑證等工作;中高端人才主要負責為企業做出財務決策、財務戰略等企業規劃工作。人工智能時代下,人工智能代替大量錄入信息、合成數據等基礎的財務工作,同時人工智能通過特定的算法對財務工作進行審查。這就意味著人工智能將會取代大量繁瑣重復的基礎性財務工作,使財會人員可以從基礎性財務工作解放出來,轉而從事更有價值的財務分析決策工作。同時,企業中的出納、核算等崗位會被人工智能所代替,因此低端財務人員將會面臨巨大的失業風險。
(三)對財會人才繼續教育及人才培養的影響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基礎性的財會工作會被人工智能取代,高校財會人才培養改革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過去,財會專業培養的人才大多圍繞著核算型人才的培養,過分強調會計專業知識,而忽略了非技術性的實際應用知識與技能,即缺乏對財會管理過程的實際教學。當前,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許多高校在財會專業設置交叉學科,形成計算機會計、金融會計等專業。復合型財會人員精通財務知識和一種以上相鄰學科知識,能夠利用多種相關專業知識處理財務綜合性問題。注重培養財務人員的分析決策能力,使會計人才不僅能夠處理財會核算方面的問題,也能處理好財務管理中投資決策相關工作。
三、人工智能時代下財會人才應如何應對
人工智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人工智能使得財會領域邁上一個新的高度,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對基礎性財務工作崗位的沖擊也日漸明顯。財會人員想在人工智能高度發展的潮流中站穩腳跟,就必須采取一定的應對措施,不斷完善提升自己。
(一)適應時代潮流,尋找新的工作定位與自身價值
傳統記賬式會計時代已成過往,人工智能時代下財會人員的想要一席之地,就必須盡快適應這一行業變革,重新找到自己的發展定位。人工智能使得許多財會人員從繁瑣重復的基礎性工作解放,進而有更多的時間處理更高級的工作。對于那些即將面臨失業風險的會計從業者來說,尋找自己的價值重新進行工作定位至關重要。
(二)加強跨專業學習,成為高端復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代替了許多傳統的基礎性會計人員,讓財會人員面臨失業的風險,這種風險更能激勵會計人員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管理決策能力,由傳統的“記賬會計”向復合型人才轉型。在大多財務工作可由人工智能代替情況下,會計人員應多學習決策、定性分析等能力,提高自身數據分析能力、戰略決策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使會計從業人員在能夠處理會計核算業務的同時,也能處理好與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系。
(三)順應時代發展,實現會計崗位轉型
人工智能使得財會行業崗位需求人數逐步降低,許多財會人員被時代淘汰,因此財會人員自身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即從普通會計核算人員向管理會計轉型。以人工智能提供的財會數據信息為支撐,為管理會計提供更準確更便捷的決策數據,幫助企業內部管理。會計人員學習財會管理知識,提升決策能力,讓會計人員具有更高的專業素養和專業判斷,能夠在人工智能提供的海量數據中做出取舍, 準確預測,彌補人工智能不能完成的工作。
四、結論
人工智能時代,財會人員應積極探索人機交互式工作模式,從繁瑣重復的基礎性財務工作中轉型,更多關注管理會計領域,以包容開放的心態,提升自身能力,把握機遇,緊跟時代潮流。
參考文獻
[1]何燕,謝小瑜,徐文萱,胡婷.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應用探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01):222-224.
[2]林晟瑤.人工智能對財務會計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01):23.
[3]郝如玉.人工智能技術,徹底改變會計核算方式[J].中國總會計師,2018(11):30.
[4]王頌楊.人工智能時代下財會人員職業風險分析[J].現代商業,2019(2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