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日尖參
摘要:從文學翻譯是一種藝術的角度看,它的目的是譯者通過另一種語言把原作的藝術意境傳達出來,使讀者在讀譯文時能夠像讀原作時一樣得到啟發、感動和美的享受。本文根據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翻譯大師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對哈伯德的《致加西亞的信》譯文中的英譯漢的詞和句子進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功能對等理論在文學翻譯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關鍵詞:功能對等;加西亞;文學翻譯
翻譯不只是指將一種語言和文字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和文字。在翻譯過程中要認識原文與譯文,并要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民族文化信仰。隨著全球經濟以及各項領域的發展,各個國家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以至于今后,各國之間只要有來往,那么就會有語言的交流,從而會有專業翻譯,不論那個民族和國家想要發展翻譯工作尤為重要。功能對等理論是奈達總結長時間以來的翻譯經驗所得出的翻譯理論,對后來的翻譯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是奈達在現代語言學的基礎和經典作品翻譯時所積累經驗得出的結果,因此根據此理論淺析哈伯德的《致加西亞的信》譯文翻譯方法。
一、功能對等理論的發展
20世紀中葉以來,現代翻譯理論的研究獲得了迅速
的發展,同時也出現了各種翻譯流派和翻譯思想。著名的翻譯家奈達、費斯、卡特福德等是現代語言學理論為指導的翻譯研究者。之后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把翻譯學歸列為“獨立學科”。在功能對等理論中,奈達稱:“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的信息”。[1]功能對等翻譯理論是起四個翻譯理論中的核心,他最開始是提出了“動態對等”翻譯理論,在這個理論中認為翻譯時意義是最重要的,形式則是居于其次的,因而讓讀者錯誤地理解只重視意義,而不需重視語言的表達。他在《從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中把“動態對等”改為“功能對等”,因此這個理論重視讀者和功能對等的作品。實際上,里厄是功能對等理論的最早提出者。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是其基礎理論上發展的,在他的影響下上世紀60年代提出了形式對等理論,并提出避免強調原文和譯文的形式對等。60年代末他和泰伯著的《翻譯理論與實踐》中明確提出了功能對等的觀點,當時轟動了翻譯研究界。
二、功能對等理論的內容簡要
功能對等理論就是說翻譯時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而要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的對等。他一生都致力于翻譯《圣經》,對《圣經》的翻譯大花功夫,嘔心瀝血。在《圣經》翻譯的過程中,奈達從實際出發,慢慢摸索,最終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譯理論,成為翻譯研究的經典之一。他在功能對等理論中提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的信息。翻譯不僅是詞匯意義上的對等,還包括語義、風格和文體的對等,翻譯傳達的信息既有表層詞匯信息,也有深層的文化信息,具備這些條件才能稱好的翻譯家,從理論和實踐對翻譯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并提出根據他的理論在文學翻譯時要注意的四個方面,下面分別談談。
三、散文翻譯中的功能對等
1.詞匯和句子對等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詞匯具有多種定義。Leech
從兩個方面提出詞匯的基本定義,一種是概念意義,另一種是聯想意義。
(1)概念意義體現的對等
概念意義包括一個詞的字面意義和基本組成部分。
比如:原文《致加西亞的信》英譯漢中“漫不經心”譯為“????????????”。
為了再現原文的內容和內涵,把原文中的“漫不經心”用藏文中也表示心情的一個詞來代替,這樣更讓讀者能感覺得到原文中的思想情感。
“的確如此”在漢譯藏中譯為“???????????????????????????????????????”。
“的確”,有真實,確實,果真等意思,在這里沒有譯為“????”,但卻蘊涵著原文要表達的意思。
(2)聯想意義體現的對等
為保證翻譯的質量在原文中再現更多的聯想意義。
比如原文中的“他是個能干的會計人”譯為“??????????????????????????????????”。“你勇敢的表現值得贊揚”譯為“??????????????????????????????????????????????????????????????????”
“能干”可以譯為“???????”、“????????”等,“表現”也可譯為“?????????”、“??????”等,但在這里“能干”譯為“??????”、“表現”譯為“????????”是為了更好的體現譯文的語境與原文對等。
(3)句法對等
句子是由很多個詞構成的,而詞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語言又是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每個民族的語言中都能體現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每個詞都有自己特指含義,但由于文化的多樣性它們所表示的含義不同,這也是雙語翻譯家中的重要問題。在翻譯工作中要注意單純詞和復合詞的使用范圍。
根據奈達的翻譯理論,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的信息。[2]由于歷史的發展和文化的不同漢藏語言的語法有很多的不同之處,句法的構成和句法的語素不同。比如在原文中的“難民”譯為“????????”。“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完成使命。”譯為“?????????????????????????????????? ??????????????????????????????????????”。在原文中的“異常苛刻”譯為“????????????????”。
語言翻譯是世界各區域進行信息傳遞、交流的重要方法,而這又是翻譯的最終目的。功能對等理論是翻譯研究的經典理論之一,翻譯散文時為了準確地再現原文的語義和語境,不僅要尊重漢藏語言規律,而且根據功能對等理論與原文對等的語言翻譯譯文的形式和語義上對等地再現原文的源語。在藏漢翻譯文化中, 翻譯人員需要認識到兩種語言的重要性, 準確掌握翻譯要點, 同時可以在翻譯中注釋詞語, 便于讀者掌握一些詞語含義, 尋找新的切入點, 探尋翻譯的技巧, 進而幫助讀者跨越困難, 找到最佳理解方式, 為藏漢交流和文化傳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譚載喜,新編奈達論翻譯[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5(10):頁碼11
[2]譚載喜,新編奈達論翻譯[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5(10):頁碼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