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杰 王帥彪 趙攀登 班付國*
1.河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鄭州450000;2.丹俄農業技術咨詢(鄭州)有限公司,鄭州450000;3.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鄭州450046
小反芻獸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俗稱“羊瘟”,是由小反芻獸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類急性、接觸性傳染病[1-2]。該病主要感染山羊、綿羊等小反芻動物,具有高發病率、死亡率和傳染性極強等特點,OIE 將其列為A 類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3-4]。小反芻獸疫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主要通過接觸或呼吸道傳播,群間擴散的主要原因有混牧、混群和引種等[5]。目前,免疫接種是降低臨床病例、減少病毒擴散的主要手段[6]。本研究匯總了2017-2019年河南省PPR 免疫抗體監測情況,并按不同年份、季節和場點類別對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旨在為河南省小反芻獸疫防控工作提供參考。
2017-2019年,河南省共監測羊養殖場(戶)7 955 場次,檢測樣品223 515 份。其中,2017年檢測2 645 場次,樣品69 855 份;2018年檢測2 872場次,樣品79 234 份;2019年檢測2 438 場次,樣品74 426 份。
實驗室檢測采用商品化試劑盒,試驗操作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將檢測結果錄入Excel,分別按年份、季節和場點類別對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和描述。
本次調查共檢測養殖場(戶)7 955 場次,其中抗體合格率在70%以上的有6 901 場次,場群合格率為86.75%;共檢測樣品223 515 份,其中免疫抗體陽性樣品186 021 份,個體合格率為83.23%。
將檢測結果按年份進行統計分析發現:2017-2019年,不同年份河南省小反芻獸疫抗體平均個體合格率和場群合格率均在80%以上(表1)。
將檢測結果按季節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季節抗體個體合格率和群體合格率分別為81.69%~84.26%和82.67%~88.53%,其中夏季、冬季個體合格率和群體合格率均高于春季和秋季(表2)。
按地市對檢測結果進行統計發現:河南省18個地市中,有1 個地市抗體個體合格率低于70%,有2 個地市場群合格率低于70%。按豫東、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5 個區域對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不同區域個體合格率在75.08%~87.19%,場群合格率在74.93%~95.92%;豫北地區個體合格率最低,豫東地區個體合格率和場群合格率均為最高(表3)。
將檢測結果按種畜場、商品代養殖場和散養戶進行群間分布統計,結果顯示:不同類別監測場點小反芻獸疫個體合格率和場群合格率分別為78.88%~86.23%和80.68%~89.47%。其中,種畜場個體合格率最高,散養戶個體合格率和場群合格率均為最低(表4)。
從2017-2019年小反芻獸疫抗體時間分布情況來看,不同年份和不同季節小反芻獸疫抗體個體合格率和場群合格率均在80%以上,結果顯示近年來河南省小反芻獸疫免疫抗體水平較高,免疫效果整體良好。夏季和秋季抗體個體合格率和場群合格率相對較高,這可能與春秋季節集中免疫后夏冬季節抗體達到高峰有關。

表1 2017-2019年河南省小反芻獸疫抗體檢測情況

表2 2017-2019年不同季節河南省小反芻獸疫抗體檢測情況

表3 2017-2019年不同區域河南省小反芻獸疫抗體檢測情況

表4 2017-2019年不同類別場點河南省小反芻獸疫抗體檢測情況
從小反芻獸疫抗體空間分布情況來看,豫東、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5 個區域抗體個體合格率和場群合格率均在70%以上。豫東、豫南和豫中地區小反芻獸疫抗體個體合格率之間和場群合格率之間無顯著差異,且均顯著高于豫西和豫北地區。18 個地市中,有來自豫西地區的1 個地市個體合格率低于70%,有來自豫北地區的2 個地市抗體場群合格率低于70%。這提示豫西和豫北地區,尤其是合格率低于70%的地市,應加強防疫和監測工作,提高免疫密度和抗體水平,降低疫病發生風險。
從小反芻獸疫抗體群間分布情況來看,不同類別場點羊群個體合格率和場群合格率均在70%以上。種羊場個體合格率最高,散養戶抗體個體合格率和場群合格率均為最低,這可能與不同類別場點生產管理、生物安全水平以及免疫制度落實情況不同有關。不同場群在做好免疫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生產和生物安全管理,降低疫病傳入和散播風險。
總體來看,2017-2019年河南省不同年份、不同季節、不同區域和不同類別場點羊群小反芻獸疫抗體平均個體合格率和場群合格率均在70%以上,免疫抗體水平整體良好。但仍有部分場群和地區個體合格率或場群合格率未達到70%,存在疫病發生風險。養殖場戶應加強免疫,并結合檢測結果相應地調整免疫措施,同時加強生產和生物安全管理,確保免疫效果,降低疫病發生風險。