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4日至23日,蔣介石3次給延安發電報,邀請毛澤東去重慶談判,并且把3封邀請電報在廣播電臺反復播放,以顯示他的和談“誠”意。但他卻不做任何和談準備,因為他認定毛澤東不會來重慶。不料,8月24日,毛澤東接到第三封邀請電報后,復電說:“鄙人極愿與先生會見,商討和平建國大計。”
造成蔣介石這種被動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國民黨駐延安聯絡參謀周勵武、羅伯倫一封“毛澤東不會去重慶談判”的密電。
當蔣介石接到這封密電時,該電報也被我軍破譯并送到了毛澤東手中。毛澤東當機立斷,這才給了蔣介石一個措手不及。
原來,從1938年國共合作開始,國民黨就在共產黨領導的部隊派駐聯絡參謀。周勵武和羅伯倫就是1944年5月被派去接替前任的。
周勵武一到延安就急于搞情報,以期早日調回重慶升官。見陜甘寧邊區政府交際處服務員王榮棠年紀小,就設計引誘。外出時,周勵武故意把一枚金戒指丟在地上,想等王榮棠撿拾之后再抓他的把柄。王榮棠是我邊區政府保衛部門安排的人員,哪會貪圖他的金戒指,第一次撿起來放在桌上,第二次見他又“丟”,就向組織進行了匯報。
這引起了邊區政府的高度警惕。經過偵查,發現這兩個聯絡參謀經常偷偷發報,且使用的密碼極其獨特,外出時還總把密碼本隨身攜帶。怎么去獲取他們的密碼本呢?
邊區政府決定從改善他們的生活入手。于是,兩個參謀的伙食越來越好,粗糧細做,還不時有肉吃。服務員每天打掃房間,還幫助曬被褥。更讓他們高興的是,延安的舞會也來邀請他們參加。兩個聯絡參謀的思想逐漸放松。
不久,細心的服務員發現,出門跳舞看戲的兩位聯絡參謀,衣兜沒以前那么鼓了。再觀察,他們出門前總是把密碼本鎖在箱子里。服務員在曬被子時發現,這兩人外出時總把鑰匙壓在褥子下面。
為了支走兩個聯絡參謀拿到密碼本,邊區政府交際處特意邀請兩人去郊外的杜甫川游玩。
密碼本很快被找到了。可是當時的延安,連照相器材都缺,厚厚的密碼只得用筆抄。
兩個參謀來到風景秀麗的杜甫川,身邊還有裝滿吃喝的擔子侍候,難免流連忘返。
可是密碼本太厚,一天下來根本抄不了多少,眼看著天色已晚,兩個參謀該回來了。
這時候八路軍總參謀長葉劍英出面了,他派人邀請這兩人赴宴看戲,兩人高高興興地去了。
可密碼本還是抄不完,只能再找機會。后來經過3次抄寫,終于抄到了全部密碼。
此后,延安便掌握了國民黨聯絡參謀向重慶通報的全部秘密情況。(摘自《黨史縱橫》 王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